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感伤国光瓷业的“生死时速”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楼主  发表于: 2010-04-21   

感伤国光瓷业的“生死时速”


感伤国光瓷业的“生死时速”
 
*****网   2005年4月25日15时22分   信息来源:当代商报    


    2005年4月22日,沪指终于在前期底部附近开始企稳反弹了,这一天,国光瓷业却创出了1.56元的新低,周五收盘仅1.58元,并因此荣幸地夺得一把交椅——成为沪市非ST类股票中价格最低。回望2001年1月9日25.98元的天价,如今剩下的不到一个零头,让投资者在不胜唏嘘之余,难免顿生疑惑:“毛瓷”之都,你怎么了?

鸿仪入主
    国光瓷业的董秘罗俊群在公司改制上市之前便加入了国光,听她细述国光的上市历程,颇有些“白头宫女说玄宗”的意味:“天下名瓷出醴陵。国光瓷业是在全资改组原醴陵国光瓷厂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方式于1993年6月23日设立的股份公司。1999年9月发行3500万股社会公众股;当年12月9日上市。它下属的群力瓷厂、国光瓷厂都是醴陵瓷业的杰出代表。其中群力以生产艺术用瓷为主,国光以生产生活用瓷为主。50至80年代,群力瓷厂先后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重要机关场所生产专用瓷,被誉为'红色官窑';为毛泽东82岁生日生产的釉下双面五彩瓷更被称为'中国第一瓷'。国光瓷厂在80至90年代,一度成为中国陶瓷业的领头羊,公司生产的产品多次荣获国家金质奖。”
    虽然国光上市之初便笼罩着重重光环,但仔细打量,也不难发现它出生伊始便有些小小残疾,——这种先天不足也许是一部分国有上市企业的通病:作为上市条件之一,为地方政府消化不良资产——控股式兼并醴陵电瓷厂,一个因历史包袱过重导致全面停产并提出了破产申请的老牌国企,组建了“湖南醴陵火炬电瓷电器有限公司”,当年募股资金投入瓷业项目的8728万元中,对火炬电瓷公司的投入便达7891万元,占发行新股融资净额18669万元的的42.2%。
    若只是先天不足倒也罢了,偏偏后天的喂养也不得法——原定投入1.4亿元的技改项目,实际投入不到1300万元,倒是拿出2500万元用来参股证券公司和购买国债。在竞争激烈的瓷业市场上,无心主业的国光出现困境也就在所难免了。2000年报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现金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无明显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现下滑。
    看着上市才2年的宝贝面黄肌瘦,株洲市国资局想给他招个奶妈,鸿仪投资就是在这个时候入局的。
    2000年6月26日,国光瓷业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株洲市国资局便提名鸿仪系人士张晓游、于立群等7人出任董事和监事。这表明,鸿仪在2000年,即国光瓷业刚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控制了上市公司。2000年9月,株洲市国资局与鸿仪投资草签了协议,拟转让其持有的国光瓷业国家股2700万股,当时的价格为每股3.76元。总转让款1.01亿元。2002年9月,上海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受让了原株洲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所持有的公司3240万股国家股(2002年3月10送2)。

转战药业
    虽然国内陶瓷业由于历史原因,曾有两三年发展艰难,但到2001年为止,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更何况国光瓷业在工艺陶瓷方面推出“毛瓷”,还是很有特色的。但显然鸿仪投资不甘在陶瓷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利润较低的传统行业寻求进一步发展,希望向“利润率较高”的药业转移。
    鸿仪投资入主以后,没有加大对国光瓷业主业转型和升级的扶持,而是通过变更募集资金的投向,先后在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组建了“国光宏生堂药业”,在长沙投资了“长沙恒生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在岳阳投资组建了“景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岳阳郎力夫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并组建了湖南国光宏生堂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九汇现代中药开发有限公司等。
    在公司所投资的各个药业项目中,产品的生产也许本身不存在悬念,更具挑战性的是如何将每年生产的“价值过亿”的产品以“预定的价格”销售出去。根据业内经验,医药的销售需要一定的渠道积累,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短期内实现飞跃是不现实的。国光瓷业在2年的时间里耗资2.4亿元构建的医药产业效果如何仅从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便可知一二:当初承诺“项目建成后将年新增销售收入22325万元,利润5100万元”的国光宏生堂,2001年创造净利润仅317万元,到2002年,干脆变成了亏损76.96万元。2003年国光瓷业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03年度业绩大幅下滑,盈利状况一举由2002年度的0.209元/股降为0.058元/股,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9830.17万元,净资产收益率-36.114%。此外,应收账款2.39亿元,存货2.39亿元,同比均大幅增加;资产负债比率78.66%,短期偿债能力明显不足;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全面告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3亿元。
    当年医药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370.92万元。据此前的媒体报道,国光瓷业旗下的郎力夫公司2003年表面上是盈利732.59万,实际是亏损386万。也就是说,在假设其他财务数据真实的情况下,利润也不过200多万元,远远没有描绘的那么美妙。
    而事情并不仅仅是投资药业失误那么简单;虚增的利润也不仅仅是郎力夫公司这区区1000万元。

问题频曝
    在2004年下半年银行信贷紧缩政策的巨大压力下,控制国光瓷业、张家界、嘉瑞新材和亚华种业等四家上市公司的“鸿仪系”资金链断裂,国光瓷业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医药项目萎缩;涉嫌财务造假;重大交易隐瞒不报;对公众投资者隐瞒了巨大的资金黑洞。
    国光瓷业2005年因涉嫌存在虚假信息披露等违反证券法规的行为被证监会立案稽查,初步查明鸿仪投资占用公司资金2.98亿元,同时还曝出公司2001年至2003年间虚做销售收入约8953.87万元,导致虚增利润约2100.81万元之事,并预计2004年全年将出现巨额亏损。截至2005年4月9日,公司披露担保余额高达58468万元,约占该公司第三季度末净资产的215%;涉及的诉讼事项达30起,涉诉总金额62685万元,约占该公司第三季度末净资产的230%。大股东上海鸿仪投资公司及其关联方共占用国光瓷业资金29804万元。现在,投资者担心的不仅仅是已披露出的诸多担保窟窿,公司究竟还有多少未查出、未披露的担保黑洞及诉讼案件?
    种种迹象显示,国光瓷业已沦为“鸿仪系”资本运作的祭品。而在此前,证监会已经对“鸿仪系”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嘉瑞新材(000156)进行立案稽查。
    可以说,这个保姆不但带孩子不在行,还狠心克扣孩子的奶粉,等到发现这不是一位善心的大婶,孩子已经奄奄一息了。据国光瓷业有关人士介绍:按照追溯调整的相关制度,国光瓷业肯定会戴上*ST的帽子,如果2005年还不能扭亏,将被踢出主板市场。他还能活下去吗?

生产自救
    “只要补充一些口粮,肯定能活下去。”曾巧军强调:国光瓷业的自身造血机能仍然完好。国光在瓷业的几块资产2005年仍在运转,国光瓷厂80%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市场,火炬电瓷厂的产品打入了韩国市场。“尤其是经过'以小托大'的改革以后,瓷厂资产全面盘活,经营效益明显上升。”
“以小托大”是个什么概念呢?以火炬电瓷厂为例,首先成立一家销售公司,注册资金500万,火炬公司占51%的股份,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出资收购其他49%的股份,这家管理人员持股的销售公司反过来托管母公司火炬瓷厂。注册资金500万的销售公司事实上可以运作实际资产达1.8亿的母公司火炬瓷厂,火炬瓷厂的六个下属分厂也采用类似的方式鼓励员工参与经营,公司每个车间的职工都注册成立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与国光瓷厂和上市公司国光瓷业完全没有关系,然后瓷厂与各个车间职工注册的公司达成资产租赁协议,由各公司承包窑炉生产线。
    由于这种方式将管理层、普通员工与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热情,效果超出了公司所有人的意料,火炬公司由于流动资金不足,在2004年1月至3月已经处于停产状态,火炬公司当了主人的管理层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奇迹般通过各种途径引进资金1300万元,生产成本大比例下调,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以前一个车间的月销售三四万元,两个月后个别车间达到了800万元,产品基本是供不应求。

    工人技术攻关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在1999年招股说明书中即已提到的500KV级高强度瓷套技术终于取得了突破,并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家生产厂商之一。从5月份正式实行“以小托大”至12月底,8个月的销售金额比2003年全年增长1700万元。2004年10月在国光和群力推广“以小托大”以后,两个瓷厂的生产与销售也都逐渐走上了正轨。甚至在同病相怜的嘉瑞新材,推广“以小托大”之后,主业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这个方法适合于那些产品有市场,只是由于经营机制不当所造成的亏损企业。”曾巧军在欣慰之余又颇显无奈,“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现在每年光银行利息就达4000万,主业刚刚恢复生产,利润显然无法填补这样的黑洞。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及时改变,2005年必将继续亏损,国光瓷业亏损三年退市的结局将难以避免。”

生死时速

    面临退市危局,国光真的只有坐以待毙吗?“现在拯救国光有两个办法,”曾巧军说,“一是召开债权人会议,进行封闭式贷款。现在之所以没有银行敢贷款,是因为大家都怕钱进来后被其他债权人拿走,或者又象以前那样被大股东占用。所以必须召开债权人会议,进行封闭式贷款,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光瓷业有效输血。另一个办法是引入新的大股东,重组国光瓷业。不过这两个途径还是第一个比较可行。因为那些有意愿重组国光的人一见国光还没有改制,加上国光又有相当数量的下岗职工,都有些害怕。”说到这里,曾巧军有些激动起来,“其实国有企业职工一点也不可怕,他们因为长期在企业工作,都对企业有感情,都爱企业,这是一种很难得的凝聚力,这种企业文化培养了职工对企业的忠诚。至于下岗职工的问题也并不严重,相较于国光每年能够产生的利润,用在下岗职工身上的费用也是微不足道的。可惜很多人都看不到这些。”对于无人愿意来重组国光,曾巧军颇有些惋惜。不过他接着说,“由债权人提供封闭式贷款的方式符合银行等债权机构的利益,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国光的生存问题还是很有可能的。现在,投入其实也不多,只要瓷业能再投入1000万,这块明年就能产出3-4个亿,药业能再投入5000万,明年就能产出5-6个亿。”但是曾巧军强调:“解救国光的这两个办法都还只是一个良好愿望,并不是国光可以控制的,而且,即便债权人同意,留给国光的时间也不多了。”
    的确,2005年只剩下8个月了,国光瓷业在主板市场的生命正在进入倒计时。虽然我们满怀期待,但在夕阳下回望醴陵市花园庵270号的国光瓷厂,心中仍然一片迷惘:在这场生死的较量中,你的速度能跑过时间吗?


德创智信
shiy0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993
精华: 3
发帖: 670
在线时间: 12(时)
注册时间: 2007-03-16
最后登录: 2011-07-14
沙发  发表于: 2010-04-21   
上历史课
中小板也发现了华南虎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