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晚报记者 张洪波
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4月,济南市民张女士一直在看房、买房、砍价、抉择、放弃、再看房、买房、砍价,一直到今年4月份,已经签定合同的她,仍然奔波在买房办手续的路上。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远的地方
张女士,32岁,和老公都是城市白领,儿子一岁,婚后一直住在泺口北面的太平洋小区附近的租住房里。有了孩子后,张女士头脑中迸发出一个强烈的念头:要离孩子近点,在单位附近买一套房。
张女士心中理想的房子是这样的:1.离单位不要太远;2.三室;3.楼下能有带孩子玩的地方;4.生活方便。接下来,她毅然走上了自己的买房之路。
第一次涨2万,第二次涨10万,第三次涨8万,张女士彻底崩溃,她感到身后仿佛有一双腿,在一路追着她狂跑
历下区的房子离单位很近,但历下的房子很贵。看来看去,张女士和老公看上了天桥区的鲁能康桥,里面小桥流水,适合孩子玩耍。
张女士先是相中了一套九楼的三室两厅,147平米,要价85万,毛坯,这套房子要价比小区内其他房子低,中介解释为房主是温州人,买了房子后就回老家了,所以不太了解济南目前的房价。
当张女士准备定下这套房子时,中介跟房主通电话后回话:“85万不卖,涨到87万,现在房子租出去了,2010年6月到期,到时候才能腾房。”
这是张女士看上的第一套房子,颇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一听说涨钱,张女士立刻来了句:“不买了!”
很快,张女士又看上了鲁能康桥里一套一楼的三室两厅,147个平方,虽然不能直晒太阳,但门外就是绿地小湖,很有情调。
当时她从网上看到的价格是87万,几天后,网上挂出来的价格是89万,她赶紧给中介打电话约看房,中介说,由于以前用的是电暖器,现在房主自己装了暖气,所以房价涨到了91.5万。
“赶紧安排看房吧。”张女士急了。
两天后,张女士如约看到了房子,这时候房价已从91.5万涨到了94万,而且不带地下室。张女士感觉房子还不错,她问中介还能降降吗?中介回答,现在卖95万。
三天后,另一家中介又给介绍了一套鲁能康桥的房子,报价87万,张女士兴冲冲地跑去一看,竟然还是那套一楼的。难道房主主动降价了?张女士强压住内心欢喜,又不动声色地看了一遍这套她早已相中的房子,然后问房主:“87万还能再便宜一点吗?”房主腾地就把门打开了,说:“谁跟你说87万的!别看了,你还是出去凉快凉快吧。”旁边目瞪口呆的中介说:“你不是在我们那里报的87万吗?” 房主冷冷一笑:“半年前的房价能跟现在比吗?现在我卖97万!”
此后不久,张女士又在花园路上的恒泰花园看中了一套4楼的房子,也是三室两厅,144个平方,没有暖气,要价87万。张女士与房主见面准备定下来,房主很诧异地说:“我报过这么低的价吗?”中介在旁边赶紧点头证实,房主说:“我回去跟家人商量了一下,现在卖95万”。
第一次涨2万,第二次涨10万,第三次涨8万,张女士彻底崩溃,她感到身后仿佛有一双腿,在一路追着她狂跑,它就是房价。
梦里除了房子,已经很少再出现别的东西,不能再等了,不敢再等了
时间已到了2009年底,天越来越冷了。张女士每天早上8点爬起来上网,扔下孩子出去看房子,列出来的中介名单足有好几张纸,天天抱着电话打,出去散步时也只念叨房子。张女士老公看着媳妇已经有点神经质,就劝她:“现在大家都抢着年前买房子,价格就高,等过了年没人买了,交易量下来了,房子说不定能便宜点。”
在憧憬与争论中,张女士等过了2009年的最后几天。
2010年来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交易量是降下来了,重新空闲下来的中介也有好脸色了,但房价却没有下降的趋势,还是一路飙升。
阴历正月初五,张女士急匆匆从老家赶回济南看房,那时候中介还没上班。
从过年到现在,张女士的梦里除了房子,已经很少再出现别的东西。张女士看的房子已不下30套,但她越看越心惊,越犹豫房价越高。
3月6日,张女士看了两套房子,一套是百花公园东门对面葡萄园小区的一套一楼,128个平方,96万;另一套是解放路上的一套房子,133平方,6楼顶楼,但是学区房,要105万。
看葡萄园房子是在上午10点,在小区门口就见到中介一拨一拨往里带人,一共去了六七家十几口子人,再加上中介,三间屋子里都站不下,人一直挤到楼道里,熙熙攘攘,让人想起了《蜗居》里海萍看房时的场景。
张女士长了经验,看着差不多当场就下订,然后去中介签意向书,结果等在那里签意向书的有好几家。大家你争我抢,怎么这买房子就跟买菜似的。
看着有意向的买主挺多,中介也格外硬气,总房价2%的中介费一分不能少,评估、贷款都要通过中介,各收取千分之五的费用。算下来,这可是很大一笔钱呢,张女士有些犹豫,就在一犹豫间,房子被别人定了。
赶紧掉头去看解放路的房子,好了,就是它了。不能再看了,已经看了4个月了,再看就要吐了。
“希望明天谈价格时房主千万不要再涨价,只要能保持原价我就很满足了。”老公已成惊弓之鸟,再也不敢像4个月前那样还敢奢望讲价。
当天夜里,张女士辗转反侧,心怦怦直跳。
第二天谈判,张女士、老公和一位银行朋友坐一边,房主与媳妇坐另一边。
没谈几句话,场面就充满了火药味。张女士咬定102万,房主从105万咬定104万,再也不肯让一步,马上就要谈崩了。
这时候,中介老总坐不住了,他把双方分别叫出来,“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两方都不肯松口。老总急了,他对张女士说:“中介费我应该收2%也就是2万多点,我现在就收你一万,贷款和评估我都免费帮你跑,整个单子我就收你一万!”
张女士有些不甘心地问:“房主一点都不能再让了?” 老总苦笑了一下:“妹妹呀,要是房主还能再让,我能把我的利润都让出来吗?再谈就一定崩了。过了年我还没开张,这单生意少赚点我也做了。”
最终,房子以104万成交。
中午,张女士和老公扔下孩子,在外边酒店喝了几杯,夫妻俩频频碰杯。终于不用再看房子了,终于不用再为房子的事煎熬了。我们有房子了!
最后一哆嗦,差点交了12万元个税。房东最后说,我把钱退给你们,我再加些钱还能卖出去
事情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借钱付首付,然后贷款50万,还25年,每月2700元,终于从以前比较小的“房奴”哭着喊着变成了一个“大房奴”。
就在张女士凑够首付、准备过户的前夜,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发生了。
3月底的一天,张女士正在买菜,突然接到老公气急败坏的电话:“完了!我们碰上大麻烦了!”
张女士赶紧在市场上买了一份当天的报纸,赫然发现,济南已在昨天执行按房价差额20%来交个人所得税,以前按房子总价1%的方法行不通了。
张女士脑子嗡嗡地,呆呆地在菜市场站了好久,简直不敢相信报纸上的一切。天呀,本来是交1万元左右的税,现在变成了12万。
虽然按照规定,房子个税应该由卖方来交,但在现实交易里,由于是绝对的卖方市场,所以绝大多数都是由买方来交所有税费,张女士也不例外,他们签的合同上明确写着:“卖方不承担任何税费。”
那天,已经是星期五。
当天晚上,张女士和老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再加12万的房子是绝对买不起了。老公说,这50多万首付都是咱们借的。还是取消合同、把钱拿回来吧,万一出了事,咱们怎么还呀?
张女士说,再等等吧,整个变化太突然,说不定下星期会给个缓冲期。如果咱现在放弃了,这4个月的辛苦就白费了,一切都要从头来。
谁也说服不了谁,吵得天翻地覆,最后以老公摔门而去告终。
这时中介打来电话,说“知道大家现在心理上都接受不了”,张女士叹了口气说:“现在不光心理上承受不了,经济上也承受不了,别说12万,1万也拿不出来了,家底已经空了。”
极度煎熬的几天,仿佛熬过了一个世纪,星期一下午,税务局又允许按1%交了。
在交税时,房主说:“你们要是不愿意买这房子正好,我把钱退给你们,我再加些钱还能卖出去。我们小区一套三楼的,均价卖到9400元每平方了。”张女士没敢吱声。
交完税费,张女士再也没有闯过一关飘飘欲飞的感觉,她不知道,在拿到房子钥匙之前,她还会遇到什么。
4月12日,张女士又看到这样一条新闻:省城万元房比例已达三成。张女士心里又是庆幸又是感慨,天哪,幸亏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