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对商业丑闻何妨来一场"扒粪运动"
wan201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6592
精华: 4
发帖: 2225
在线时间: 896(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9-02-12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3   

对商业丑闻何妨来一场"扒粪运动"



〔经济时评〕朱大鸣:对商业丑闻何妨来一场"扒粪运动" (2010.08.03 )

            〔经济时评〕朱大鸣:对商业丑闻何妨来一场"扒粪运动"


    ■第一财经日报
    朱大鸣
    无论是中国历史上的言官制度,还是美国的扒粪运动,都是舆论监督防止社会异
变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良药,如果失去这些良药,肌体可能会发生病变.
    舆论监督在中国实属不易,在这个以权力为中心运转了几千年的古国,因言获罪
或遭到暗算的实例,屡见不鲜.
    从历代治乱可见,凡是言路闭塞,群小乱舞,总是社会走向没落的标志,凡是言路
广开,群贤辈出,都是社会升平的标志.我们必须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促进社会与经
济同步快速进步.
    时间转到21世纪的中国, 特别是最近,因言得祸的事情多了起来,比如说《经济
观察报》的记者遭通缉事件.观察这些案件的共同点,很多是揭露上市公司的丑闻或
爆料公司内幕,得罪了这些公司,而这些公司的本事很大,竟然引得权力为之折腰,或
其他势力为之驱使,才造成了一桩又一桩公然挑衅法律,试图威胁监督的丑剧.
    然而, 闭上耳目以塞视听,难道事实就不存在了吗?因此,有问题还需要去解决,
而不是出此下策,这只会激化矛盾.
    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罪和诽谤罪成为舆论监督者头上的一把利剑, 随时都可以按
着这些罪名恶意抓捕.似乎这两条罪名, 成了出事老板们的保护伞.这怎么能服天下
呢?
    上市公司也好, 官员,警察也好,应当清楚的是,堵塞言路或者恶意报复,不仅仅
是能力的问题,也是人品的问题,更是违法的事情.如果这种恶风不改,各种丑行和错
误很难大白于天下,淤积越久,出的事情就会越大.
    美国当年有一个扒粪运动,就成功地促成了美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奠定了美国经
济崛起的基础.资料显示, 19世纪下半叶,控制了美国经济命脉的经济巨头为了巩固
自己的垄断地位, 对内无视员工利益,对外则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手段,奉行
所谓"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逻辑,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
不满, 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扒粪
运动".
    "扒粪运动"历时10余年,一些著名作家也参与其中,如弗兰克·诺里斯写出了《
章鱼》,《深渊》,对一些大公司的种种恶行作了生动,逼真的揭露;厄普顿·辛克莱
的《屠场》揭露了芝加哥肉类工厂的肮脏和黑暗, 据说老罗斯福总统从此不敢再吃
香肠,并导致了政府通过食品卫生法.
    "扒粪运动"促使社会猛醒,人们开始与各种丑恶现象作斗争.各种立法如雨后春
笋般出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纯净食品和药物管理法,肉食检查法,反托
拉斯法等, 在妇女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罢免权,选民直投的预选,减少任官人数,
比例代表制, 住房,教育,劳工,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革.这些措
施,有力遏制了腐败的滋生,迅速缓解了已成剑拔弩张之势的社会矛盾.
    中国当前正处在市场化进程之中,各种商业丑闻的出现有着各种缘由,如果任这
些丑事不断滋生发展,损害的恐怕不仅仅是市场秩序,最终损害的还将是国家利益.
    因此, 无论从古代言官的治乱经验,还是从美国"扒粪运动"的实际效果看,我们
都应当努力解决当前一再发生的因言得祸的悲剧, 不能让为了公共利益说话的人和
行为吃亏.
山薹裱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6863
精华: 14
发帖: 262
在线时间: 157(时)
注册时间: 2009-05-27
最后登录: 2018-10-31
沙发  发表于: 2010-08-03   
渔轮导向,扒粪难行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