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400019九州股份被升汇重组了?
醇香好酒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61
精华: 29
发帖: 3902
在线时间: 2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8-01-31
楼主  发表于: 2007-01-05   

400019九州股份被升汇重组了?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山高路险 从 综合信息 移动到本区(2013-03-09)
闽女富豪屡演“蛇吞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06:54 扬子晚报
  





  福建升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福州软件园内的3座连体大楼,曾经车水马龙,如今在寒冬悠远的晴空下显得异常空荡寂静。“升汇集团基本上已经散伙了。”知情者透露,“现在公安部、证监会、银监会正在深入调查,已经将其定性为涉嫌经济犯罪。”

  兼并国企

  女富豪身家6亿元

  升汇的一切皆拜一个“奇女子”所赐。一手缔造升汇集团的陈泳妃生于1961年10月,长期居住地为福州市鼓楼区。其实,陈泳妃来自福建三明市下辖的县级市永安。陈泳妃在升汇集团拥有50%的股份,集团旗下绝大多数产业公司,也是她担任董事长。在最新的富豪排行榜上,陈泳妃的个人财产为6亿元。

  根据升汇集团早前提供的资料,陈泳妃于1988年开始在永安市经营贸易,1993年创立永安东明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棉花贸易。1999年3月23日,陈泳妃及东明公司参加国有永安纺织厂的破产拍卖,以1750万元的价格获得该厂主体厂房和5000个棉纺纱锭,并在这些资产的基础上成立了永安升汇纺织有限公司,开始涉足纺织业。

  “陈泳妃特别善于跟政府官员打交道,很多人都乐于为她做事。”供职于永安市政府的一位干部称,“她与高层的关系特别铁,很会帮领导办事,许多棘手的事在她手里很轻易就搞定。”一个从升汇集团传出的消息说,对陈泳妃帮助最大的,是她在企业入驻厦门后结识的一位官员,此人对她后来兼并重组国有企业和获得银行贷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陈泳妃得到一些官员鼎力支持的关键在于,尽管她在政商两界游刃有余,却刻意低调,从不张扬她的政府关系。

  扭亏背后

  只关心资产如何套现

  2001年9月,升汇集团与厦门市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联手,对厦门市纺织化纤行业的两家大型国企厦门利恒和华纶纺织进行重组,重组的资产、债务规模分别达15亿元和9亿元。经过一系列的资产、债务和股权重组,连续6年亏损、已经资不抵债的厦门利恒在2002年实现1500万元利润,而微利的华纶纺织的各项经营指标均大幅提升。此举成为厦门市当年国企重组的典型案例。

  “重组后,厦门利恒和华纶纺织的总资产达10.4亿元,净资产6.1亿元,但升汇集团收购共计投入1.6亿元,是典型的蛇吞象。”知情者透露。厦门利恒的员工告诉记者,2002年实现的1500万元利润是变卖生产线获得的。另外,银行负债分别转给了3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通过厦门市财政的债权转股、豁免,使负债总额由7.83亿元降至2.36亿元。

  同样是蛇吞象的还有,2002年8月,升汇集团首次跨省并购,投资8000万元以承债方式收购安徽芜湖裕中产业集团100%股权,并间接持有了生产能力达12万纱锭的安徽省第二大纺织企业芜湖裕中纺织股份90%股权。2003年5月,并购重组了总资产达25亿元的丹化集团,从而成为深交所上市公司丹东化纤的实际控制人。2004年6月,重组总资产11亿元的湖南金迪化纤有限公司,升汇集团只需付给湖南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1.5亿元,每年两次分10年付清。2004年9月,与长春市政府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1亿元、员工2800人的长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升汇集团的并购其实没有真正掏钱,借助各地银行贷款是其‘做强’的不二法门,他们更关心的是资产如何套现,同时通过各种财务手段在账面上实现短期扭亏为盈。”

  歪打正着

  装修工讨薪曝黑幕

  “我还以为升汇集团是参天大树,原来是空心的,说倒就倒了。”一位曾经在升汇集团担任中层职位的人士对记者说。

  其实,升汇集团现金流出现问题,早在2005年就露出了端倪。“升汇集团福州总部在2005年5月启用,搬进来两个月后就开始拖欠工资。”升汇集团福州总部门卫对记者说,“甚至连几千元的保洁用品和花盆款都没法支付,在酒店吃饭的钱也还欠着。”

  2006年5月初,福州一家装修公司的几个工人卷着铺盖,在升汇集团福州总部的大门口打起了地铺,声称已经好几个月拿不到工资了,不付欠款就不撤离。“装修大楼总共的费用是1000多万元,欠装修公司大约300多万元,但升汇集团实在是没有钱付了。”上述曾经在升汇集团担任中层职位的人士称。而当时,升汇集团已经在福州的一家银行联系好了贷款,“只差最后一道手续了”。不巧的是,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时遇到了打地铺的装修工人。“一个号称控制三家上市公司、受托管理一家三板市场公司和五省纺织化纤龙头的大型企业集团,竟然连区区300万元的债务都无法解决,这事自然不可避免地惊动了公安部、银监会和证监会。”上述曾任公司中层的人士表示。

  银行贷款黄了,升汇集团随即人间蒸发。知情者透露,升汇集团坐第二把交椅的副董事长、CEO兼总裁梁健失踪,第三把手官强在事发前逃往澳大利亚,目前只有陈泳妃在厦门和安徽芜湖之间来回奔跑“救火”。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背景

  升汇集团轰然倒塌

  升汇集团2001年4月成立,之后纵跨五省——福建、辽宁、安徽、湖南、吉林——并购重组纺织化纤类龙头企业,实际控制丹东化纤,签署协议入主新乡化纤和锦化氯碱。截至2004年12月31日,升汇集团总资产69.0315亿元,2004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851亿元,净利润1.4611亿元。一如其崛起之不可预测,升汇轰然倒塌同样出人意料:据透露,专案组正彻查升汇集团近几年的资本并购和银行贷款行为。
出处:
http://news.sina.com.cn/c/2007-01-05/065410929119s.shtml
开基的风险是转嫁于基民的,监管层如何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行为?
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己丑释怀
阿拉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44
精华: 2
发帖: 166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1-26
最后登录: 2007-09-25
8楼  发表于: 2007-04-02   
升汇集团一个大骗子!!
wuzejun 离线
级别: 验证期
UID: 784
精华: 0
发帖: 5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3-07
最后登录: 2007-05-17
7楼  发表于: 2007-04-02   
000653)九州3: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议3月2日公告

  一、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公司经营班子办理广州民营科技园厂房新增基建投资项目的议案》;

  二、审议通过《关于向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工业大道中支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
wuzejun 离线
级别: 验证期
UID: 784
精华: 0
发帖: 5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3-07
最后登录: 2007-05-17
6楼  发表于: 2007-03-07   
www.gfzr.com
越大越好,越陷越深,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人关注
唐纳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
精华: 20
发帖: 1078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10-03-26
5楼  发表于: 2007-01-11   
搞大了,搞大了!
涉及到000818 000498 000949 400019 四家上市公司
唐纳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
精华: 20
发帖: 1078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10-03-26
4楼  发表于: 2007-01-11   
升汇投资集团入主新乡化纤股份的背后
作为新乡乃至河南一家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著名国企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乡化纤)的改制工作一直备受媒体关注。10月13日,新乡化纤改制初露:来自福建的升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升汇集团)以较高的溢价收购了该公司约7952万股股权,并一举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名不见经传的升汇集团缘何高价收购一家远在异乡的上市公司股份?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天价”交易缘何成功

  新乡化纤的控股股东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白鹭集团)于10月9日与升汇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拟将其持有的部分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乡化纤”)约7952万股国有法人股股份转让给升汇集团,每股价格为3.2072元,约占总股份的16.21%。

  升汇集团设立于2001年4月,公司注册地址为厦门市思明区厦禾路海岸街59号,法定代表人陈泳妃,注册资本金1.24万元人民币。升汇集团拥有控股企业数十家,分别从事纺织化纤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原料贸易物流及纺织科技产业,有员工2万余人;拥有35万锭棉纺能力、各类织机3000台,聚酯聚合能力16万吨、粘胶纤维生产能力7.1万吨。升汇集团现为福建、辽宁、安徽、湖南、吉林五省纺织行业龙头企业。


  为了收购新乡化纤的上述的股份,升汇集团开出了每股3.2072元的高价,业内人士惊呼为“天价”。据笔者了解,之所以称本次转让价格为“天价”,并不是交易金额的大小,而是说该部分法人股的转让价格竟然比新乡化纤流通股的2.5元/股左右的现价高出近30%。而按照常理,由于法人股暂时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所以法人股的转让价格一般低于二级市场可流通股份的价格许多。

  既然流通股的价格比法人股的价格要低,那么升汇集团为何不直接在二级市场收购?新乡化纤的一位人士分析,升汇集团入主新乡化纤的目的是为了长期战略投资,并不计较一时得失,如果在二级市场收购的话,可能很快会引起股价的剧烈波动,到时候说不定收购成本比现在还高。此外,按照证监会有关规定,收购流通股达到一定的数量还要不断进行公告,手续繁琐。

  长城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新乡化纤质地优良,盈利能力较强,只是受累于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低迷,股价才下跌到2.5元左右,升汇集团此时买入其实是抄了个底。此外,股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新乡化纤的股改方案也应该在酝酿之中,该部分股权未来流通不成问题。所以,升汇集团只是暂时吃亏,长期来看依然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民营化之路开启

  新乡化纤一位管理层人士介绍,他们和升汇集团的谈判已非一日,双方接触已经一年有余,中间几经波折。按照新乡市政府和新乡市国资局强力推进新乡市国企改革的思路,地方政府一直谋求国资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所以新乡化纤近年来也一直在物色合适的战略投资者进入。升汇集团作为中国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实力雄厚,他们看重的正是升汇集团的相关行业背景。

  那么,即将坐上第三大股东宝座的升汇集团会不会再次收购新乡化纤的股权,甚至最终拿下控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呢?升汇集团方面称负责人不在,无法回答上述问题,而新乡化纤方面也没有证实上述猜想。不过,长城证券的那位分析师认为,未来升汇集团增持新乡化纤股份并谋求控股权的可能性非常大。他认为,从升汇集团过去资本扩张的案例来看,先后收购的几家公司最终都是以控股的方式来完成整合的。

  2004年的时候,曾有传言称有关方面有意让新乡化纤全体员工共同持股来完成新乡化纤的改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2004年年底,国资委发文禁止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管理层收购,新乡化纤全体员工共同持股改制企业的政策之门关闭。分析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外来股东实现新乡化纤国有资本退出成了唯一的选择。但是,升汇集团的进入同时标志着这家河南明星国企的民营化之路大门徐徐开启。


  新乡市政府一位人士称,新乡化纤的股权转让是新乡市国企改制一个里程碑。早在2003年,新乡市一次将5家地方医院打包出售给上海华源集团,这种做法曾引起极大的争议,全国的媒体也对此争相报道,地方政府一度感受到了某种压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正在逐渐被市场所默认。一个月前,当地著名电器企业新飞电器股权再次转让,地方政府预计仅保留了10%左右的象征性股权。该人士认为,上述三次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代表着新乡市国企改革的三个典型阶段,而新乡化纤股权转让无疑是一个阶段性高点。

  升汇整合化纤行业

  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当事方之一升汇集团是一个报道较少的企业。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升汇集团在化纤行业所做的一系列资本并购和产业整合行动,在纺织业却是如雷贯耳。

  2002年10月,集团完成了对安徽省芜湖市有80年经营历史、员工达1万人、规模列安徽省第二的大型纺织企业——安徽裕中纺织股份公司(原芜湖纺织厂)的改制重组工作,由此揭开升汇集团产业整合的序幕。

  2003年升汇集团完成了对中国第一家粘胶纤维企业“丹东化纤集团公司”资产重组工作,该公司是中国最早的化纤企业,资产达25亿元,职工人数达1万人。升汇集团入主后该公司成功扭亏为盈,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丹东化纤”股票从面临退市风险一举咸鱼翻身——撤销“特别处理”,摘掉ST帽子。

  而就在今年9月,升汇刚刚入股锦化氯碱(000818)的控股股东锦化集团,并间接取得该公司的管理权。在入股新乡化纤之后,升汇集团控股和参股的上市公司达到三家,分别为丹东化纤(000498)、锦化氯碱和新乡化纤。新乡化纤和丹东化纤都是特种化纤中的龙头企业,两家合并后占国内市场35%以上,锦化氯碱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化工龙头企业。至此,升汇集团整合中国特种化纤目的昭然。

  新乡化纤的公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升汇集团总资产690315万元,净资产328050万元。升汇集团2004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851万元,实现净利润14611.5万元。
唐纳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
精华: 20
发帖: 1078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10-03-26
地板  发表于: 2007-01-11   
升汇:一个女人制造的70亿资本黑洞
发布时间:2007-01-08 07:00


陈泳妃,身家六亿的女富豪,思维清晰,极善交际,福建永安人士。收购国有资产使她找到了迅速做大的方向,借助各地银行贷款是其“做强”的不二法门,尽管在政商两界游刃有余,却为人低调,因此,升汇集团得以屡次施展“蛇吞象的资本阴谋”。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升汇集团,2001年4月始告成立,之后纵跨五省——福建、辽宁、安徽、湖南、吉林——并购重组纺织化纤类龙头企业,实际控制丹东化纤,签署协议入主新乡化纤和锦化氯碱,还受托管理九州3。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升汇集团总资产69.0315亿元, 2004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851亿元,净利润1.4611亿元。

  一如其崛起之不可预测,升汇轰然倒地同样出人意料:2006年末,证监会、银监会等数部门联合调查,皆因这个纺织大鳄连300万元装修费都赖着不还。

  升汇的一切皆拜一个“奇女子”所赐。

  陈泳妃,身家六亿的女富豪,思维清晰,极善交际,福建永安人士。收购国有资产使她找到了迅速做大的方向,借助各地银行贷款是其“做强”的不二法门,尽管在政商两界游刃有余,却为人低调,因此,升汇集团得以屡次施展“蛇吞象的资本阴谋”。

  肥皂泡越美丽,破裂得越迅速。

  终于,2006年,升汇复杂的资本运作之路走到了尽头。除了10余亿元贷款和数额不明的上市公司占款之外,有谁知道它还为尘世留下了什么?

  多米诺骨牌下的惊天秘密

  人去楼空。

  福建升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升汇集团)在福州软件园内的3座连体大楼,曾经车水马龙,如今在寒冬悠远的晴空下显得异常空荡寂静。

  “2006年5月就搬走了,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现在公司一个人都联系不上。”目前还暂住在这里的门卫告诉本报记者,“这是升汇集团在福州的总部,曾经有200多人在这里上班。”门卫从2006年5月开始就没有领到工资,只好把这座豪华大楼当作免费的住所。

  而升汇集团在厦门的大本营——拥有邮电广通大厦27-30层的办公地点,也已经换了主人。对于升汇集团的去向,这里没有人可以提供具体的地址。

  “升汇集团基本上已经散伙了。”知情者向本报记者透露,“现在公安部、证监会、银监会正在深入调查,已经将其定性为涉嫌经济犯罪。”

  据透露,由公安部牵头的专案组正横跨福建、辽宁、安徽、湖南、吉林5省,彻查升汇集团近几年的资本并购和银行贷款行为。

  “升汇集团事件的涉及面和牵连面都很广,但最主要的是银行贷款和国有企业资产并购重组。”知情者说,“升汇集团没有归还的银行贷款估计有10多亿元,其中中国银行占大头,其他的分布在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多个金融机构,仅在厦门,升汇集团在中国银行的贷款就高达4亿元,在交通银行的贷款将近1亿元,在中信银行的贷款也有约8000万元。”

  歪打正着的致命伤

  “我还以为升汇集团是参天大树,原来是空心的,说倒就倒了。”一位曾经在升汇集团担任中层职位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现在的升汇集团从头到脚都是债务,跟升汇集团有过交易的企业都受到了牵连,而且追讨无门。”上述曾任中层人士表示。

  2006年12月22日,浙江绍兴县富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玉星向本报记者表示,他于2006年7月向升汇集团旗下的安徽芜湖裕中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了2吨7支纱作为大样试用,但由于出现了严重的次品“大肚纱”,经多次与裕中纺织商谈,对方答应赔偿5000元至6000元,可是“后来却怎么也联系不到人了”。

  同是升汇集团下属企业的厦门利恒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也向本报记者证实,这段日子几乎每天都收到催款和劳动纠纷仲裁的信件。

  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出事后,升汇集团将一些电脑、资料等搬到厦门岛外的厦门利恒,“他们在2006年5月的一天凌晨3点多才到,刚来的一段时间每天有六七十人上班,现在只有几个人在看管”。厦门利恒的留守员工表示。

  其实,升汇集团现金流出现问题,早在2005年就露出了端倪。

  “升汇集团福州总部在2005年5月启用,搬进来两个月后就开始拖欠工资,在这里的时间刚好一年。”升汇集团福州总部门卫对本报记者说,“搬走后甚至连几千元的保洁用品和花盆款都没法支付,在酒店吃饭的钱也还欠着。”

  升汇集团事件爆发并最终导致折戟沉沙的正是缘于这些数额不大的欠款纠纷。

  2006年5月初,福州一家装修公司的几个工人卷着铺盖,在升汇集团福州总部的大门口打起了地铺,声称已经好几个月拿不到工资了,不付欠款就不撤离。

  “装修大楼总共的费用是1000多万元,欠装修公司大约300多万元,但升汇集团实在是没有钱付了。”上述曾经在升汇集团担任中层职位的人士称。而当时,升汇集团已经在福州的一家银行联系好了贷款,“只差最后一道手续了”。不巧的是,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时遇到了打地铺的装修工人,银行方面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一个号称控制三家上市公司、受托管理一家三板市场公司和五省纺织化纤龙头的大型企业集团,竟然连区区300万元的债务都无法解决,这事自然不可避免地惊动了公安部、银监会和证监会。”上述曾任中层人士表示。

  银行贷款黄了,升汇集团随即人间蒸发,就连公司网站也删除了。

  危情下的分崩离析

  “银行已经申请资产保全,升汇集团相关的银行账号、股权和资产都被冻结了。”知情者透露。

  与此相关的内部消息是,升汇集团坐第二把交椅的副董事长、CEO兼总裁梁健失踪,第三把手官强在事发前逃往 澳大利亚,董事长陈泳妃及其他股东和部分高管已经被限制出境,目前只有陈泳妃在厦门和安徽芜湖之间来回奔跑“救火”。

  可以印证的事实是,实际控制人为升汇集团的丹东化纤(000498.SZ)2006年10月23日公告称,“通过了选举王振山先生为董事长的议案。”而对于在2006年6月16日召开的公司第五届一次董事会中连任的董事长梁健因何不再担任董事长一职及其去向,公告中没有说明。此外,在公司第五届一次董事会中连任的董事官强和升汇集团资深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王卫岗,却在不到3个月后辞去董事职务。

  就在问题爆发的2006年5月,升汇集团旗下的厦门利恒和湖南金笛化纤有限公司相继停产。

  “利恒的工人都自谋出路去了,现在公司也没人管,只剩下我们二三十人,靠出租厂房和场地拿钱。”2006年12月20日,厦门利恒的几个员工正在值班室里泡功夫茶,他们眯着眼对着门外的冬日暖阳,神情淡然地对本报记者说。

  裕中纺织内部工作人员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公司的银行账号被冻结了,生产也不正常。”

  “应该承认,导致升汇集团过早全线崩溃的原因,是近几年持续的市场不佳、金融紧缩、油价飙升、原材料上涨以及 宏观调控等,使纺织化纤产品一直倚重的成本和竞争优势荡然无存。”上述曾经在升汇集团担任中层职位的人士指出,“升汇集团能够撑这么久算不错了,因为落入股东腰包的钱是不可能再拿出来投资的。”

  连日来,本报记者试图联系升汇集团董事长陈泳妃等多名高管,但所拨打的手机号码不是关机就是停机,就连另谋出路的中层管理人员也大多换了手机号码。

  最后的“救赎”

  对于2001年4月注册于厦门、注册资本为1.24亿元的升汇集团,外界相当陌生。但其成立以来一系列堪称石破天惊的资本并购动作,却在业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足以让人震惊的狂涛巨浪。

  升汇集团并购重组了福建、辽宁、安徽、湖南、吉林5省的多家纺织化纤类国有龙头企业,是上市公司丹东化纤的实际控制人,并签署协议入主新乡化纤(000949.SZ)和锦化氯碱(000818.SZ),还受托管理三板上市公司九州3(400019)。

  新乡化纤的公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升汇集团总资产69.0315亿元,净资产32.805亿元,200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851亿元,实现净利润1.4611亿元。相关资料表明,升汇集团全资或控股子公司16家,参股关联企业100余家。

  “吹得越大的肥皂泡沫,就越快破灭,尽管当时看起来很绚丽。”上述曾经在升汇集团担任中层职位的人士认为,“升汇集团现在实际上只有丹东化纤和裕中纺织,这两家公司已经受到重创,也濒临停产。”

  实际上,升汇集团旗下的大部分企业目前都名存实亡,而作为升汇集团起家的基石和支柱,福建永安市升汇纺织有限公司和厦门升汇华纶纺织工业有限公司,眼下也易手他人。

  2006年12月19日,福建山区永安市细雨迷离,寒气逼人,本报记者来到距城区约3公里的下渡村, 出租车司机指着贴着“永安市浩宇纺织有限公司”金字招牌的工厂告诉记者,“这里就是你要找的升汇纺织。”

  “公司的名称已经改了一个多月,跟升汇集团没有任何关系了,现在的老板是陈泳妃的妹妹陈秀清。”浩宇纺织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们是永安最大的纺织企业,有4万纱锭,新厂马上就要投产了,到时候可达到10万纱锭。”据记者了解,在福建这个纺织业大省,永安纺织业名列第五。

  华纶纺织的“归宿”也如出一辙,“我们已经脱离了升汇集团,名称就要改为夏纺公司了,过几天就换牌子,接手的老板就是公司的负责人。”华纶纺织内部员工2006年12月20日告诉本报记者,“前几个月工资没得发,工人走了很多,工厂也被法院封了一个多月,现在问题解决了,正在大批招工人。”

  他还透露,为了与升汇集团划清界限,公司收到的所有与升汇有关的信件,一律退回。

  “这可能是升汇集团一贯的逃避债务、转移资产的乾坤大挪移做法。”知情者认为。记者致电有关部门,均被拒绝采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唐纳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
精华: 20
发帖: 1078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10-03-26
板凳  发表于: 2007-01-11   
申草:升汇集团陈泳妃是超级骗子还是扭亏巨星


作者:   日期:2005.10.18 15:40 http://www.stock2000.com.cn 中天网



  陈泳妃是谁?朋友,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从此就不要在资本市场上混了!这可是一位可以与唐万新、顾雏军、张海等并提的超级资本巨鳄,而且是女性。2005年10月13日,新乡化纤(000949)发布公告,控股股东白鹭集团将所持7951.5210万股股权转让给升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每股转让价为3.2072元,转让总价高达2.55亿元,转让完成后,升汇集团成为新乡化纤第三大股东。而就在今年9月,升汇刚刚入股锦化氯碱(000818)的控股股东锦化集团。在入股新乡化纤之后,升汇集团控股和参股的上市公司达到三家,分别为丹东化纤(000498)、锦化氯碱和新乡化纤。此外,升汇还受托管理三板上市公司九州1(400019)。新乡化纤和丹东化纤都是特种化纤中的龙头企业,两家合并后占国内市场35%以上。锦化氯碱也是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化工龙头企业。

  新乡化纤、锦化氯碱、丹东化纤资产总额分别为33亿、33亿和22亿,除此之外,旗下升汇集团还拥有众多的非上市资产,升汇系控制资产总额已大大超过100亿元。而在三年前,升汇根本就是一个无名小卒,本人在福州时第一次听到升汇这家公司是听说他要入主九州股份,当时根本就认为这是一场闹剧,想不到三年后这家公司竟然成为资本市场上一颗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且当家人还是一位女性,在为福建能出这么一位大鳄级人物感到自豪同时不免产生疑虑,陈巨星出身于福建三明这个山沟沟里,直至1998年并购当地一家破产的小纺织厂,之前还是一位小商贩,2001年刚在资本市场露面时实力也非常一般,九州股份这个烂摊子连资本巨骗陈氏兄弟(陈克根、陈克恩,神龙系控制人)都不要,因为实在没有什么油水,升汇却入主了。三年后,升汇集团竟然有32.8亿元净资产,而且相继控制或参股了三家都是行业巨头的上市公司。与顾雏军、唐万新一样,升汇集团靠并购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的,而且这些资本运作高手都是扭亏明星,再烂的企业到陈泳妃手上都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升汇有多次改造问题企业、国有企业的成功案例:

  1 、 1998 年,升汇集团通过参与竞拍,购并了原永安纺织厂,并投入巨资,使其重组成功,使一个已经破产的国有企业重焕光彩。到 1999 年,已发展成为永安民营企业第一利税大户,年实现利税超过 2000 万元。

  2 、 2001 年,升汇集团与厦门市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联手,对厦门市纺织化纤行业的两家大型国企 ——“ 厦门利恒股份公司 ” 和 “ 厦门华纶纺织有限公司 ” 进行大规模的行业重组。此次重组的资产规模达 15 亿元,债务规模达 9 亿元。经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和股权重组,连续 6 年亏损,已经资不抵债的厦门利恒股份公司焕发了生机, 2002 年成为实现 1500 万元利润的绩优公司;而微利国企厦门华纶纺织有限公司则通过本次重组,转换了经营机制,激发已有的潜力,各项经营指标均大幅提升。重组达到了多赢的目的,成为厦门市当年国企重组的典型案例。

  3 、 2002 年 10 月,集团完成了对安徽省芜湖市有 80 年经营历史、员工达 10000 人、规模列安徽省第二的大型纺织企业——安徽裕中纺织股份公司(原芜湖纺织厂)的改制重组工作。仅仅 4 个月,裕中顺利完成了改制,与升汇管理模式平稳对接, 2003 年,芜湖裕中生产经营收入连续创下历史新高,呈现旺盛的发展态势,并将于近期挂牌上市。

  4 、 2002 年底至 2003 年 6 月,集团经过充分底调研、精心的准备及科学的组织,顺利的完成了对中国最早的化纤企业、资产达 25 亿元、职工人数达 10000 人的丹东化纤集团的改制重组。重组前企业明、潜亏达 6.2 亿元。重组后仅 7 个月止 2003 年底实现净利润 4973 万元,成功扭亏为盈,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从而使“丹东化纤”股票从面临退市风险一举咸鱼翻生——撤消“特别处理”,摘掉 ST 帽子。 2004 年,丹东化纤实现利税近亿元。

  5 、 2001 年底至今受福建省政府底委托,重组福建九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底艰苦努力和三轮重组,九州股份将借升汇集团的棉纺业务换壳上市,从而重组成功。九州股份的重组成功有效地保障了九州股份股民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而升汇的棉纺业务也成功地借壳上市,为升汇集团将来的发展开辟了又一融资渠道。

  6 、 2003 年 9 月,集团与湖南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湘潭市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及湘潭化纤厂就整体收购湖南金迪化纤有限公司达成重组协议, 2004 年 6 月顺利完成收购该公司。该司为国有中型一类企业,总资产 11 亿元。

  7 、 2004 年 9 月,集团与长春市政府就“合作重组长春银龙纺织集团”签约,共同出资组建新的股份公司“长春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地实现了国有大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该司注册资本 1 亿元,员工 2800 人,具有年产纱 15000 吨、布 3000 万米的生产能力。

  这个介绍相信会让所有人感到震憾,如此扭亏巨星主流媒体竟然关注甚少,如果事实如上所述,则陈泳妃无疑是中国最有经营才华的企业家之一,陈泳妃曾当选2003年度福建经济人物,这一年顾雏军也当选为央视2003年度经济人物,笔者认为以陈泳妃完全有资格当选央视2005年度经济人物,一位超级扭亏女星,中国到哪里去找第二位?

  1998年,陈氏兄弟控制的神龙系收购第一家上市公司福建福联时,陈泳妃还在福建的穷山沟里,七年过去了,陈氏兄弟因福建福联严重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宣布为证券市场禁入者,七年来,尽管神龙也曾将触角伸到省外,也在湖北麻城收购了一些纺织国企,但规模与升汇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升汇可是异地并购了三家行业巨头的上市公司,非常巧合是神龙、升汇在省外收购都是纺织类资产,神龙当家花旦福建福联(后名神龙发展、闽越花雕)主业也是纺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升汇如今成为资本市场当红巨星,而神龙如今是条恐龙,唯恐躲还来不及,闽越花雕甚至连独立董事都找不到,最后找了一个很小的事务所的一个部门经理出任,真是感慨万千啊。不只是陈氏兄弟,福建民企上市公司几乎是一路货色,造假是福建民企上市公司最大的财务特征,这位陈女士能出污泥而不染吗?毫无疑问,升汇目前是福建最大的民企,32亿净资产相信在全国也排名前列,而这32亿到底是什么来的呢?为此,笔者打开了丹东化纤(000498)财报,第一感觉就怀疑该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问题。

  升汇2003年入主丹东化纤后立即扭亏为盈,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4973万元、4644万元、1106万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分别为1769万元、20563万元、5834万元,投资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8854万元、-2212万元、1216万元,筹资性现金净现金分别为10393万元、-5957万元、-12916万元,现金净流入3328万元、12494万元、-5866万元。截止2005年6月30日,-丹东化纤货币资金余额是66715万元,其中银行存款34532万元、其他货币资金32183万元,2003年、200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分别是55763万元、73373万元,而该公司2003年、2004年营业收入分别是73466万元和84435万元,2005年上半年只有33444万元主营收入,而预付账款高达24050万元。笔者可以百分之百判断,丹东化纤有5亿元左右资金被关联方占用,请证监会尽快立案调查。

  再看即将入主的锦化氯碱(000818)也涉嫌虚构存款,该公司2005年半年报称货币资金余额45057万元,其中有14400万元是定期存款,查遍该年报没有发现此笔存款已作质押,这也是非常可疑的征兆。升汇入主锦化氯碱也有点出乎意料,因为在此不久前,升汇集团的CEO梁健曾经对媒体表示:“升汇的思路很清楚,只做纺织业,而且只做纺纱以上部分的产业链。”

  现在我们就可以揭开陈女士四年来几十亿资金来源的冰山一脚,银监会要彻查升汇系在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额,升汇集团的32亿资本金怀疑大都为虚假出资,升汇故事在资本市场已举不胜举,只是此次故事主角竟然来自福建山沟里里的一位女性,在她南征北战全国,征服多个省市政府官员背后是否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建议《财经》杂志、《21世纪经济报道》该来关注一下这位女巨星,这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没有发生过的事,一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新浪网 申草)
弹性势能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51
精华: 7
发帖: 598
在线时间: 6(时)
注册时间: 2006-12-07
最后登录: 2011-04-30
沙发  发表于: 2007-01-05   
现在是400019九州可以有资格重组升汇了。哈哈哈。

谁之错?公司败在谁的手里?被动持有ST 、三板里的股票股民们,忍耐着ZF无赖的折磨,天理何在?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