登录注册
主题 : 信贷盛宴之后的地方融资平台会引爆泡沫吗  ZT
王敏超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3423
精华: 16
发帖: 1760
在线时间: 10816(时)
注册时间: 2007-12-30
最后登录: 2016-12-08
楼主  发表于: 2010-03-21   

信贷盛宴之后的地方融资平台会引爆泡沫吗  ZT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山高路险 设置为精华(2010-03-21)
       根据央行信息,截止到2009年5月底,全国共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家左右,总资产规模约9万亿元,总负债规模升至5.26万亿元,平均负债率为60%。但很多地方融资平台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沦为所谓的“壳公司”。5.26万亿元的负债相当于全国GDP的15.7%、相当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的76.8%、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161.35%。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除票据外)约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新增额为3万亿元。预计2010年和2011年后续贷款约为2-3万亿元,如此到2011年末将达到10万亿元左右。10万亿元地方政府负债约占我国2009年GDP的三分之一、相当于国家外汇储备的70%。2009年末主要上市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10%,国家开发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如城商行的贷款占比相对更高。
   这些地方融资平台是如何得到和消化巨额信贷的呢?其实整个过程并不复杂。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先以卖地收入为担保,通过其控制下的地方融资平台向银行信贷体系进行贷款,作为过路财神的地方融资平台在得到信贷后,立即马不停蹄的将资金分发给当地城建项目公司——需要提醒的是作为名义贷款主体的地方融资平台并不是都有还款能力!城建公司在得到资金后,立即开足马力进行城市建设项目,如此地方政府的政绩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美化。
   2009年,随着中央政府“保八”一声令下,地方融资平台对于资金的需求与银行信贷投放的冲动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其疯狂程度犹如一对饥渴男女,整个银行系统投放的信贷资金的40%都流向了地方融资平台。然而他们生下的很可能是一对双胞怪胎,一曰“烂尾工程”,一曰 “不良贷款”。外人多以为地方卖地收入是主要的,但据财政部相关数据,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总收入为14239亿元,其实,这与2009年地方融资平台新增贷款的3万亿元相比,连一半都不到!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中,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讨论过程折射出相关各方的不同态度。地方融资平台究竟何去何从?可以说将越来越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 此帖被王敏超在2010-03-21 16:31重新编辑 ]
2009  到牛年 喝牛奶 盼牛市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5楼  发表于: 2010-03-24   
回 楼主(王敏超) 的帖子
要遏制滥尾楼,信贷就下不来。需减少银行坏账,土地财政就退不出,高房价就下不来。
楼是只是危】机的一个泄洪口。
第二个泄洪口是资本市场,IPO,增发,发债券,发基金,印花税。
第三个泄洪口是铸币税,开动印刷机。
三个泄洪口最后都由散户与百姓买单,三个泄洪口也都有承受极限。
经济非常困难。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2058
精华: 0
发帖: 140
在线时间: 454(时)
注册时间: 2010-02-02
最后登录: 2010-12-02
4楼  发表于: 2010-03-21   
Re:信贷盛宴之后的地方融资平台会引爆泡沫吗 ZT
地方政府的受信额度在08年时就经历过一次危机,原因便是过度的透资了土地的收益,很多地方政府在08年前通过当地城建项目公司屯积土地已是负资产,到13年能回收成本都是很乐观的情况。09年的超额信贷投放结果就是现在的最后疯狂的现象本源,也是地方政府最后的减亏机会。5个月以来的银行业及地产业的政策频繁变动,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国家的金融体系要保证不甭溃,那就只有把风险转嫁掉。未来的不良贷款,会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住房保障项目中收回再消化掉。这是唯一的出路。增长方式的转变,绝不是一个口号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不短的时期去过度。泡沫总是会被挤破的,只是破的方式和受灾的特定群体不同而已。
hzxx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9
精华: 39
发帖: 2530
在线时间: 2074(时)
注册时间: 2007-01-14
最后登录: 2025-02-09
地板  发表于: 2010-03-21   
Re:信贷盛宴之后的地方融资平台会引爆泡沫吗 ZT
好!!!
王敏超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3423
精华: 16
发帖: 1760
在线时间: 10816(时)
注册时间: 2007-12-30
最后登录: 2016-12-08
板凳  发表于: 2010-03-21   
大亮红灯的央行和银监会      
   如果将地方融资平台问题都归结于地方有欠公平,事实上,地方融资平台问题的始作俑者其实也包括央行和银监会。如果没有央行和银监会的认可,银行在一开始决不敢给地方融资平台开信贷的口子。而2009年3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所需配套信贷资金及时落实到位”、“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如此规定则很显然地为地方融资平台升级成更高的“悬河”烧了一把大火。
   随着信贷额度的不断增加,央行也意识到在2009年信贷疯狂膨胀环境下的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正越来越大。虽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仍需要向经济注入必要的资金血液,但有一点央行不可忘却,那就是央行同时负有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的责任。也许正是基于上面的原因,央行和银监会把地方融资平台作为2010年的整肃的三大金融风险之首。央行行长周小川警告:“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凡是涉及到土地的价值相对比较复杂,因为在土地价值的上升阶段,有可能会出现高估,而未来当土地的价值下降的话,就可能使得对贷款的判断出现偏差。”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更是直言,国务院担心地方融资平台可能成为国家的一个大包袱。如果把话说得更加直截了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计,假如中国房价大跌,则地方融资平台实际上很有可能成为引爆中国泡沫经济崩溃的定时炸弹,因此绝对不可不防。
   由此也可想而知,随着央行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担忧,对新一轮的不良贷款的地方债务危机爆发的担心,接下来,针对性的信贷紧缩政策还将接踵而至。央行和银监会都一定会向地方融资平台大亮红灯!
2009  到牛年 喝牛奶 盼牛市
王敏超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3423
精华: 16
发帖: 1760
在线时间: 10816(时)
注册时间: 2007-12-30
最后登录: 2016-12-08
沙发  发表于: 2010-03-21   
被抢劫的购房民众
   几乎在每一次的社会经济动荡中,首先受伤以及最受伤的都是普通民众。在地方融资平台问题中,一个问题点是地方政府或显性或隐性的以土地财政为担保向银行信贷,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一女多嫁”,即同一块土地为数次贷款同时提供担保的诡异现象。同时,这也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保持土地的高价位运行,从这个角度,我们完全可以说,地方融资平台实际上“绑架”了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又“绑架”了高房价、高房价最终掏空了购房者的钱包。
   经济学中有一个常识性的概念叫“挤出效应”,指的是政府投资增加会挤占民间投资。同样的道理,民众的在购房上的过度消费会挤占民众其他方面的消费。这与国家试图用扩大消费来促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的理念完全不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地方政府在融资平台的压力下,通过高地价引发的高房价洗劫了民众,令民众想消费却消费无力!
2009  到牛年 喝牛奶 盼牛市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