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海南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办公室
●尽快培育海南产权交易市场
●全力培育发展股份公司
●创办海南热带作物电子交易中心
●大力扶持培育地方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
●切实维护广大海南投资者的利益一、大起大落的历史
当今世界,没有谁会否认资本市场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全球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弹丸之地香港能成为区域经济中心也正是得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海南的资本市场曾经一度领跑全国,但近年来不断沉寂、萧条,与同期全国其他省份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形成强烈的反差,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1、敢于创新使海南资本市场一度领先全国中国大陆的资本市场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在当时社会还在为姓“资”还是姓“社”的一片争论声中,上海和深圳的几家公司开始了股份制试点,并先后在两地设立了证券交易所,时值海南建省初期,凭借着大特区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海南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资本市场发展的契机,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全力推动这一新生事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9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五家外地上市公司中就有四家来自海南,使海南成为当时异地挂牌上市公司最多的省份;1992年海南省证券交易中心宣告成立,并随后推出新能源可转债、富岛基金等一系列交易品种,成为当时国内最为活跃的交易场所之一;与此同时,海南非上市公司也尤如雨后春笋般爆发,高峰时一度发展到三百多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来海南,也为海南带来了宝贵的社会发展建设资金。海南资本市场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海南的上市公司密度(与当地GDP相比)、证券营业部密度(与当地人口总数相比)、人均开户数、保证金存额、股份公司家数等指标都是全国第一,甚至指数期货这种相当超前的交易品种也曾一度在海南开发试点。
2、基础不牢造成海南资本市场快速坍塌海南上市公司最多时发展到23家,作为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的年轻省份来说已属不易,因为在中国十多年的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通过上市审批成为最困难的一道关卡,全国成千上万的实力雄厚的企业都争先恐后的排队闯关,但要真正能实现挂牌上市的少之又少。但随后,在新一轮比拼实力的较量中,海南经济实力基础差的劣势暴露无遗,海南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规模、竞争能力均明显不足,再加上海南房地产泡沫的迅速破裂,把许多涉足房地产的股份公司带进深渊,海南三百多家股份公司如今仅剩一百来家,其中大半还是空壳公司或非规范股份公司。而海南的上市公司也大幅“萎缩”:琼南洋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摘牌,琼港澳、恒泰芒果、宝华实业等上市公司被外省企业买走并迁出海南,宝贵的上市公司壳资源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快速流逝,许多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海南股民成为套牢一族,海南省一度被中国证监会定为高风险地区。海南资本市场因缺少坚实的经济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导致快速没落。
二、边缘化的现状
海南资本市场曾经的风雨,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能够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充满活力、实力不断增强的地区经济又能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海南,一个四面环海的海洋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热带、海洋资源优势,如何快速发展经济,始终是摆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面前的既现实又紧迫的任务。近两年来,海南经济出现明显的升温迹象:海南因房地产泡沫留下的众多烂尾楼在沉寂了近十后开始成为抢手货,三亚已宣布烂尾楼全部处置完毕,海口的处置工作也取得长足进展;另外,洋浦金海浆纸厂、海南面粉厂、海南一汽、富岛化肥厂等一大批重量级工业企业投入巨资开发建厂,仅在2004年11月举办的(香港)海洽会上,海南即签下了346亿元的巨额投资合同。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海南又一次经济起飞的来临,当然,这次的起飞比建省时的那一次有了更多的理性、更多的内涵。
但与全面复苏的实体经济相比,海南的资本市场仿佛仍在隆冬。目前,海南没有一家地方银行,海南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也没能搭上全国农信社改革的末班车,海南拟上市的股份公司屈指可数、少得可怜,海南没有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海南证券交易中心的热闹景象已成为尘封的记忆。去年底,省政府进行机构改革,作为海南非上市股份公司监管机构的省经贸厅股企办撤消后,竟出现了半年多非上市公司找不到政府主管机关的尴尬局面,使许多公司延误了改制、重组的机遇,管理真空更使得海南资本市场的发展雪上加霜。这一切的确值得高度重视,海南资本市场已被严重边缘化。很难想象,缺乏资本市场支持的海南经济能维持长久的繁荣与活力。
三、全面振兴的几点建议
1、设立海南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办公室海南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资本市场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和规范,若放任自流,海南将有可能失去重振海南资本市场的大好机遇,使本省资本市场进一步边缘化。
近年来,各地对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都特别重视,专门设立了促进和协调当地资本市场发展与推动当地企业重组和上市的办公室,对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4年2月,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许多地区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纷纷研究制定落实措施,例如广东省政府强调要加强领导,把发展资本市场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江西省政府提出了发展江西资本市场的思路和原则,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等等。
为了抓住机遇重振海南资本市场,建议省政府设立海南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办公室,对海南资本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规划,制定扶持海南资本市场发展的地方性优惠政策措施,协调政府各部门解决资本市场参与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海南资本市场进行规范并对资本市场参与各方进行严格监管。为了增加办公室的工作效率,办公室可直接对省长负责。
2、尽快培育海南产权交易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产权的流通日益频繁,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不仅能为投资人找到合法的投资渠道,而且能有效实现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增强地区经济活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上海市政府在打造区域乃至全国性的产权交易市场中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与借鉴。早在1998年12月,上海市政府为了培育和发展上海市产权交易市场,颁发了《上海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本市所辖国有、集体产权的交易,应当在上海产权交易所进行”。2003年12月,上海又进一步推出“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经营的业务包括:各类所有制企业产权、股权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转让交易;国有资产进入和退出的战略性调整;企业重组并购服务和外资并购交易;企业改制上市配套服务;项目融资;风险创业投资的进入和退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托管等八大服务项目。上海联交所成立的当天,就与北京、天津等地的产权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罗斯福中国基金、美国八方集团、祥峰中国投资、澳大利亚飞马集团等签署了收购境内企业产权和项目委托协议。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英高财务顾问有限公司等境外著名中介机构签署了加盟意向。上海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产权交易市场的政策措施,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上海又一次在资本市场上跑在了前面,确立了一个全国性的产权交易中心的地位。
要培育海南自己的产权市场,第一、要出台扶持性地方政策,要求全省国有、集体及其他产权交易都必须进场交易;第二、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规范产权交易中心的运作程序;第三、要控制产权交易中心设立的数量防止一哄而上,原则上只设立一至两家。海南证券交易中心(现已改名海南证华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服务有限公司)是海南最早成立的股权交易、登记平台,目前仍有上百家股份公司股权在此处托管,该中心有现成的网络和人力资源,通过简单改造即能承担起产权交易中心的相关功能。另外,海南省国资委也正筹办设立产权交易所(编者按:已正式挂牌),为了进行适当分工,可明确将国有产权交易划入国资委下设的产权交易所交易,其他产权交易划入海南证券交易中心交易,待两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再考虑合并统一的可能性,争取尽快做强做大海南的产权交易市场。
3、全力培育发展股份公司海南现有一百多家非上市股份公司及二十余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在九十年代初期设立的,近年来成立的新公司寥寥无几。现在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股份公司仅10余家,能真正达到上市要求的可能也只有2、3家,这一方面与海南缺少有竞争实力的企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股份公司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不佳有关。由于个别政府相关部门对资本市场重要性认识不足,海南股份公司发展的社会环境较差,例如,上市公司罗顿发展2003年分红方案每10转增7股,需要办理变更注册资本,因原省经贸厅股企办已撤消,不得不反复在省政府、证监局、工商局之间来回奔走。
因此,要真正培育海南的股份公司,就要创建股份公司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一,政府各部门要规范管理、规范运作,对行政不作为的要进行追究,实行“问责制”;第二,可以用行政手段加快推进国企改制,实行资产重组,以整合省内优势资源,培育实力较强的股份公司以争取上市;第三,对股份公司进行扶持,降低企业在行政、能源、运输等方面的营运成本,鼓励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争取上市融资,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甚至减轻股份公司的部分税收负担;第四,建议设立专门机构,对企业改制、上市规划以及股份公司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查,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4、创办海南热带作物电子交易中心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有着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热带资源优势,重要的战略物质橡胶90%产自海南,70%的胡椒出自海南,海南绿橙、香蕉、荔枝、菠萝、木瓜、火龙果、芒果等热带水果已是名声在外,但尚未形成产业化规模生产,究其根本是对市场缺乏了解,把握不住市场价格规律,农民不敢全力投入种植生产。采用期货交易方式设立海南热带作物电子交易中心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引导农民种植活动,解除农民对农产品种出来后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吸引资金投资海南热带农业,形成规模化成片种植,形成农业产业化,还能带动相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另外,这还有利于强化海南作为全国热带作物集散中心的地位,以及海南对相关热带作物在定价上的主导权。
海南热带作物电子交易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必须规范设立、规范经营,严格监管,要汲取2004年琼胶市场发生“琼胶风波”的教训,杜绝一些投机公司的胡作非为,从小做起,稳步发展,将其逐步培育成特色鲜明、品种丰富、在中国期货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期货市场。
5、大力扶持培育地方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一个地区金融机构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当地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进而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发展。深圳为了创建金融中心,与上海展开了激烈的金融机构争夺战,深圳市政府甚至开出了凡是将总部迁到深圳的金融机构就奖励1000万元的优惠政策。反观海南,海南发展银行、城市信用社、海南省证券公司、港澳证券公司等先后整顿关闭,海南地方金融机构几乎全军覆没。客观地说,这批金融机构为海南建省初期吸收资金到海南来投资建设是做出过一定贡献的,当然,后来也发生了不少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看到,作为一个年青的新兴省份,没有地方金融机构的支持,缺少资本运作的平台,将严重影响大特区建设蓝图的实现。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关于扶持培育海南地方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实实在在地推动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
6、切实维护广大海南投资者的利益资本市场要获得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投资者的积极参与,要吸引大量国内资本甚至国际资本的投资,就必须创造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海南非上市公司中有一百多家关门,使投资其中的广大投资者血本无归,2004年琼胶市场的“琼胶风波”又让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所有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很多,但疏于监管却是共性,要切实保护好广大投资者,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就要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制定严格的地方法律法规,为广大海南投资者合法投资保驾护航。
海南,中国南海上的一颗明珠,以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设立永久会址为契机,又掀起了建省以来第二轮开发建设的高潮。2004年初,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有理由相信,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全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及支持下,海南资本市场必将重新崛起,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作者单位为海南建信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本文系致公党海南省直第二支部向政协海南省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提案。部分内容曾发表于《海南日报》2005年2月3日“证券新闻”版)
□ 胡景 证券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