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we.net/html/xf/fhcl/20100511_256596.html 马家堡路西罗园供暖公司内高约80米的烟囱上方,有7名来自辽宁葫芦岛市上/访人员被困于顶部,年龄均在50岁以上,情况十分紧急。
西罗园中队接调度指挥中心命令,迅速出动,6时35分到达现场,迅速对现场实施警戒,并积极与被困人员进行沟通,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疏导现场围观群众。同时向指挥中心请求增援。6时55分方庄消防中队、右安门消防中队和丰台支队全勤指挥部到场。现场迅速成立了指挥部,并安放了两个救生气垫,做好初步防护措施,迅速向指挥中心和区应急办报告了现场情况。7时35分,区治安、医护、*****、交通等部门到场,5月8日17时40分,总队集训大队高空救援编组和高米店中队到场,成立了综合现场救援指挥部,消防支队古炳文政委任前沿总指挥。
现场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制定了二套救援方案。
方案一:以烟囱外挂楼梯为救生通道,在烟囱顶部作一固定支点,对被救者做全身吊挂保护,由一名救援队员在楼梯下方引导保护,将被救者通过楼梯救回地面。
方案二:以桥梁斜下操法为载体,借鉴崖壁救援的形式。具体方法是在烟囱顶部固定一支点,用两根大绳作斜拉,以地面消防车为另一固定点,制作救生通道。利用动滑轮组,将施救人员和被救者通过定点垂直下降救下。
通过比较方案一的优点是比较安全,缺点是被救者比较耗费体力、被救者心理有高空恐惧,救援时间比较长。一旦出现情况,我方救助人员处于被动状态,救援时间无法控制,容易陷入救助僵局。
方案二的优点是比较安全,方便快捷,救援人员掌握主动权,在救援时间上有保证。难点是必须说服被救者克服高空恐惧心理,被救者必须积极配合。
指挥部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据气象预报,5月8日傍晚北京有雷雨天气。若救援时间延迟,很有可能造成被困者被雷击,或者被困者体力不支、情绪激动,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通过综合比较,指挥部果断决定,采取了第二套救助方案,为施救赢得了主动权。
随后,现场指挥部迅速对方案进行了细化研究,集训大队高空救援编组和高米店中队做了充分的战前模拟演练,将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周全。
在救援过程中,各级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统筹谋划,科学决策。公安部常务副部长杨焕宁、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指挥中心主任程仁华、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市消防总队总队长赵子新、市治安总队总队长李润华、政委贺安钢、丰台分局局长孙坊、丰台消防支队古炳文政委及辽宁省相关领导到达现场指挥救援,为科学施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救援过程中,各警种协同作战,配合密切。消防、医护、治安、*****、交通、通信、被困人员属地政府等部门领导积极配合,统筹协作,密切配合,保证了救援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丰台支队张贵参谋长、朱正龙处长等支队全勤指挥人员坚守现场三十余小时,参与全程救援工作。
5月8日16时20分,现场谈判专家与被困者谈妥,被救者情绪比较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