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壳市场行情最好的是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也都还不错,最差的就是今年了。”方恒告诉记者,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IPO市场被暂停,因此当年的借壳市场十分火热。而2007年和2009年的ST公司,更有所谓“皇上的闺女不愁嫁”的感觉,其中尤以股本小,债务少的ST公司追求者众多。
“在2007年,一般的企业想要同ST公司谈借壳重组,没有3亿~5亿元的资金,那提都别提重组的事。”方恒告诉记者。2007年的IPO市场,等待IPO上市的企业依然庞大,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是稀有资源,而当年的房价上涨,地产市场火爆,在当年的ST重组市场里,急需融资的房产企业是参与重组的主力大军。
而手中持有壳资源的ST公司,虽然年年亏损却依然“手中有壳,心中不慌”。“ST公司大都坐在家里等着买主来上门谈判,但基本上一个借壳重组项目要谈下来,那是要经历非常艰难的谈判过程。”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这其中主要与ST公司大都要价不菲有关。“重组双方都在博弈,这是一场心理战,哪怕谈判到了最后,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双方很容易就会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