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中证报5月21日:ST公司重组政策改革正当时
1107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1510
精华: 26
发帖: 1493
在线时间: 2399(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最后登录: 2019-09-10
楼主  发表于: 2010-05-21   

中证报5月21日:ST公司重组政策改革正当时



周松林


 □本报记者 周松林

 业内人士透露,证监会正在酝酿ST重组和恢复上市有关政策的改革,可能将对暂停上市的ST上市公司恢复上市资格进行更严格的审核,采用更严格的标准,甚至可能采用等同或接近A股IPO的标准。专业人士认为,如果这一新政真的出台,目前A股市场上热衷于保“壳”重组、ST和*ST公司被反复炒作的现象将受到有效遏止。

 长期以来,围绕ST股“壳资源”进行的所谓重组,以及有些孳生出来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如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助长炒作气氛等,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痼疾,严格扭曲了市场合理的定价机制和估值体系。专家表示,作为A股市场特有的现象,以挽救上市资格即所谓“保壳”为主要目标的资产重组,是我国证券市场早期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在市场环境和市场基础已发生重大改变的今天,对鼓励ST股重组的有关政策进行改革,不仅有其必要,而且正当其时。

 保“壳”重组成市场重灾区

 借所谓ST股的重组题材进行炒作,始终是近年来A股市场长盛不衰的主题,特别是在岁末年初,照例会出现一轮围绕ST股重组题材的所谓“壳资源保卫战”。即使是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股发行机制市场化改革启动、市场基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即使是在管理层三令五申、严查内幕交易和虚假重组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仍然没有收敛,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目前沪深两市ST和*ST公司(包括B股公司和处于停牌状态的公司)共有166家。根据聚源数据的统计,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发生资产重组事件(包括债务重组、资产出售与转让、资产置换等)989起,ST和*ST公司为主角的共200家,占到20%以上,其中不乏如ST银广夏这样多年混迹于ST板块中,反复重组、死而不僵的“老油条”。围绕ST股的所谓“壳资源”的争夺仍然是资产重组中的一场重头戏,大量经营失败的ST公司不仅没有受到市场的惩罚,而且待价而沽,成为奇货可居的抢手货。劣币驱逐良币,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遭到扭曲。

 反复上演的“壳资源保卫战”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ST股行情,ST板块的股价始终维持在较高位置。在137只A股性质的ST、*ST股票中,目前股价在5元以上的达到108只,占79%;股价在10元以上的为18只,占13%。有2只股价超过了3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高价股。

 另外,今年以来,大盘整体跌幅已经超过20%。同期,作为中国证券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上市公司群体,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仅有29家保持上涨,占比不到10%,其中涨幅超过10%的仅15家,占比5%。而同期137家A股性质的ST、*ST股票中,有33家保持上涨,占比24%,26家涨幅超过10%,占比达到19%。而截至5月20日,1700多家A股公司今年以来的涨幅冠军广发证券(上涨273%),同样是一只重组摘帽的原*ST公司。

 ST公司重组复牌后股价暴涨,一直是A股市场上屡屡出现的奇异现象。历史上,*ST吉纸变身为苏宁环球,股价曾飙升74倍。曾以每股300元创出A股史上最高股价的中国船舶,也是由一家ST公司重组而来。较近的例子则有*ST美雅变身广弘控股,重组复牌日(2009年9月11日)暴涨930.46%,*ST兰宝重组摘帽后更名为顺发恒业,恢复上市首日(2009年6月5日)涨幅达到令人瞠目的2068.42%。

 围绕ST公司“壳资源”层出不穷的重组以及ST板块股价的高企,不仅严重扭曲了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和标准,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投资理念,以至于部分号称秉持价值投资理念、曾被管理层寄予对市场起到稳定作用的公众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热衷于参与此类“乌鸦变凤凰”的游戏。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不断利用真假莫辨的“重组”传闻诱骗散户投资者上钩,更是形成了证券市场违法活动的重灾区和“事故多发地段”。

 改革制度 健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中国特色的资产重组,起源于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草创时期,囿于观念和政策上的限制,以及为国企改革配套的实用目的,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佳,资产剥离不清晰,加上股权设置的不合理,给市场发展带来的许多障碍。从1997年开始,上海率先对本地上市公司实施以“保壳”和改善资产质量为目的资产重组,取得了相当的成效。此后,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政策,对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业绩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利益各方围绕“保壳”重组展开的二级市场炒作,也逐渐成为此一过程的伴生现象。在地方政府强烈的“保壳”愿望和二级市场的巨大利益的共同作用下,伴随着二级市场股价异动的ST股资产重组一发不可收拾,纯粹以二级市场炒作为目的的讲故事、造题材的虚假重组也混迹其中,浑水摸鱼,有些个股甚至反复重组达五六次之多,题材不断翻新,炒作也随之不断上演,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大的乱象,备受有识之士的诟病。

 上交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早期实行上市资格额度制管理的情况下,许多上市公司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上市公司质量普遍较差。在当时的情况下,允许部分采用剥离原有不良资产、注入新资产的方式实施停牌重组,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时至今日,在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再延续这种做法已经没有必要。他表示,大量的“乌鸦变凤凰”式的“保壳”式重组,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盲目投资等,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和价值发现功能被破坏,并造成了市场投资理念的混乱。胡汝银强调,改革资产重组相关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如果管理层设定和出台关于更严格的ST公司重组和恢复上市的标准和条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但同时应该配以正常的摘牌退市制度,并放宽对企业IPO的行政控制。
 其实,已有许多专家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有专家指出,去年开始实施的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之所以还没有取得完全令人满意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退市制度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壳”公司死而不僵,ST、*ST公司股价高企在扭曲二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同时,也直接破坏了一级市场定价机制的有效性。对此,创业板拒绝保“壳”式重组、直接退市的做法值得借鉴。

 胡汝银表示,在国外成熟市场,这种保“壳”式重组是极其少见的,因为符合条件的公司可以较容易地直接上市,没有必要走所谓“借壳上市”的路子。因此,他进一步建议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取消IPO的行政控制,实行更为市场化的IPO制度,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自由地上市,从而使所谓“壳”资源失去价值,减少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企业有了阳关大道可走,就没必要去走那个独木桥了。”他说。


患难与共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3237
精华: 15
发帖: 763
在线时间: 638(时)
注册时间: 2010-02-24
最后登录: 2015-02-09
沙发  发表于: 2010-05-21   
特好消息
股海虾米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311
精华: 2
发帖: 8514
在线时间: 3334(时)
注册时间: 2007-03-27
最后登录: 2020-07-14
板凳  发表于: 2010-05-21   
改来改去始终不变的目的就两个字:圈钱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地板  发表于: 2010-05-21   
这篇文章是为圈钱利益集团代言的,其核心意思就是两条:
1,放开ipo,对ipo不要审的那么严,好让利益集团放开了搞包装上市!
2,放开了退市,对于被利益集团掏空的公司不要救,好让利益集团更痛快地残害中小股民!
德创智信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4楼  发表于: 2010-05-21   
驱钱至拉圾“绩优”股,解套权贵集团

放点风股市大跌,放点风股市大涨,嘿嘿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5楼  发表于: 2010-05-21   
尚福林主席说:10多年来,资本市场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补充了资金,完善了治理结构。

尚福林主席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资本市场拯救了国有企业, (2008年11月25日证券日报报导:“尚福林:建设现代化中国离不开强大的资本市场”)

2002年12月5日尚福林主席强调说,流通股股东本来就应该是上市公司乃至市场的主人,本来就应该是与非流通股股东有公平权利的群体。但是他们的地位实际上是弱势,所以流通股股东必须是证券市场的重点保护对象。

尚福林主席说:现在市场经济时代则说买国债“功在国家、利在个人”;那么进入股市有什么目的不高尚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进入市场的目的就是赚钱。搞工厂、办银行都要赚钱才行,不是不高尚。在股市投资,同样是“功在国家、利在个人”,没有什么不光彩,都是光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者。(在2005年8月19日一次专家总结会上说)。

尚福林主席特别强调说:“流通股股东的地位实际上是弱势,所以流通股股东必须是证券市场的重点保护对象”(在2005年8月19日一次专家总结会上说)。

尚福林说: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的资产,直接损害公司利益和其他股东利益,这种情况如不严厉禁止,投资者就不敢投资于上市公司,没有了投资者也就没有了资本市场。因此,“清欠解保”是资本市场正本清源、加强市场基础建设的又一项重要工作。(2006年7月7日尚福林在证券期货行业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尚福林2009年1月14日指出,2009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证券期货监管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条主线,继续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强化功能,改进监管,更加突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加突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突出完善市场结构,更加突出改革创新力度,更加突出维护市场“三公”原则,努力使各项措施更加有助于维护和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形成市场稳定运行的体制机制,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ls2125311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33345
精华: 0
发帖: 2565
在线时间: 951(时)
注册时间: 2010-02-25
最后登录: 2016-08-31
6楼  发表于: 2010-05-21   
引用
引用第3楼霰瓣孤悯于2010-05-21 09:13发表的 :
这篇文章是为圈钱利益集团代言的,其核心意思就是两条:
1,放开ipo,对ipo不要审的那么严,好让利益集团放开了搞包装上市!
2,放开了退市,对于被利益集团掏空的公司不要救,好让利益集团更痛快地残害中小股民!

说得对,这些利益集团雇用枪手,到处大造舆论,以达到他们的目的.目的达到后,他们就可以东拼西拼,包装好上市,来这个市场抢钱.至于以后变成垃圾,股民的损失他们是不管的,强盗们抢了钱逍遥自在,受骗股民受灾.
飞黄腾达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8925
精华: 21
发帖: 994
在线时间: 603(时)
注册时间: 2009-05-16
最后登录: 2012-02-04
7楼  发表于: 2010-05-21   
大家还记得尚福0在年初工作会讲话中的一个要点吗?大概意思是“重大政策出台前先进行媒体吹风”,希望这个东东出来后不会对老三板的重组形成阻碍!
霰瓣孤悯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13
精华: 43
发帖: 4057
在线时间: 7111(时)
注册时间: 2007-01-21
最后登录: 2019-06-28
8楼  发表于: 2010-05-21   
引用
引用第7楼飞黄腾达于2010-05-21 21:24发表的 :
大家还记得尚福0在年初工作会讲话中的一个要点吗?大概意思是“重大政策出台前先进行媒体吹风”,希望这个东东出来后不会对老三板的重组形成阻碍!

我们一定要把这股歪风邪气堵住,不然中国证券市场后患无穷!
德创智信
qyan168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24248
精华: 94
发帖: 3804
在线时间: 2372(时)
注册时间: 2009-10-11
最后登录: 2018-10-11
9楼  发表于: 2010-05-22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qyan168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24248
精华: 94
发帖: 3804
在线时间: 2372(时)
注册时间: 2009-10-11
最后登录: 2018-10-11
10楼  发表于: 2010-05-22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qyan168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24248
精华: 94
发帖: 3804
在线时间: 2372(时)
注册时间: 2009-10-11
最后登录: 2018-10-11
11楼  发表于: 2010-05-22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qyan168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24248
精华: 94
发帖: 3804
在线时间: 2372(时)
注册时间: 2009-10-11
最后登录: 2018-10-11
12楼  发表于: 2010-05-22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