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财经证券"要闻:
〔三板评论〕"突击"股东疑已清盘,博晖创新(430012)重启IPO (2010.07.21 )
〔三板评论〕"突击"股东疑已清盘,博晖创新(430012)重启IPO
■上海证券报
距创业板IPO遭否不足半年, 博晖创新重启上市征途."新三板"公司博晖创新日
前召开董事会,通过了有关在创业板首发上市的议案,发行数量,募资金额均未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三名高管在6月份增持72.2万股股票,出让方很可能是"突击入股
"的股东.
公告显示, 博晖创新于7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在创业板上市的相
关议案,拟发行股票数量为2560万股,募集资金29280万元投入综合研发基地项目.该
议案将在7月29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接受审议.
作为第二家创业板上会的"新三板"公司, 博晖创新于今年1月26日上会遭否.按
照相关规定,在证监会作出不予核准决定之日起六个月后,公司可再次提出股票发行
申请.在6个月的时间窗口未到之时,博晖创新疾速重启创业板IPO,足见心情之迫切.
回看博晖创新的首次上会之旅,外界猜测其被否主因是"不差钱".预披露材料显
示, 2007年至2009年,公司几乎没有向银行借款,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094
万元,1604万元,2279万元;货币资金分别是477万元,7030万元,6538万元.
另外,2006年至2008年9月,博晖创新一直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新股申购,国债回购
,并大举投资信托产品.2008年度,公司投资收益达2383万元,超过当年度净利润的一
半.不过,自2008年10月后,公司不再进行财务性投资.
实际上,从主营业务看,博晖创新拥有较为出色的盈利能力.资料显示,公司主营
业务的综合毛利率高达75%, 近3年业绩稳健增长.最新的半年报显示,博晖创新实现
营业收入391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29%;净利润1623万元,同比增长30.15%,每股
收益为0.22元.
值得注意的是, 博晖创新的半年报透露出重要的股权变动.今年上半年,公司部
分高管通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增持72.2万股.其中, 副总经理万长庚增持18.1万股,
副总经理宋锐增持36万股, 董秘,副总经理刘敏增持18.1万股.对照去年末公司的股
权结构可现,原持有92.62万股的第七大股东郭青已消匿于榜单中.
蹊跷的是,查询交易记录可见,6月21日,博晖创新成交84.7万股;6月25日,成交7
.92万股,合计恰好是郭青所持的92.62万股,成交价均为7元/股.从单笔交易判断,上
述三名高管的增持股份,就是来源于6月21日的交易.
郭青是何许人也据资料披露, 郭青供职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6
月,7月两个月内"集中火力"购入博晖创新的股份,持股成本仅约3元/股.从时间点看
,2009年8月,博晖创新便递交了创业板IPO申请,郭青的入股时点可谓精准之至.如今
,以7元/股的价格抛出后,郭青的投资回报已逾1倍.
至此,再看博晖创新首次上会折戟,主要原因可能并非"不差钱"."从公司重启IP
O的积极姿态看,博晖创新首次IPO被否的原因显然并非硬伤."业内人士分析说,在首
次上会受挫后,公司可根据发审委的审核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而若是由
于"不差钱",公司显然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没必要再去"碰钉子",其IPO被否的真正原
因或与"突击入股"有关,"郭青将所持股份全数出售,或许正是公司为IPO清障的刻意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