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组图:显微镜下的人体就是无数的小宇宙
sgxing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67
精华: 70
发帖: 3625
在线时间: 48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19
最后登录: 2019-03-16
楼主  发表于: 2010-07-15   

组图:显微镜下的人体就是无数的小宇宙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现代科学还真是好,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佛法后面屁颠屁颠地验证佛的说法。加油研究,好让我们继续大开眼界。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868a9e3&690" real_src="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868a9e3&690" />
   
    许多人总是认为眼睛能够看到世界中的任何物质、任何物体,所以这些人产生了一种固执的观念,他认为通过眼睛看到的东西才是真的,他看不见的就不相信。其实,人的眼睛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在许多更广的领域里,眼睛所看到物体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请看在显微镜下把人的手上一点放大1-1016倍,我们会看到什么?超级震撼哟!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4a35bd62&690" real_src="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4a35bd62&690" />
1米
醒醒喂!都被偷窥啦还不知道呐。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cf7a1fa84&690" real_src="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cf7a1fa84&690" />
0.1米
一米的十分之一,也叫分米,我们手所能把握的尺度。相信人类所接触的大部份物体都是在这样一个数量级的。看看你的周围,键盘、鼠标、手机、杯子、碗……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10.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64be9ae9&690" real_src="http://static10.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64be9ae9&690" />
1厘米
这是他手上的皱纹细部。兴许你放大了还没他细皮嫩肉呢。做好准备,我们即将进入另一个陌生的领域——微观世界。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6fb4d070&690" real_src="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6fb4d070&690" />
1毫米
手上的毛孔。可是,汗毛呢?晕!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9.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73002f38&690" real_src="http://static9.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73002f38&690" />
100微米
再放大十倍,依稀可见皮肤的组织结构。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868a9e3&690" real_src="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868a9e3&690" />
10微米
一个细胞的数量级就是10微米,当然这只是一般来说。插句嘴,世界上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它是一个单独的卵细胞,数量级是分米级的,厉害吧。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8.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7587e1a7&690" real_src="http://static8.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7587e1a7&690" />
1微米
疑似生物课上学过的细胞核膜,细部。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8e45241&690" real_src="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8e45241&690" />
0.1微米
嘿!一看这么高度螺旋的结构就知道是染色体了。底下的洋文说:但凡人类的细胞,里面都会有23对染色体(46条)。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90e35d4&690" real_src="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90e35d4&690" />
100埃
埃是一种长度单位,指10的-10次方米。用字母“A”顶上加个小圆圈来表示。100埃的数量级就能度量某些有机大分子的物质了。
看到这个规则的等距双螺旋结构,我想你一定能够脱口而出了。没错,这种物质就叫做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常说的DNA。分子结构清晰可见。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981963f&690" real_src="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981963f&690" />
1纳米
我们管10的-9次方米叫一纳米。现在为材料科学炒得火热的纳米技术就是说很多物质精细到纳米级后将表现出很多在常规数量级上所表现不出的性质来。在纳米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连原子都可以数清了。因此,纳米级又叫原子级。
下图是组成DNA分子的原子们,它们以共价键和氢键彼此结合成庞大的有机分子。生命就在这种复杂的结合中得以体现。敬礼!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9fa4c8f&690" real_src="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718959fa4c8f&690" />
1埃
上过中学的就都应该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下图中所表示的是密布的电子云,我们能看到原子核外围的电子云比较浓。
所谓电子云,其实并不是说一个原子拥有无数个电子,像云雾般的弥漫四围。每个原子拥有的电子数都是固定的,有数的,具体依元素种类而定。这些电子行踪飘忽不定,在原子核外部乱窜。一个电子,无数法身。就把这些电子“团团转”的特点用电子云来形容了。离核近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大些,云就密;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小些,云就稀。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87964ad6&690" real_src="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87964ad6&690" />
10皮米
原子核外围的浓密电子云。仿佛到了浩瀚无边的宇宙。这样来看每个原子都像是个小宇宙,我们的世界就这样的周而复始着,不寒而栗着……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89f953d6&690" real_src="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89f953d6&690" />
1皮米
穿过最浓的电子云,发现更近核的地方反倒清净。原来离得远了要吸引,离得近了也会排斥呢,保持一个最佳的距离才好。(挺像搞对像呦^_^)
什么?你说电子阴性,原子核阳性,异性相吸,应该越近核越密才对?别逗了!真要那样越近越吸,越吸越近,电子还不都撞到核上去,最后谁也动弹不得!
可是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国家机密!就不告诉你,嘿嘿!
下图框中的斑点就是原子核。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6.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8c2f89a5&690" real_src="http://static6.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8c2f89a5&690" />
0.1皮米
走近点,这就是传说中的原子核了。10的-12次方米叫做一皮米。在0.1皮米的数量级下看原子核就可以看出很多个球球来,它们是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8e0595d2&690" real_src="http://static3.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8e0595d2&690" />
10飞米
原子核的特写。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90167f4c&690" real_src="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90167f4c&690" />
1飞米(10的-15次方米)
质子(也可能是中子)的细部,乱七八糟一大片。未知的结构,未知的领域,那里属于上帝。

网络图片
超级震撼" style="MAx-WiDTH: 500px" alt="组图:显微镜下看人体 超级震撼" src="http://static12.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91c2580b&690" real_src="http://static12.photo.sina.com.cn/bmiddle/5e5270eax6f5d91c2580b&690" />
0.1飞米
无语。图片下面的洋文说:一旦我们进入下一个层次,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我们又将会知道什么?……

网络图片
    看完以上图片,你是否感到震撼?这使我想起,道家把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很有道理。我们看组成人体的这些个微粒,和宇宙有什么不同啊?没有什么不同,那几幅拍到原子核和电子云的照片如果不告诉我们,把它说成是宇宙星系的照片,我们也不会怀疑。可这就是真实的人体结构。
    如此看来,我们的肉眼真的很局限,让我们只看到表象,看到假象,而看不到真相。我们的看不见就不相信的观念是不在理,得转变一下了!!!


[ 此帖被sgxing在2010-07-15 20:43重新编辑 ]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过河卒5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7374
精华: 14
发帖: 1055
在线时间: 47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8-03-21
地板  发表于: 2010-11-29   
深山好!有什么问题吗?
深山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248
精华: 6
发帖: 1772
在线时间: 1010(时)
注册时间: 2007-04-30
最后登录: 2014-04-10
板凳  发表于: 2010-07-19   
      
司马香珺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44461
精华: 1
发帖: 43
在线时间: 32(时)
注册时间: 2010-07-14
最后登录: 2012-07-28
沙发  发表于: 2010-07-17   
什么?你说电子阴性,原子核阳性,异性相吸,应该越近核越密才对?别逗了!真要那样越近越吸,越吸越近,电子还不都撞到核上去,最后谁也动弹不得!
可是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国家机密!就不告诉你,嘿嘿!
-------------------------------------------------------------------------------
哈哈,他不告诉你,那就我来告诉你!
微观世界电子绕着核子转如同宏观世界行星绕着恒星转是一样的道理。物体要保持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当两物体的引力正好满足向心力时,两者就会保持动态平衡。根据半径与力成反比,速度的平方与力成正比的圆周运动定律,离核近的电子线速度大,离核远的电子线速度小,还可以解释你那离核近的云密,离核远的云稀的现象了。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小质量的物体要做到不被大质量的物体吞噬,自身就需要能量,(能量是二分之一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就需要速度。就像炒股票,机构是大质量的物体,散户是小质量的物体,散户要做到不被机构当盘中餐,就得增加能量,当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就能与机构周旋,并能保持动态平衡,还能从大质量的物体上吸取能量。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