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三板苦民,我们向他学习。
上复林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7116
精华: 0
发帖: 64
在线时间: 31(时)
注册时间: 2010-04-25
最后登录: 2014-04-08
楼主  发表于: 2010-06-09   

三板苦民,我们向他学习。

村民自制*****轰拆迁队续:留遗书让儿子继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04:44  新京报
6月8日,杨友德称自己只想要按政策该得的补偿。本报记者 吴江 摄

6月8日,杨友德爬上自己的“炮楼”,演示自制*****的使用方法。本报记者 吴江 摄

  在杨友德家周围,四处都贴满了标语,内容全部和*****有关。  56岁的杨友德,喜欢把*****叫战斗,或者说“打仗”。他说“打仗要有战争策略”。"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 setautoplay="function ()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 setpid="function ()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 resetparam="function () {     return eval(instance.CallFunction("" + __flash__argumentsToXML(arguments,0) + ""));  }">






















视频:村民自制*****轰退拆迁队 自称非钉子户 来源:江西电视台《新闻早报》   在他的家里,摆着物权法和一本厚厚的法律政策全书。很多条款,他能全文背下来。
  为了留下证据,他和村里负责人的谈判,他都会记下要点。而他说,他最核心的证据是“法律政策”。
  他喜欢用*****、话语权、平台,这样的词语。
  他会说*****比生命还重要。当他的妻子说,害怕报复时,他吼了她一句,“什么时候了,还考虑这个”。
  他说他妻子动不动就哭,就担心。5月25日,用*****“开始打”施工队之前,妻子浑身发抖。他说不要怕。他的亲戚们都作为他的帮手,负责打110求助。他说到现在只有他一个人拿烟花打过仗,他不想连累亲戚。
  他已经能很精确地使用礼炮,100米怎么打,80米怎么打。包括不同的礼炮会有怎样不同的射程。他说这些都是练出来的。
  当他站在吊楼上,演示他如何对付来施工的队伍时,他说,有时候站在那上面,他也发抖。他不知道接下来的是什么。
  是自己被拉下来,是伤了别人坐牢,还是房子和土地都被推平———在后果出现之前,他说“我只能拼了”。
  我不要消极抵抗
  新京报:什么时候决定造这个*****来保护房屋?
  杨友德:2009年12月份,他们通知我说要强拆我的房屋和土地,我才想到了这个办法。
  新京报:为什么会采用这样的办法?
  杨友德:对于强拆,我看到很多人用消极的抵抗办法。比如往自己或家人身上浇汽油,把家人烧死。我不愿这么干。我觉得这是不相信*****的表现。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不想伤害自己。
  而且我相信是下层瞎搞,上层是光明的。所以我不会烧死自己。
  新京报:你觉得他们是消极抵抗,你呢?
  杨友德:我觉得他们是不负责任的,受害的是家人。我听了他们的经历之后,很难受。我不是消极的,我曾经想到过死。但是我死,必然是他杀,我不会杀我自己。
  外面强拆死亡的人,都是被拆迁人。轮到我身临其境的时候,我也在想这个问题。第一我不想死。不想死,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个办法是逼出来的。
  新京报:怎么会想到用礼炮?
  杨友德:我们这个家庭兄弟六个,没有进公安局的犯罪记录,我们是守法的公民。有些事情太违法的,不敢干。烟花,我估计还打不死人。
  我们既要守法,又要保护自己,就要会想办法,看到利害关系。这个火炮不指望保护,只是推迟的作用。起码有了烟花,他们不敢和我争,我是在争取时间打110。
  新京报:想这个花了多长时间?
  杨友德:就几天时间就想出来了。虽然我是个农民,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办法。礼炮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有情的时候是为了欢迎,有气的时候是用来对付。
  他们强大,我们弱小
  新京报:你觉得这个办法管用吗?
  杨友德:对这种拆迁,我希望用这个来阻止。虽然我把握不大,但这个指导思想比肢体接触好,肢体接触相当于送死。我也想过,如果我阻止不了,我也许就被打死了。为了这个我还写过遗书。
  新京报:遗书的内容是什么?
  杨友德:我的遗书是写给我儿子的。我告诉他,我死了之后,你不能可惜,不要管尸体。还是要依法*****,拿回我们应得的钱。
  新京报:写遗书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杨友德:我是为了防止万一。人到了50多岁,也看了很多事情,想好也要想坏。遗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新京报:你说让他依法*****,你觉得自己现在是在依法*****吗?
  杨友德:我这种方法,讲起来和国家的治安管理条例不符合。但我没有办法,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方法。
  新京报:为什么说是非常时期?
  杨友德:一个是他们强大,他们主动。我们弱小,我们被动。
  如果说他们一个月攻打一次,我们一个月都会提心吊胆,不能睡觉,不能生产。这种折磨,只有经过抗日战争的人才晓得那种恐怖。我们就生活在恐怖当中。
  新京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稍有不慎,会死人,这样就犯法了?
  杨友德:对。我想过。我想了如果犯法了,我就受法律制裁。我在受审判的时候,我仍然会揭露他们办事不公。到时候我起码有说话的机会,比自杀强。
  只想阻止他们
  新京报:那个吊楼有多高?
  杨友德:本来是三米,后来我为了对付他们,增加了五米,有八米高。
  新京报:那么高是为了瞭望吗?
  杨友德:不仅仅是为了瞭望。最重要的是,他不能轻易把我从高空打下来。我在高空有砖头,有石灰,也有烟花礼炮,居高临下,可以抵抗。
  新京报:有几箱烟花?
  杨友德:两箱,48响。在房子里我还准备了一箱。如果我被控制住,我的亲兄弟来了可以拿起来和他们打。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