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十大影响
ericson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36
精华: 25
发帖: 2623
在线时间: 2015(时)
注册时间: 2007-04-07
最后登录: 2016-08-09
楼主  发表于: 2007-05-01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十大影响

[转贴]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十大影响
文章提交者:知春

  编者按:4月13日复牌上市、暴涨849%后被交易所紧急停牌的ST长控,无疑是典型的新会计准则制度下的受益股。

由于债权人豁免债务,公司债务重组收益2.7亿元按新会计准则计入当期收益,一季度业绩估计4元以上,而其2006年的

业绩不过0.1元多。其实,受益于新准则的绝不止此一家,雅戈尔、两面针等早已有所表现。我们相信,新准则的实行,

将对2007年以后的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平安证券研究所的这份报告,也将有助于投资者把握其中的机会。
  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已经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了,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其对上市公

司财务数据以及估值所带来的差异和影响,也受到了投资者的普遍关注。
  从宏观层面来讲,新准则的实施对提高国内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强外资并购吸引力,降低并购成本,提升中国

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有现实的推动作用。
  从微观层面来讲,会计核算结果将更为真实地反映公司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由于会计核算基础发生了重

大变革,将给公司带来准则执行之初的资产负债状况的全面刷新和未来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
  从估值影响来看,如果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并未改变公司的现金流,则不会影响到公司的绝对估值,在有效市场中

,理论上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股票价格。但是,在相对估值法普遍应用的今天,股票价格对公司业绩和资产的波动比较敏

感,而新准则的实施将使部分隐性资产增值显性化,因此新准则的执行将对2007年以后的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新准则对A股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十个方面。

1.首次执行
----调整留存收益
影响范围:全部公司
影响程度:☆☆☆☆☆
涉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在首次执行会计准则体系时,2007年期初数据的调整并不影响当期收益,主要影响公司净资产,具体影响程度视公

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而定。其中调减未分配利润的,将影响公司分红能力。
2、2007年度内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波动体现在当年收益之中。
3、对于影响较大的股权投资差额,我们将单独论述。
4、我们认为,新准则执行之时,不排除部分上市公司在新旧交替之际,将潜亏显形化(账面化)的可能性,结果间接

提高了未来收益水平。

2.法人股投资
----价值重估带来收益
影响范围:持有上市公司法人股的公司
影响程度:☆☆☆☆☆
涉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持有的法人股主要以账面价值(历史成本法)计量。股改限售期过后,原来的法人

股将获准上市流通。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其估值将以公允价值----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为主要计量依据。
    在目前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普遍高于相关股份账面价值的情况下,会计准则的改变将使得持有这些公司股权的

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并且未来其所持有的股份予以出售时,也会带来当期收益的大幅增加,由此给那些持

有其他上市公司法人股的公司,带来了价值重估的机会。而近一年以来,随着中信证券等个股股价的持续上涨,也提升

了投资者对持有中信证券股权的上市公司,如两面针、雅戈尔等的估值预期,带来了相关公司股价的同步上涨,反映出

新会计准则对投资者的投资预期和估值判断的影响,已经在市场中逐步得到体现。
我们找出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超过5000万股的公司,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启发。
以雅戈尔为例,经历了前期的大比例减持之后,目前公司仍持有中信证券15354.43万股的股权,以中信证券目前51.13

元的股价计算,其持有的股权市值高达78.51亿元。即使不考虑雅戈尔其他资产的价值和投资收益,仅仅其持有中信证券

的股权价值,折合每股已经高达4.41元。如果考虑公司前期减持中信证券3012.1万股股权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公司投资

中信证券所带的投资溢价,折合每股则超过5.20元。
与此类似,像岁宝热电、东方集团、两面针等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的公司,采用新会计准则后,其股权投资方面的

潜在收益将在其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从而带来其所有者权益的大幅增加和市净率水平的降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资产重估增值对公司每股收益和净资产的影响是一次性的,新准则首次执行不会带来公司现金流的

增加。相反,因资产重估增值,导致公司当期账面盈利增长而需要额外增加当期的税收支出,反而加重了企业的现金压

力。

3.开发费用资本化
----科技股重大利好
影响范围:有技术开发费支出的公司
影响程度:☆☆☆☆☆
涉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开发投入较多的公司将受益于开发费用资本化。由于国内公司的研发活动多半集中于材料、装置和产品的开发,即

属于开发阶段的支出,按照新准则规定予以资本化,因此新准则实施后将提升公司近期盈利能力,鼓励公司加大研发投

入。
2、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相关规定,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

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开发费用资本化所带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可以通过配套

政策进行抵扣,即公司在盈利增长的同时,并不会增加税收负担和现金流的流出。
3、在实践中,研究和开发费用之间存在模糊地带,很有可能成为公司平滑业绩的工具。
以中兴通讯为例,我们预计公司2005年度研发费用20亿元左右(截至目前,其2006年的年报尚未公布)。假设其中70

%为开发阶段支出,而且未来两年研发投入保持不变,若预计摊销期限为3年,则2007年度较之2006年度将可以少摊销

9.3亿元,每股收益增加近1.00元;若以5年摊销计算,那么2007年度将少摊销11.2亿元,每股收益增加1.18元。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断,在实践中还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业绩大幅波动并非公司希望见到的,不排除通过研究

费和开发费之间的模糊地带平滑业绩的可能性。二是开发费用资本化,并不能改变现金流,而只是延长了资产的摊销期

限,对业绩的影响体现在:以未来业绩减少,带来近期业绩增加。

4.股权投资差额
----提升未来收益水平
影响范围:存在股权投资差额的公司
影响程度:☆☆☆☆☆
涉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对净资产的影响:
首次执行时,关联企业投资差额或者非关联企业的股权投资差额的贷方余额均会对净资产构成影响。
2、对未来各期利润的影响:
在股权投资差额取消后,将不再需要对股权投资差额进行摊销,从而影响相关企业的净利润。股权投资差额为借方余

额的,净利润将增加,反之净利润将减少。
3、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影响:
以实行私有化收购的中国石化为例,如果被其收购的四家公司依然以子公司形式存在,则在收购过程产生的80.85亿元

股权投资差额,将在首次执行新准则时,一次性调整留存收益,因此根据中国石化总股本867亿元计算的每股净资产减少

0.09元,相当于公司三季度末净资产的4%。

5.投资性房地产
----股价催化剂
影响范围:房地产业、零售业
影响程度:☆☆☆☆
涉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地产公司估值影响有限,零售商业影响相对较大。公允价值模式改变的主要是会计利润,并未改变投资性房地产的

现金流,因此并不改变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目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大多采用资产重估的方法(比较法和折现现金流法

)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估值,从理论上与公允价值模式相一致。不同的是分析师对房地产公司拥有的非投资性房地产

也进行重估。但在零售商业多半没有采用此类方法估值,因此对其影响相对较大。
2、税收问题可能导致公允价值模式降低公司价值。如果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将不对投资性房地

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这会增加公司的所得税,导致投资性房地产现金流下降,从而降低公司价值。目前对于公允价

值模式的税收问题还没有相应规定,如果公允价值模式使得原有的折旧摊销的税收扣除效应消失的话,对公司股东而言

是不利的。
3、公允价值增大了公司经营成果的不稳定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拥有较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的业绩,将更多地

受该物业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这增加了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有可能掩盖了管理层的经营不利或优秀管理能力。
4、若没有税收配套政策出台,预计多数上市公司选择原有成本模式。但我们并不排除在提高再融资金额等其他利益驱

动下,有些公司可能采取公允价值模式。例如再融资的背景下,公允价值模式可能会提高公司会计利润,从而有可能提高

估值水平和再融资金额,如果这种情况出现,那么对老股东可能有利,对新股东则不利。
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投资性房地产较多的有中国国贸、金融街、陆家嘴、招商地产、深宝恒、浦东金桥、中华企业等;

零售上市公司中投资性房产较多的是小商品城、益民百货、广州友谊、豫园商城等。投资性房地产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有

可能成为股价表现的催化剂,但是我们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要关注公司的管理和公司的价值。

6.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
----龙头优势逐步体现
影响范围:金融公司
影响程度:☆☆☆
涉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

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自营证券浮动盈利计为当期收益,对证券公司构成利好。
自营证券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价值波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原来浮动盈

亏不体现在账面,只有浮动亏损计入损益。
2、贷款减值准备采用现金流折现法计提,有利于贷款风险控制能力强,拨备覆盖率高的商业银行彰显优势。
从上市银行境内外审计结果来看,分别按照国内和国际会计准则计算出的净资产和净利润的整体差异并不大,基本上

10%以内。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票据贴现/转贴现利息、交易证券和可供出售证券等项目的核算方法的不同,而在拨

备计提方面并未体现出差异。
我们认为,随着风险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这方面的差异将逐步体现出来,届时风险管理能力强,拨备计提充

分的商业银行的优势将有所体现,我们依然看好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

7.套期保值
----提高业务透明度

影响范围:有色金属等套期保值业务较大的公司
影响程度:☆☆☆
涉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有色金属公司将受到影响。目前约有3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通过期货和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的相关事宜。主要是大

宗商品生产、消费和流通企业。其中最主要的是有色金属生产企业。该业务在各公司财务报表上的踪迹主要是体现在“

其他应收账款”项目下的“期货保证金”项。
2、新准则将提高公司业务披露的透明度。除江西铜业将当期因公允价值套期的利得或损失以“期货交易盈利或损失”

的科目,体现在“当期损益类”的“其他业务利润”项下外,其他该类公司均未在“当期损益类”项下对此有所体现。

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套期保值信息披露过于简单。新准则实施后,将促使该类有期货和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的公司

进一步规范套期保值业务,同时也将促使该类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当期损益类”特定项下如实反映公司当期因公允价值

套期,套期工具期末公允价值的变动、或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使公司套期保值业务更加透明和合理

化。
3.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该类公司当期利润影响不大。因为目前绝大多数该类公司应已将当期因公允价值套期,套期工

具期末公允价值的变动、或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了其他财务项目下体现,如铜都铜业将其体现在

生产成本中。

8.石油天然气
----小幅提升业绩
影响范围:石油天然气开采公司
影响程度:☆☆
涉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公司仅中国石化。新准则对中石化的影响体现在:
1、我们认为中国石化改变折旧方法的可能性较大。目前公司境内报表采用直线法,境外报表采用采量法。新准则中规

定,公司可以继续采用直线法,也可以改为采量法。相对于直线法,采量法每年计提的折旧随采量而变动,这样可以减

缓息税前利润的波动,从而防止利润因产量的变化而大起大落。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石化改变折旧方法的可能性较大。
2、改变折旧方法,将小幅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由于采量在不断上升,将直线法改为采量法的影

响正逐步减弱。
3、减值和勘探部分的变动对公司影响甚微。

9.债务重组
----确认当期收益
影响范围:全部公司
影响程度:☆☆
涉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与原准则比较,债务重组收益直接提高了公司当期盈利能力,而且具备债务重组条件的公司多半是ST公司,具有迅速

提升经营业绩的冲动,但是由于债务重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尽管扭亏,也不能帮助公司摘掉ST帽子,因此这种冲

动又会大打折扣。

10.减值准备冲回
----非理性选择
影响范围:全部公司
影响程度:☆☆
涉及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减值转回末班车”对2006年利润表产生正面影响。
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后,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因此,如

果上市公司已计提了资产损失准备并认为应当转回, 就有可能搭上2006年减值准备转回的“末班车”,从而提升2006年

度盈利水平。
2、资产减值准备的集中冲回属于非理性选择。
表5是平安证券重点跟踪的140家公司中,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准备、固定资产损失准备和无形资产损失准备占2006年税

前利润比例高于9%的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转回取决于管理层对于损失回收的可能性的判断,因此实际转回的金额尚难预测。


  *.*.*.*
另类玩家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941
精华: 2
发帖: 393
在线时间: 142(时)
注册时间: 2007-03-14
最后登录: 2008-10-23
沙发  发表于: 2007-05-01   
感谢ericsony 先生提供资料!
ericson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836
精华: 25
发帖: 2623
在线时间: 2015(时)
注册时间: 2007-04-07
最后登录: 2016-08-09
板凳  发表于: 2007-05-02   
股市暴涨的因素主要是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规则”。大家应该注意到中国的股市原来的优质股现在反而不如那些垃圾股涨的厉害,究其原因就是“新会计规则”的实施引起的。原来那些没有资产却欠债很多的企业面临起诉破产或被ST,但在“新的会计规则”下就可以从容的解决问题。因为“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欠债如果得到豁免就可以转入当期的利润。那些债主宁愿豁免企业债务,将债务转化成为股票或股权,在股市暴涨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转换形式可以迅速的将呆帐回收。相信今年的中国股市年报又会出现一个全面通红的世界记录,几乎全部的上市公司都赢利。还有惯于炒做的外国投资基金不会放过这样的发财机会,他们会通过各种的途径进入中国的股市捞一把。第一季度中国出现七百多亿不明来源的外汇增长就是很好的说明。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