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23名证监会官员下岗后,干了些什么?
井岗山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9438
精华: 5
发帖: 234
在线时间: 3(时)
注册时间: 2010-06-05
最后登录: 2010-10-13
楼主  发表于: 2010-07-05   

23名证监会官员下岗后,干了些什么?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王敏超 执行加亮操作(2010-07-07)
         退休了,就到企业去做个高管,这成了当前不少中国官员“颐养天年”的方式。曾经担任多家上市公司律师顾问的陈先生对《投资者报》表示,此类“官员下凡”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在证监会系统表现得尤为突出。
  据陈律师介绍,证监官员退休后最喜欢的去处是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企业都在证监会管辖范围内,业务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这些官员或多或少都能为企业带来一些特殊关系和好处”,企业当然乐意供养这么一个大有用处的“闲人”。
  事实印证了陈律师的看法。《投资者报》对A股所有上市公司高管进行筛查后发现,目前,有34家上市公司聘请23名前证监会官员担任高管。
  从科员到局长
  在这23名担任上市公司高管的前证监官员中,官位最高的是局级干部,一共有3人,官职最小的是科员,共1人,其余19名多为处级干部。
  三名局级官员分别是担任阳光城独立董事的魏书松、担任中体产业独立董事的罗智扬,以及担任江中药业独立董事的何渭滨。
  上市公司任职资料显示,1944年出生的魏书松此前担任福建省证监局局长,并曾任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财务处副处长、哈尔滨市政府财政局副局长、审计局局长、体改委主任兼哈尔滨市证券办主任等职。1999年6月调往证监会任福州特派办主任,2004 年初任巡视员,当年退休后,开始担任阳光城的独立董事。
  另一名局级干部是年届花甲的罗智扬,曾是天津市证监局的正局级官员,而且,其丰富的任职经历多与上市公司业务相关。此人自1986年9月至1988年6月任天津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科员 ,之后升为副处长,四年后为处长。自1996年至1999年任天津市证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1999年2006年任天津证监局副局长,2006年3月开始担任天津证监局正局级巡视员兼党委委员。2008年7月开始任中体产业独立董事。
  第三位前局级干部是何渭滨,此前担任中国证监会江西监局副局长。此人64岁,曾于1984年1月至1993年7月任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之后到江西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先后任处长、副主任。1998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任江西证监局副局长。2007年刚刚退休,2008年7月便担任江中药业独立董事。
  23名“下凡”官员中,官职最小的是担任大成股份独立董事的王廷山,此前是山东证监局公司监管一处的一名科员。此人也是23人中年龄最小的一员,1996年7月才参加工作,曾任山东经济学院会计系教师,后分别在山东证监局稽查处、案件审理执行处、调查二处和上市公司监管一处工作。2008年4月才取得深交所颁发的独立董事资格证书,2009年6月就开始担任大成股份独立董事。
  其他约19名官员大多是各地证监局相关部门的处级干部。其中有两位曾任证监会下属部门主任,一位是任中国银行非执行董事的张景华,之前任证监会上市公司部主任;另一位是三友化工独立董事宋淑艾,此前是证监会行政事务中心主任。、
  另有三位曾经是证监系统部门副主任,分别是顺发恒业独立董事陶久华、太钢不锈独立董事林义相和东风汽车监事崔中泽。资料显示,陶久华此前任浙江证监局副主任,林义相曾是证监会研究信息部副主任,崔中泽是证监会长沙特派办副主任。
  除此之外,其余14名前证监官员中,有11名此前是处长,3名是副处长。
  四大乱象
  “既要极大地尊重他们,但不能过于张扬,既要让其发挥攻官的作用,却又不能让其担任要职。”浙东台州一家上市公司的中层人员用“像神一样供着”向《投资者报》描述上市对待前证监官员的态度。
  事实上,这些前证监官员“下凡”到上市公司后,由于多半是虚职,加上这些人此前都是监督上市公司的“婆家”,因此在角扮演上的确有些尴尬或不好处理。正是这层独特的“人神关系”,使得前证监官员“下凡”到上市公司后出现了一些乱象。
  乱像之一是一人多职。比如前福建省证监局局长魏书松不但担任阳光城的独立董事,今年还在刚刚上市的星网锐捷中担任独立董事。
  同时任职最多的是罗智扬、徐铁君和何渭滨3人。资料显示,罗智扬除担任中体产业独立董事外,还同时在天津另外两家上市公司津滨发展和天药股份中任职。徐铁君也同时在三家上市公司中江地产、吉林化纤和东北证券中任独立董事。
  何渭滨也一人三职,既在江中药业和*ST鑫新任独立董事,同时兼担任诚志股份董事职位。另外还有赵树元、杨汉刚等几位前证监系统的处长同时在两家上市公司中任独立董事。
  乱像之二是职位五花八门。尽管多数前官员都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上述台州上市公司内部人士也坦言,给官员安排独立董事一职是最妥当的职位,但在上述34家公司中,除了23家属于前官员担任独立董事的情况外,另外数家给前证监官员安排的职位则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奇怪。
  光大证券给前证监会法律部处长陈岚安排的职位是“合规总监”;罗智扬在天药股份担任的职位是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此前在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任处长的冯戎,到宏源证券后担任战略委员会主任。
  也有到上市公司后职位较高的前证监官员。比如原来在证监会上市部信息披露处任副处长的孙议政到招商证券后就担任副总裁;原来在四川证监局任处长的牟跃到宏达股份后任董事;原浙江证监局上市公司处处长邵少敏到广宇集团后也任公司董事。
  乱象之三是改换名字在不同上市公司任不同职务。鄂武商A的独立董事崔忠泽就属此类。公开资料显示,此人1946年生,历任武汉市体改委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企业改革处副处长、处长、武汉市证管办副主任、中国证监会长沙特派办副主任、中国证监会武汉证管办助理巡视员、湖北证监局助理巡视员。于2007年12月17日担任鄂武商A的独立董事。
  蹊跷的是,此人出现在另一家上市公司东风汽车的高管名单中时,名字变成了崔中泽,2007年9月27日开始任东风汽车监事。从东风汽车公开的高管资料看,此人与上述崔忠泽的从业经历和年龄完全相符,实属同一人。
  《投资者报》就此致电两家公司,鄂武商A表示崔忠泽的资料没有错,东风汽车却回避这一问题,表示一切文字资料均以披露情况为准。目前,记者尚未联系到崔本人,但网上资料多以崔忠泽名字出现。
  乱象之四是部分前官员否认曾经的独立董事身份。比如中国证监会长春证券监管特派员办事处法规稽查处处长冯淑华就曾任吉林制药的独立董事,在职期间,冯淑华的政府公职是“现拟离休”。但2009年《投资者报》记者曾拨通冯淑华电话,冯表示自己已经退休,并否认了她担任过吉林制药独立董事这段经历。事实上,冯淑华目前还担任欧亚集团独立董事。
  除了利益,还是利益
  “证监会作为上市公司的监管方面,无论在行政级别上还是业务上,与上市公司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曾经的证监官员转而投靠上市公司,背后除了利益,还是利益”,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司治理专家日前对《投资者报》表示。
  该人士认为,一方面,证监官员可为上市公司架起关系纽带,另一方面,上市可以支付薪酬给前官员,“两者是周瑜打黄盖的关系”。 要了解前证监官员为上市公司带来什么,看看吉林制约和独立董事的关系即可。
  早在2005年、2006年连续亏损后,面临退市风险的吉林制药在2007年突然盈利。张守斌努力保住了吉林制药的最后一点希望,并开始了他的行动。据一位接近张守斌的知情人士此前透露,2007年全年,张守斌频繁前往北京,与中国证监会的某位人士接触频繁,连全国的销售市场都顾不上了。张守斌当时曾对那名人士说:“我们公司股价就全靠你了。”
  尽管《投资者报》对这一问题没有获得证实。但另一个见诸公告的事实是,张守斌曾前后聘请两位提前退休的监管官员担任吉林制药的独立董事。一名是长春证券监管特派员办事处法规稽查处处长冯淑华,冯淑华之后,同样是负责监管职务的徐铁君担任吉林制药的独立董事。徐曾任吉林省证管办处长,吉林证监局某处处长,并任东北证券独立董事。
  巧合的是,冯淑华和徐铁君都曾任职吉林省体改委,吉林制药的大部分交易又都是在东北证券完成的。对此,吉林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处处长李立国此前向《投资者报》表示,这与现在的政策法规没有冲突,他们是自愿选择。


井岗山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9438
精华: 5
发帖: 234
在线时间: 3(时)
注册时间: 2010-06-05
最后登录: 2010-10-13
沙发  发表于: 2010-07-05   
跳梁小丑的爪牙,牛鬼蛇神的胜宴
23名前证监会官员“下凡”34公司任高管

投资者报》记者 赖智慧
退休了,就到企业去做个高管,这成了当前不少中国官员“颐养天年”的方式。曾经担任多家上市公司律师顾问的陈先生对《投资者报》表示,此类“官员下凡”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在证监会系统表现得尤为突出。
据陈律师介绍,证监官员退休后最喜欢的去处是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企业都在证监会管辖范围内,业务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这些官员或多或少都能为企业带来一些特殊关系和好处”,企业当然乐意供养这么一个大有用处的“闲人”。
事实印证了陈律师的看法。《投资者报》对A股所有上市公司高管进行筛查后发现,目前,有34家上市公司聘请23名前证监会官员担任高管。
从科员到局长
在这23名担任上市公司高管的前证监官员中,官位最高的是局级干部,一共有3人,官职最小的是科员,共1人,其余19名多为处级干部。
三名局级官员分别是担任阳光城独立董事的魏书松、担任中体产业)独立董事的罗智扬,以及担任江中药业)独立董事的何渭滨。
上市公司任职资料显示,1944年出生的魏书松此前担任福建省证监局局长,并曾任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财务处副处长、哈尔滨市政府财政局副局长、审计局局长、体改委主任兼哈尔滨市证券办主任等职。1999年6月调往证监会任福州特派办主任,2004 年初任巡视员,当年退休后,开始担任阳光城的独立董事。
另一名局级干部是年届花甲的罗智扬,曾是天津市证监局的正局级官员,而且,其丰富的任职经历多与上市公司业务相关。此人自1986年9月至1988年6月任天津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科员 ,之后升为副处长,四年后为处长。自1996年至1999年任天津市证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1999年2006年任天津证监局副局长,2006年3月开始担任天津证监局正局级巡视员兼党委委员。2008年7月开始任中体产业独立董事。
第三位前局级干部是何渭滨,此前担任中国证监会江西监局副局长。此人64岁,曾于1984年1月至1993年7月任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之后到江西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先后任处长、副主任。1998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任江西证监局副局长。2007年刚刚退休,2008年7月便担任江中药业独立董事。
23名“下凡”官员中,官职最小的是担任大成股份独立董事的王廷山,此前是山东证监局公司监管一处的一名科员。此人也是23人中年龄最小的一员,1996年7月才参加工作,曾任山东经济学院会计系教师,后分别在山东证监局稽查处、案件审理执行处、调查二处和上市公司监管一处工作。2008年4月才取得深交所颁发的独立董事资格证书,2009年6月就开始担任大成股份独立董事。
其他约19名官员大多是各地证监局相关部门的处级干部。其中有两位曾任证监会下属部门主任,一位是任中国银行非执行董事的张景华,之前任证监会上市公司部主任;另一位是三友化工独立董事宋淑艾,此前是证监会行政事务中心主任。、
另有三位曾经是证监系统部门副主任,分别是顺发恒业独立董事陶久华、太钢不锈独立董事林义相和东风汽车监事崔中泽。资料显示,陶久华此前任浙江证监局副主任,林义相曾是证监会研究信息部副主任,崔中泽是证监会长沙特派办副主任。
除此之外,其余14名前证监官员中,有11名此前是处长,3名是副处长。
四大乱象
“既要极大地尊重他们,但不能过于张扬,既要让其发挥攻官的作用,却又不能让其担任要职。”浙东台州一家上市公司的中层人员用“像神一样供着”向《投资者报》描述上市对待前证监官员的态度。
事实上,这些前证监官员“下凡”到上市公司后,由于多半是虚职,加上这些人此前都是监督上市公司的“婆家”,因此在角扮演上的确有些尴尬或不好处理。正是这层独特的“人神关系”,使得前证监官员“下凡”到上市公司后出现了一些乱象。
乱像之一是一人多职。比如前福建省证监局局长魏书松不但担任阳光城的独立董事,今年还在刚刚上市的星网锐捷中担任独立董事。
同时任职最多的是罗智扬、徐铁君和何渭滨3人。资料显示,罗智扬除担任中体产业独立董事外,还同时在天津另外两家上市公司津滨发展天药股份中任职。徐铁君也同时在三家上市公司中江地产吉林化纤)和东北证券中任独立董事。
何渭滨也一人三职,既在江中药业)和*ST鑫海)任独立董事,同时兼担任诚志股份)董事职位。另外还有赵树元、杨汉刚等几位前证监系统的处长同时在两家上市公司中任独立董事。
乱像之二是职位五花八门。尽管多数前官员都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上述台州上市公司内部人士也坦言,给官员安排独立董事一职是最妥当的职位,但在上述34家公司中,除了23家属于前官员担任独立董事的情况外,另外数家给前证监官员安排的职位则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奇怪。
光大证券给前证监会法律部处长陈岚安排的职位是“合规总监”;罗智扬在天药股份担任的职位是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此前在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任处长的冯戎,到宏源证券后担任战略委员会主任。
也有到上市公司后职位较高的前证监官员。比如原来在证监会上市部信息披露处任副处长的孙议政到招商证券后就担任副总裁;原来在四川证监局任处长的牟跃到宏达股份后任董事;原浙江证监局上市公司处处长邵少敏到广宇集团)后也任公司董事。
乱象之三是改换名字在不同上市公司任不同职务。鄂武商A的独立董事崔忠泽就属此类。公开资料显示,此人1946年生,历任武汉市体改委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企业改革处副处长、处长、武汉市证管办副主任、中国证监会长沙特派办副主任、中国证监会武汉证管办助理巡视员、湖北证监局助理巡视员。于2007年12月17日担任鄂武商A的独立董事。
蹊跷的是,此人出现在另一家上市公司东风汽车的高管名单中时,名字变成了崔中泽,2007年9月27日开始任东风汽车监事。从东风汽车公开的高管资料看,此人与上述崔忠泽的从业经历和年龄完全相符,实属同一人。
《投资者报》就此致电两家公司,鄂武商A表示崔忠泽的资料没有错,东风汽车却回避这一问题,表示一切文字资料均以披露情况为准。目前,记者尚未联系到崔本人,但网上资料多以崔忠泽名字出现。
乱象之四是部分前官员否认曾经的独立董事身份。比如中国证监会长春证券监管特派员办事处法规稽查处处长冯淑华就曾任吉林制药的独立董事,在职期间,冯淑华的政府公职是“现拟离休”。但2009年《投资者报》记者曾拨通冯淑华电话,冯表示自己已经退休,并否认了她担任过吉林制药独立董事这段经历。事实上,冯淑华目前还担任欧亚集团独立董事。
除了利益,还是利益
“证监会作为上市公司的监管方面,无论在行政级别上还是业务上,与上市公司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曾经的证监官员转而投靠上市公司,背后除了利益,还是利益”,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司治理专家日前对《投资者报》表示。
该人士认为,一方面,证监官员可为上市公司架起关系纽带,另一方面,上市可以支付薪酬给前官员,“两者是周瑜打黄盖的关系”。 要了解前证监官员为上市公司带来什么,看看吉林制约和独立董事的关系即可。
早在2005年、2006年连续亏损后,面临退市风险的吉林制药在2007年突然盈利。张守斌努力保住了吉林制药的最后一点希望,并开始了他的行动。据一位接近张守斌的知情人士此前透露,2007年全年,张守斌频繁前往北京,与中国证监会的某位人士接触频繁,连全国的销售市场都顾不上了。张守斌当时曾对那名人士说:“我们公司股价就全靠你了。”
尽管《投资者报》对这一问题没有获得证实。但另一个见诸公告的事实是,张守斌曾前后聘请两位提前退休的监管官员担任吉林制药的独立董事。一名是长春证券监管特派员办事处法规稽查处处长冯淑华,冯淑华之后,同样是负责监管职务的徐铁君担任吉林制药的独立董事。徐曾任吉林省证管办处长,吉林证监局某处处长,并任东北证券独立董事。
巧合的是,冯淑华和徐铁君都曾任职吉林省体改委,吉林制药的大部分交易又都是在东北证券完成的。对此,吉林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处处长李立国此前向《投资者报》表示,这与现在的政策法规没有冲突,他们是自愿选择。
不谷拾贝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5650
精华: 0
发帖: 266
在线时间: 1089(时)
注册时间: 2009-10-28
最后登录: 2012-04-26
板凳  发表于: 2010-07-05   
怪不得失业工人那么多 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 原来都叫官员给霸占了
白正腐 离线
级别: 总版主
UID: 5306
精华: 0
发帖: 2485
在线时间: 5316(时)
注册时间: 2007-06-04
最后登录: 2020-09-26
地板  发表于: 2010-07-05   
建议01老总请一个做参谋,01就能转板
两网难民恨贪官(白正腐)
井岗山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9438
精华: 5
发帖: 234
在线时间: 3(时)
注册时间: 2010-06-05
最后登录: 2010-10-13
4楼  发表于: 2010-07-05   
引用
引用第2楼白正腐于2010-07-05 18:50发表的 :
建议01老总请一个做参谋,01就能转板

他们就是狗,从他们嘴里,是拔不出象牙的.
蓝精灵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40682
精华: 3
发帖: 769
在线时间: 1626(时)
注册时间: 2010-06-23
最后登录: 2012-02-05
5楼  发表于: 2010-07-05   
总算找到三板问题久拖不决的原因了:第一、是三板公司不舍得花钱,没有搞好ZJH退休员工的再就业工程。第二、是三板股民不舍得花钱,没有聘请ZJH退休员工作WEIQUAN代表,一味依靠法律WEIQUAN。
蓝精灵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40682
精华: 3
发帖: 769
在线时间: 1626(时)
注册时间: 2010-06-23
最后登录: 2012-02-05
6楼  发表于: 2010-07-05   
总算找到SAN BAN问题久拖不决的原因了:第一、是SAN BAN公司不舍得花钱,没有搞好Z.J.H退休员工的再就业工程。第二、是SAN BAN GU MIN不舍得花钱,没有聘请Z.J.H退休员工作WEI.QUAN代表,一味依靠法律WEI.QUAN。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