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用户名
Email
密 码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找回密码
高级
我的快捷通道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下拉
注册
用户名
Email
安全问题
无安全问题
我爸爸的出生地
我妈妈的出生地
我的小学校名
我的中学校名
我最喜欢的运动
我最喜欢的歌曲
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颜色
自定义问题
您的答案
■green
■orange
■wind
■red
■purple
金田A/金田B 400016/420016
信联 400042
长兴 400043
大菲 400046
花雕 400049
龙科 400048
隐藏
快速浏览
三板综合论坛
综合信息
维权信息
政策法规
学术研讨
老三板研究中心
第二板块
高手论市
荐股擂台
特区版块
挚友书斋
新三板/区域市场
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个股论坛
834019 大自然
400002长白
400005海国实
400006京中兴
400007华凯
400009广建
400010鹫峰
400013港岳
主板退市个股论坛
水仙A/水仙B 400008/420008
中浩A/中浩B 400011/420011
粤金曼 400012
金田A/金田B 400016/420016
国嘉 400017
银化 400018
九州 400019
五环 400020
华夏(鞍一工) 400021
海洋 400022
南洋 400023
宏业 400025
中侨 400026
生态 400027
金马(鑫光) 400028
汇集 400029
北科 400030
鞍合成 400031
石化A/石化B 400032/420032
斯达 400033
比特 400035
天创(环保) 400036
达尔曼 400037
汇绿 400038
华圣 400039
中川 400040
数码 400041
信联 400042
长兴 400043
哈慈 400044
猴王 400045
大菲 400046
龙科 400048
花雕 400049
龙涤 400050
精密 400051
龙昌 400052
佳纸 400053
托普 400054
国瓷 400055
金荔 400056
联谊 400057
创智 400059
高能 400060
长油 400061
二重 400062
国恒 400064
大洋B/本实B/武锅B 420047/420058/420063
休闲论坛
休闲娱乐
你顶我顶大家顶!
证券软件
电脑软件
»
政策法规
»
刘纪鹏 三板市场回顾与展望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刘纪鹏 三板市场回顾与展望
使用道具┊
复制链接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楼主
发表于: 2010-06-01
倒序阅读
┊
只看楼主
┊
小
中
大
刘纪鹏 三板市场回顾与展望
三板市场回顾与展望
一、问题的提出
以
1991
年底成立的上交所、
1992
年初成立的深交所为标志,迄今中国证券业已走过了十年历程。十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上市公司从少到多,已发展了
1200
家上市公司,成功地为国民经济及其发展筹得近万亿资金,上市公司总股本达
5000
多亿股,股票市值高达
40000
多亿,占
GDP
比重近
50
%
.
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但就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而言,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达到
1000
家所用时间,伦敦交易所用了
190
年,纽约交易所用了
165
年,东京交易所用了
98
年,而我国的深沪交易所只用了不到
10
年,其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堪称资本市场的奇迹。
综上所述,如果说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以追求规模和总量为特征,遗留了若干问题的话,那么第二个十年必然要从解决这些遗留问题
出发
,在规模的基础上完成
规范,在总量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其一,股本结构的调整和规范问题,主要是指以国家股、法人股为主的非流通股如何尽快实现可流通。其二,中国股市组织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培育以交易所和场外交易相结合的资本市场结构,大力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资本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典型的新兴资本市场,转轨特征明显,一是对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的惯性依赖性强,喜欢政策导市;二是盲目全盘照抄西方。这两个特征在中国股市结构的布局上,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前者是希望用计划手段搞一个大一统的股票交易所,赶超世界一流;后者则简单看到西方股票交易所合并的趋势,只重结果不看过程,没有看到西方交易所合并的趋势是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产生的。
这直接导致我国股市布局的政策只搞“精品店”,不搞“百货店”。而“精品店”也越来越倾向于只搞一家。这导致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使得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成为一句空话。其次,行政垄断导致上市公司质量低劣。只有一个“精品店”,必卖假货无疑。二、培育三板市场的意义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的意义重大:
(一)中国庞大的企业数量和规模特征各异的企业群体的并存的现实决定了多元化、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的并存。中国现有企业数量高达1000多万家,既有大型企业,也有中小型企业,其中,仅小型企业就占了近800万家;既有从事加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企业,也有从事高科技开发的新新企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人企业,又有公司企业、合伙企业、独资企业。无论从中国企业的数量上看,还是从企业形态的复杂程度上看,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和最复杂的“迷宫”。
目前中国的企业正在从按所有制分类的组织方式向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产权清晰的法律组织形态过渡,并在此基础上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实现产权的流动性。而这一进程,只能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中国的企业组织模式和形态是多元的,这决定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体系也必须是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
随着中国前二十年改革的完成,我们已经逐渐从重国有轻民营、重大轻小、重管理轻产权的微观改革中走出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开创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开始逐渐成熟。
(二)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打破现有大一统的垄断模式,最终实现来自竞争的规范和繁荣。
如果把上市公司当作证券业的产品的话,那么制造这一产品的两大环节――证券公司的承销环节和交易所的上市环节,都应引入竞争机制。
中国资本市场在大一统的模式下,无论是在额度指标审批制上,还是对国有企业特殊政策照顾上,均以行政审批、计划手段来实现。不尊重市场规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势必导致造假、腐败和低效,人们深恶痛绝的万恶之源正是来自于行政性垄断。
因此,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垄断问题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资本市场本身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他只能获得来自竞争的繁荣。
正视中国证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从交易所环节开始倡导打破垄断。一定不能急于搞大一统的交易所。尽管国际上公司制的证券交易所之间存在合并趋势,但我们不能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西方证券交易所的合并趋势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意志,而是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准则、以证券交易所公司的发展意愿最终从分散实现统一的。
从证券业打破垄断的理论出发,探讨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组织模式和布局,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资本市场体系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形成两个以场内交易为特征的交易所和若干个以场外交易为特征的柜台交易市场和自动报价系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场化发展方向的。
三板市场的推出,将从功能上弥补我国没有场外交易市场这一空白,这是事关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大问题。
(三)中小企业的大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生长点,但融资问题严重束缚中小企业的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是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其核心是企业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由此带动产业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但这是一场攻艰战,这场攻艰战只有寄希望于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大发展来“蚂蚁啃骨头”,能否打好民营、中小、高科技这三张牌,取决于对其直接融资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关键就是构造出具有能够实现投资人退出机制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
明年1月1日《中小企业法》将实施。要把建立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当做落实《中小企业法》的一个具体行动。
(四)是培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
截至2001年底,我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近8000家,这些企业绝大多数处于转型阶段,迫切需要股权融资加以支持。这种股权融资必须借助于资本市场。同时,近三年来,我国各种类型的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迅速发展。他们亟待向中小高科技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但其投资的前提是必须建立退出机制,这也有待于在资本市场上实现。
因此,开辟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将奠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
三、我国发展三板市场的回顾
近十年来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历程:
(一)场外交易市场的自由发展时期
1992年7月和1993年4月,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北京成立了以STAQ系统和NET系统为代表、主要从事定向募集公司中的法人股流通的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到1993年6月,两个系统共有挂牌流通定向募集股份公司法人股17支,会员公司近500家,开户的机构投资人近3.2万个,累计交易额为218亿元。其交易规则采用做市商制度。从1993年6月起,两个系统停止扩容。
1993年底,区域性的以为乡镇企业服务的淄博证券交易报价系统成立。截至到1997年前后,共有近50家中小型企业挂牌转让。
这是中国最早的以场外交易为特征的“两大一小”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
从1993年开始,全国各地还陆续成立了28家证券交易中心,主要从事全国数千家定向募集公司中内部职工股的柜台交易和过户转让。
从1994家开始,由于柜台交易受到限制,全国又陆续成立了190家各种各样的产权交易中心,这些交易中心既有从事房屋、土地、设备等实物形态拍卖功能的,也有从事高新技术和专利产品交易的,还有从事各种企业整体股权或部分股权转让的。在从事股权转让的产权交易行为中,逐步演变成净资产分割份额化并实施连续型挂牌转让的模式。如四川乐山产权交易中心。
上述从事场外交易行为的各种组织,事实上构成了中国三板市场的雏形。
1998年,由于对在中国发展场外交易市场认识上的不统一,以及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法律体系和组织体系,以致于同年颁发的国务院十号文决定对这些场外交易市场进行全面的清理。除上海保留了两家产权交易所外,其余全部关闭,退市摘牌企业达570多家。
(二)上海两家产权交易所特例独行时期
1998年全国范围内清理场外交易市场之后,上海的城乡产权交易所(以后更名为上海产权交易所)和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则被保留下来,并在1999年至今的三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两家目前都办理股权转让,并在全国各地发展会员。其中上海产权交易所目前是上海国资办所属的单位,实行企业化运作,2002年实现的交易额已达到800亿元;而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则是由上海国资办控股70%的企业法人,仅在2003年1-4月,就实现交易额445亿元。其中,国有资本结构调整项目成交153亿元,占成交总量的34.4%,比去年同期的36亿元增加325%,居全国产权市场之首。同时,上海市10多家非上市股份制公司已到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托管中心办理了股权委托管理手续,正在办理的有11家,有意向办理的30家,前来了解情况的近百家。
从目前中国将把现有企业存量股权资产向国外的金融投资人和战略投资人出售,并将掀起外资并购和重组国内企业的发展趋势看,这两家产权中心已成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新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再发展时期
从2000年起,随着我国把扶植民营、中小、高科技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必须加以大力扶持的基本国策的确立,中国的二板市场问题提上日程。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作为介于证券投资和长期投资,金融投资和战略投资的一种中间形态,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一些重点城市如深圳、北京中关村、西安、武汉陆续成立了一些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并从初期的技术产权交易向份额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转让过渡。由于深圳的二板市场迟迟未开,近一年来,这些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正越来越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大有发展成区域场外交易市场的趋势。
(四)股权托管中心
针对全国未上市的股份公司的代办股份过户转让,以成都、西安等地为代表,在1996年之后,陆续又成立了一些股权托管中心,主要从事大量改制而未上市的股份制企业的代办股份转让、企业增资扩股、委托分红派息、股权质押登记、查证咨询、信息披露等相关工作。以成都托管中心为例,目前实施股权托管企业145家,其中1994年以前成立的定向募集公司55家,1994年设立的股份公司78家,产权转股权改制的股份公司12家。总股本108亿,托管股份54亿,其中法人股24亿,自然人股30亿。这基本已构成了柜台交易的雏形。
(五)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2001年下半年,针对STAQ系统和NET系统关闭后退市摘牌企业的出路问题和深沪两个交易所市场PT企业的退市去向,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了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实施具体管理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俗称三板市场)。这一市场目前只能在申银万国等六家证券公司的300多个营业部进行交易,目前挂牌企业不足10家。今年8月,这一系统将实施根据公司的质量实行区别对待、分类转让的方式,好的企业可实行每周五次转让。
(六)结论
之一:中国目前的场外交易市场基本可分为“条条”模式和“块块”模式,其中依托六家证券公司开办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是“条条”模式,这是由于“两所两网”的退市企业的股东遍布全国,任一区域性的市场都不能担此重任所决定的。而产权交易中心、股权托管中心等市场则属于“块块”模式,他们主要是针对本地依公司法设立的股份公司、改制而无机会上市的股份公司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股份转让服务的。
之二:中国资本市场的十年发展史绝不仅仅是深沪交易所的历史,场外交易市场在我国的股份制改革中具有重大的现实需要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的经济现实中,它始终跃跃欲试,白市不开,必有黑市。对其堵是堵不住的,只能疏导。我们不能在摆脱了资本市场理论上的私有化恐惧之后,又陷入了从计划经济角度怕它扰乱金融秩序的窘境而一概封杀。
之三:场外交易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多元化、多层次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将为疏浚中国资本市场的瓶颈环节书写新的一页,在理论上为其正名、在实践中尽快加以发展和完善刻不容缓。
之四:三板市场建立的实质是调整中国资本市场建立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使资本市场承担中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重任。
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来说,现在不仅要完成发展的重任,到今天不得不面临众多的历史问题。这些历史问题使得我们在考虑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时候,既要把握资本市场作为一个金融概念的本身的特点,在其布点和培育上要兼顾中国的经济状况、地理的区位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交易所直接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使市场化的方向真正落到实处。中国资本市场十年的实践,我们现在面临诸多的压力,这些压力决定了三板市场以场外交易为代表的柜台交易和报价系统的发展是刻不容缓的。
四、三板市场与二板市场的关系
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资本市场体系应由两部分组成,其一,股票交易所,其二,场外交易市场;具体包括柜台交易和自动报价系统两种类型。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中二板和三板市场的出路与选择,不排除在未来的发展中把三板和二板统筹起来考虑,即合一模式。当然如果三板和二板各走各的路,互不搭界,即分离模式也是可以的。二者打的都是民营、中小、高科技企业的牌,但二板可以更注重融资功能,以增量扩张为主;三板强调转让功能,以存量规范为主。具体说有以下异同。
(一)二板和三板的不同之处
1、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无论从外国的历史角度看还是从中国的现实角度看,三板市场的典型形式是柜台交易,世界上各国股票交易的前身几乎都是从柜台交易搞起来的,因此,它既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初级形态,也是交易所(主板)史前产物。
二板市场则是发达国家股票交易所(主板)成立并发展100年-150年之后形成的市场。
因此,三板市场的提法并无现实意义,还是叫场外交易市场或柜台交易为宜。
2、功能不同
二板市场具有IPO功能,即在挂牌前可搞首次向公众募集;而三板挂牌企业不具IPO功能,即不在挂牌前搞首次向公众募集,而是以私募和定向募集的方式成立。仅是在挂牌后进行存量股份的交易转让,再融资功能也相对较弱。
3、交易方式不同
三板市场以柜台分散非连续型交易为主,二板市场以中央报价系统集中搓合和做市商制度的连续型交易为主。
4、流动性和价格波动不同
三板市场的流动性较差,价格波动小,投机率低;二板市场流动性强,价格波动大,投机率高。
5、监管手段不同
二板市场采用以信息披露为主的监管模式,它强调投资者风险自负,只要求信息披露充分,完全按市场化的发展方向由投资者自行判断。
三板市场则应强调以制定标准为主的监管模式,它应强调通过标准的完善保护投资人利益。
6、投资人不同
二板市场以机构投资人为主,三板市场以散户为主。
(二)二板和三板的相同之处
1、门槛都较低
二板市场通常采用低门槛的政策,例如,(1)不需要盈利,只要有两年营业记录即可;(2)无形资产比例不受限制;(3)上市后,发起人就可以转让股票。
三板市场则因在各项标准上,上不了主板市场,则只能在场外以柜台的形式做初级转让。
2、规模都较小
二板和三板挂牌企业相对来讲,规模都较小,他们主要都是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过户转让服务。
3、风险都较大
二板市场由于是建立在以信息披露为主的成熟监管体系上,他要求以机构投资人为主和投资人的判断素质较高,因此人为采用低门槛的政策。所以,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市场。
三板市场则由于只是进行股票挂牌交易和转让的初级市场,因此在这个市场上,企业规模小、流通性差,企业质量参差不齐,也决定了是一个风险较大的市场。
(三)结论
之一: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的提法并不准确。但从中国只有10年资本市场发展史,从资本市场的发展顺序来说,更应把初级形态的场外交易市场优先培育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三板市场更贴近于柜台交易的话,那么,发展三板市场更具现实意义。它对当前解决我国主板市场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和为那些已成立但不具上市条件的股份公司的股权转让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之二:以柜台交易为主的三板市场,由于没有IPO功能,只是进行存量股份公司的股权转让,因此,就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说,风险更小。在这个条件下,应该说在中国搞三板比二板更现实、更切合实际,三板不存在二板未来面临和将要发生的风险。
之三:三板市场和二板市场都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因此,他们应该定位为中小资本市场,与交易所的大资本市场相对。与其叫二板市场、三板市场,还不如叫中小资本市场。
之四: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多,不乏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所以,搞IPO准入的门槛不能太低,除了企业规模不能提高外,如IPO前股本达到1500万即可,其他标准都应提高。这就避免了二板市场高风险的特点,符合中国国情。
五、三板市场要实现的多元目标
所谓三板市场,是指非上市证券市场。最早是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如美国的OTCBB市场和英国的OFEX市场。它主要是针对新成立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和转让服务的市场。如人们习惯把美国的NASTAQ系统又叫做二板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分为三种类型:即全国市场、小资本市场和OTCBB市场。其中OTCBB市场采用实时报价的场外交易机制,而非自动报价交易,由6-7名证券商承担做市商的作用,在中间接盘和出盘,维持OTCBB挂牌公司的股票活跃和股价的稳定。由于这一市场不采用连续型的集中报价制度,每周的交易次数限定在二到三次,因此,流通性相对较低,信息披露面窄,风险也较大。但其上市的审批程序简单,所花费用也较低,因此,近年来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体系中,发展很快,引人关注。如果说我国新近开办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主要是针对STAQ和NET两个报价系统的退市企业和深沪交易所的PT退市企业的话,那么国外三板市场则主要是针对那些新兴的未上市企业的融资和交易。
因此,从三板市场是指非上市证券市场这一基本定义出发,我国的股份代办转让系统(三板市场)不应局限于“垃圾桶”和“回造炉”的功能,还应包括将要上市公司的“摇篮”和培育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
中国三板市场的建立,不能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仅考虑退市企业的“垃圾桶”因素,必须进行系统规化。具体说,应该考虑以下六个内容。
(一)定向募集公司股份的转让
作为股份制试点,中国在90年代初由体改系统审批了6000多家定向募集公司。以后随着证监会的成立,体改委不再管股份制的审批,但证监会也不管非上市的股份公司。这使得定向募集公司处于三不管地带。由于没有流通性,也没有场所进行监管,所以这些公司很多都出了问题。今天,这些公司有些已经消亡了,有些仍然存在,只是由于上市指标的紧张,他们没有上市的机会。这些公司当时定向募集的股份有些也流到了社会上,对于这些股份的转让应该考虑到有一个场所。
(二)地方交易中心退市的企业
98年十号文颁布前,各地产权交易中心,包括柜台交易、报价系统、证券交易中心,有574家企业在地方市场挂牌。这些中心关闭后,挂牌企业被摘牌,目前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必须考虑这些企业曾经挂牌的历史事实,保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政策的连续性。
(三)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青睐的高科技企业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孵化高科技企业的机制。股权融资是决定高科技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必须要根据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的特点给其找到退出机制。因此,这一个资本市场至关重要。
(四)交易所和STAQs系统、NET系统的退市企业。即目前的股份代办系统,解决“垃圾桶”问题。
(五)给申请到主板上市的企业提供一个孵化培育、监管辅导的场所,发挥摇篮的作用。
(六)新成立的股份公司又不具备在交易所上市的条件的股份的代办转让。
这一市场的最大特点是承担存量股份的转让功能,而没有IPO功能。因此,应该先从解决遗留问题入手,再考虑未来发展。先把已经形成的股份公司的股份转让解决,减轻主板市场的上市压力。
当然,在培育和发展这一资本市场时,必须要综合系统地考虑这一市场要解决哪一方面的问题。这一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体系递进上市的第一环节,也是递退下市的最后一个环节。三板市场应该是我国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上述六个方面是我们在考虑建立场外交易时必须兼顾的,而不应该简单的就两个系统和交易所退市企业做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组织安排。
六、三板市场的“条条”模式和“块块”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今天发展三板市场比培育二板市场更重要。这个市场以场外交易为特征、以为中小企业服务为己任,是典型的中小资本市场。在发展模式上,可考虑“条条”模式和“块块”模式相结合,增量股份募集和存量股权转让并存的特点。
所谓“条条”模式即借助目前在六家证券公司,300个营业部,依托中央登记公司和深交所的结算系统的“条条”市场,还应该尽量包容现有深交所正在筹组中二板市场的特点,来形成“条条”的场外交易市场。
这是因为:1、两所两网的退下来的企业股东分布全国,大型证券公司业务网点多,分布面广,而深圳交易所的结算及中央登记系统技术手段先进,设施完善。而区域性的三板市场是难以承担这样的重任的。形成从退市企业股票的特别转让入手,为我国三板市场的形成探索经验;以自动报价和中央搓合为主的、依托深交所的“条条”的三板市场(今后可以考虑连续*****易)。
2、兼顾目前二板市场的特点,带有IPO功能、能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上市直接服务的创业板市场,但门槛应相对较高。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的STAQ系统采用的是二板市场与三板市场合一的模式。
但仅有“条条”模式的三板市场是不够的,必须在大区或重点城市培育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以解决当地的定向募集公司、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
所谓“块块”模式即在目前北京中关村、上海、深圳、西安、武汉、重庆、沈阳已成立的产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形成以区域性为主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柜台交易市场,使这些地区的产权交易从使用价值的物权形态向价值形态的股权转让过渡,并使之逐步形成“区域性的、以场外柜台交易”为主要方式的三板市场。
这一市场要优先考虑全国各地几十个产权交易中心和地方报价系统退下来的570家企业,再加上有条件符合标准的定向募集公司和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挂牌之前没有IPO融资功能,只解决其股份转让功能。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市场不能全国只搞一家。
今后时机成熟时,区域的三板市场再行联网,甚至再考虑和“条条”为主的报价系统再联,最终看发展。
七、三板市场的组织与监管
证监会是中国资本市场证券管理的最高监管机构,其不仅应对两个交易所实施监管,而且应对凡是涉及到股权形态融资、转让和股权资本交易流通的行为,都应该履行监管职责。因此,在监管体制上,目前除应健全完善对交易所的监管外,还应从组织体制和政策法规方面建立对场外交易市场监管的功能。
就交易所的组织体制来说,应逐步向公司制发展,要摆脱现在股票交易所不像政府机构、不像事业单位、不像会员制法人实体这样一个“三不像”的属性,今天调整起来十分困难。正因如此,并借鉴国际交易所公司制的规范做法,我们要建立的场外交易市场,应从筹建之日起,就考虑建立以公司制为基础、并由中国证券业协会来实施对场外交易市场具体进行行业管理的体制架构。
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最终形成以中国证监会宏观上制定股份交易转让和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政策和规则,监管并严惩违规行为;中国证券业协会则负责制定具体的交易规则并参与市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具体指导并参与各地场外交易市场的开办;各场外交易市场则以公司模式的治理结构进行管理。最终形成有统有分的三级管理的组织与监管模式。
八、走出两个误区
(一)“精品店”还没搞好,就搞“百货店”的误区。
在当前中国深沪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造假,出了一些问题,在监管上经验欠缺的现实,人们对于中国现在就发展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还存在种种认识上的分歧,一些人认为“精品店”还没办好,为什么还要办“百货店”?也有人认为既然已经有了“精品店”,干嘛还要“百货店”?
我认为,“精品店”之所以卖假货,恰恰在于全国只有“精品店”,甚至只有一家“精品店”,而没有“百货店”。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系统的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由于我国企业数量大,规模各异,如果千军万马都走独木桥,这座独木桥必然不堪重负。如果只有“独家店”,必然产生垄断带来的假货、腐败和低效。
因此,要打破中国资本市场严重馈乏的“瓶颈”制约,就必须走出这一误区,看到资本市场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和规范,必须以竞争为基石。因此,尽快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是正确的发展思路。
要让两个交易所主板市场这个“宝塔尖”质量高,发展快,必须建好“条条”和“块块”模式的场外交易市场这个“塔基”。“精品店”和“百货店”都要发展。
开通三板市场是杜绝“精品店”假货的重要手段。通过竞争,提高“精品店”主板市场的质量,必然会促进两个交易所的规范发展。
(二)场外交易市场会“分流主板市场资金”的误区
早在当初STAQ系统和NET系统成立时,有人就担心会分流两个交易所的资金。
首先,现在交易所的萎缩并不是在于谁给他的分流,中国的储蓄有8万亿,中国股民的资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次,资金的分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哪个市场上市公司质量高,给股民的投资回报好,资金就会往哪儿去。如果你明明买的是假货,别的店还不许开,只能在你这儿买卖,肯定就越来越萎缩。中国股市目前供求双方的资源都是充足的,一个是上市企业本身――需求方,一个是资金的供应――供应方,这些资源没有加入到资本市场里来是因为都与政策密切相关,如果我们的政策能够对路,市场能够健康规范的发展,凭中国人的智慧和性格,是会踊跃投入到中国资本市场上来的。
如果现在就开始考虑一种成熟和饱和状态下由于担心资金分流搞主板市场的垄断,而不是靠在竞争中提高主板的质量吸引投资人入市,这是两个交易所目前问题较多且不能自拔的根源所在。
所以,要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三板的开通不是简单的在一个固定化的资金的条件下,与交易所进行竞争,而是三板的开通将使得主板压力减轻,使得主板在竞争中质量提高,争得投资人的青睐,自然能引来大量的资金,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首都经贸大学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纪鹏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沙发
发表于: 2010-06-01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三板公司好好干,咱们就是要和主板公司竞争;到时候就是主板请咱们转板咱还得想想去不去呢。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板凳
发表于: 2010-06-01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四)交易所和STAQs系统、NET系统的退市企业。即目前的股份代办系统,解决“垃圾桶”问题。
针对两网的,一带而过,无法明示。
因为刘纪鹏先生知道惹不起他们,现在揭谁谁都在;之所以轻描淡写躲过去!
xiaocaobeihei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大飞小飞啊飞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15111
精华:
0
发帖:
437
在线时间: 3620(时)
注册时间:
2008-11-07
最后登录:
2013-03-29
地板
发表于: 2010-06-01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刘纪鹏的这篇文章都发表了十年了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股海拾贝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12647
精华:
76
发帖:
2696
在线时间: 3876(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17-11-17
4楼
发表于: 2010-06-01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客观地总结过去,科学展望未来,让我们的资本市场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走得更好。
妥善解决三板历史遗留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王敏超
威望
+2
2010-06-01
优秀文章
隐藏评分记录
走啊走,走啊走,依依离别家乡柳。披星戴月饮风露,苦海无边甘承受,人生贵在有追求,哪怕脚下路悠悠。走啊走,走啊走----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患难与共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3237
精华:
15
发帖:
763
在线时间: 638(时)
注册时间:
2010-02-24
最后登录:
2015-02-09
5楼
发表于: 2010-06-01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妥善解决三板历史遗留问题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hch919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3028
精华:
1
发帖:
310
在线时间: 516(时)
注册时间:
2007-12-16
最后登录:
2017-05-29
6楼
发表于: 2010-06-01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这篇文章是老调重谈,是想把老三板永远定在证邪会的邪恶管理之中,不能融资,谁还愿来三板,不能转板,谁来重组三板.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ls2125311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33345
精华:
0
发帖:
2565
在线时间: 951(时)
注册时间:
2010-02-25
最后登录:
2016-08-31
7楼
发表于: 2010-06-02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三板目前急需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扩大网点,要让沪深交易所全部券商都有经营业务.二,实行即时交易,只有实行全天候即时交易,才能吸引资金,活跃市场.这两点解决了,三板才能有发展.
回复
引用
举报
顶端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政策法规
描述
快速回复
限 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进入高级模式
加粗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插入链接
图片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