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党员可以学习佛法吗?(ZT)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楼主  发表于: 2010-04-04   

党员可以学习佛法吗?(ZT)

经常有一些(*****)党员朋友问我:党员可以学习佛法吗?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5楼  发表于: 2010-04-05   
其实现实中我周围就有很多党员信佛,而他们往往更像一个党员。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gaara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35190
精华: 0
发帖: 5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10-04-05
最后登录: 2010-04-05
4楼  发表于: 2010-04-05   
不可以
网店代理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地板  发表于: 2010-04-05   
楼上的这位一定是老党员啦,对我党领袖的教导这么熟悉,佩服。其实党员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乞求佛的保佑,更不是让党员改变信仰。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10wan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6264
精华: 3
发帖: 214
在线时间: 338(时)
注册时间: 2009-10-05
最后登录: 2020-02-25
板凳  发表于: 2010-04-05   
邓小平《同英国知名人士代表团的谈话》(1979年10月15
日),《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34页


  *****人是无神论者,*****人的世界观应该是马克思主
义的世界观。*****员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必须要向人民
群众宣传无神论、宣传科学的世界观。


  江泽民《一定要做好宗教工作》(1990年12月7日),《新
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第287—288页


  *****员必须是无神论者,这并不违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不能说因为宗教信仰自由,就对*****员信教问题缩手缩脚,
不敢进行教育。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沙发  发表于: 2010-04-04   
理论上说,只要是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和知识,党员们都可以接触和学习。党章上并没有禁止党员学习(一切有用的知识和理论)。



如果稍加分析,我们会发现,党的理论和佛教的思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在核心世界观上,党的理论和佛教的理论有着相同的认识,两者都否认世界是由(一个万能的)神创造的。大乘佛教的思想主张“无我利他”,“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党的早期革命宗旨主张“为人民服务”,“让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



两者都否认世界上存在救世主。党的理论认为,劳苦大众要想“获得解放”,只能靠自己的奋斗。佛教认为,个人要想“获得解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觉悟。



两者都强调“觉悟”的重要性。党的宗旨主张,革命是靠自觉自愿的。大乘佛教的思想则主张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世界上最早向自己的阶级进行革命的贵族可能是乔达摩.悉达多王子,他首先向自己的贵族阶级宣战,脱下王子的锦衣,穿上普通人都不愿意穿的袈裟。他舍弃王位,一生过着俭朴的生活,周游列国宣说佛教的思想和理论,用慈悲和智慧利益了无数人。在释迦牟尼佛眼中,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民族、种族、文化、阶层的高下。他一生都致力于消除众生间的不平等,消除阶级间的不平等。



在大乘佛教的理论中,强调“身口意”的高度统一。“身口意”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行为、言论和思想”。在少奇同志《论*****员的修养》一书中,也强调了党员要在“思想、言论和行为”上保持一致,不能“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致”。



在佛教中,有很多“咒语”,这些咒语都是那些已经成就了“菩萨果位”和“佛果位”的觉悟者“愿力和智慧”的凝结。当我们持诵这些咒语的时候,我们希望我们的身口意能够和这些觉悟者(佛菩萨)的身口意相统一,并最终成为与他们无二无别的觉悟者。



在党的宗旨中,其实也一直存在这样的一个“咒语”,我称之为五字真言,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在前面加上一个“语加持咒”,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前我们的党员朋友们都能自觉的做到这一点,时时的把这个“咒语”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做到“思想、言论和行动”的高度统一,象雷锋、焦裕禄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和楷模。近些年,心里能时时想着这个“咒语”的党员恐怕不多了。



党员朋友们学习一些佛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自省”。佛教是一个向内观察的人本教育,自省是佛教弟子们每天的功课。自省什么呢?自省每天的言谈举止有没有不符合佛教戒律和规定的地方,如果有,就要当下忏悔。



佛教的僧团制度和党小组的组织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佛教中,每四名出家人就可以组织成为一个僧团,僧团中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在僧团中,通常每十五天(汉传佛教有些地方是每个星期)就要过一次“组织生活”,在“组织生活”中,僧人必须要当众做“自我批评”,向僧团全体僧众阐述自己的过失,并当众忏悔。在党的组织生活中,每三个党员就要组织成为一个党小组,党小组定期过组织生活,党员在组织生活中主要是学习,同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有一位著名的党员就是在佛教思想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这就是瞿秋白。瞿秋白是中国*****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孜孜不倦寻求中国的光明之路,为开创祖国的未来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以至于自己的生命。



在瞿秋白早期的人生观中,佛学思想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渐渐指导我一光明的路”。这是瞿秋白在其自传中写的一段话。瞿秋白喜欢大乘佛教,因为小乘佛教注重修行自度,而大乘佛教主张利他普度大众。他在大乘佛教的思想影响下,产生“菩萨行的人生观”。它是“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人生追求。他从亲人离散、生活艰辛的切身之痛推及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生活之苦难,痛恨社会不公、贫富不均,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虚假,决心像佛教徒那样,清苦修炼自己,以拯救芸芸众生于人间苦难之中。

  

瞿秋白的“菩萨行的人生观”,是面向实际的人生观,“佛教人间化”的思想决不是避世的消极思想,而是入世的积极思想。1922年以后他曾用过“屈维它”、“韦护”、“维它”、“维”、“它”、“史维它”、“VoT”等笔名。“维”“它”是“维它”的分拆,“VoT”是“维它”的拼音字母简写。他曾对丁玲说过,这些笔名的由来和韦陀有关,“韦护是韦陀菩萨的名字,他最是嫉恶如仇,他看见人间的许多不平就要生气,就要下凡去惩罚坏人,所以韦陀菩萨的神像历来不朝外,而是面朝着如来佛,只让他看佛面。”韦陀是佛教的护法神。瞿秋白所发出的“佛教人间化的愿心”,就是要惩恶扬善,铲除人间的不平事,使广大民众脱离苦海,实现人人欢乐幸福的理想社会。



党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中,佛教理论的学习者和实践者还有很多,如周恩来总理,他的佛学造诣就非常深厚(参加本博以前的文章)。如果这些党的领导人都可以学佛,那么普通党员当然也是可以学习佛法的。只要我们明白,学习佛法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乞求佛的保佑就不会迷失学习的方向。有佛性的党员,党性会更强!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