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放松一下
快了 离线
级别: 验证期
UID: 132
精华: 0
发帖: 9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6
最后登录: 2007-03-27
楼主  发表于: 2007-01-06   

放松一下

提亲

当地过去在婚配对象的选择上,男女双方父母(或家长)有一方看中对方,便可央媒试问,并通过媒人传话和亲友暗访,互相打听,了解情况。女方要向男方问其人品、年龄、兄弟几人、家产过活、父母为人等全部家庭状况;男方要向女方问其容貌俊丑、黑白胖瘦、“金莲”大小、针线茶饭、品行优劣、父母家庭等状况。俗语说“择妻只看一人,择婿要看全家”,因而,女方对男方家境的了解更为细致和苛求。

  以上这些情况了解清楚之后,还有关键的一条,就是查年庚、合“八字”,看“大相”合不合。如果“大相”不合,就是婚姻的大忌,其他条件再好,男女也不能婚配。所谓“大相”合与不合,就是按十二生肖,看男女的属相是否相冲相克,当地流传着一首《大相歌》:

  鼠羊一旦休,白马犯青牛,
  虎蛇如刀绞,龙兔泪长流,
  金*怕玉犬,猴猪不到头。

  认为只有“大相”相合相宜才有合婚的基础,怎样算相宜相合,有首民谣说:

  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
  黑鼠黄牛两头旺,龙*相配更久长,
  婚配难得蛇盘兔,家中必定年年富。

  对此,各地说法不一,各有各的道理,人们择配时,都从当地习俗。

  过去,人们讲究“八字”合婚,那么,“八字”和“生辰八字”是什么?这与我国传统历法密切相关。我国古代以干支纪年、纪时,天干、地支相配组成的60组名目及其顺序分别指代一定的年、月、日、时。每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由4组干支指代,共有八个字,这就是“生辰八字”。“八字”又可分为4柱,即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古时,有一套详细的推算四柱的方法。此外,古人为了便于记忆,又用12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形成了人的十二属相(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戌狗、亥猪。这样就由“生辰八字”可以知道人的属相,由属相的合与不合,就可以断定婚姻的成与不成。《大相歌》中所说的两个属相相冲相克的男女是不能结婚的,认为结婚后患无穷。

  当地人合婚,还有根据十二生肖推定“败月”的习俗。生在“败月”的谓之“明败子”,怀在“败月”的谓之“血败子”,民间流传的《败子歌》说:

  正蛇二鼠三牛头,四兔五猴六狗头,
  七猪八马九羊头,十月*儿架上愁,
  十一月虎儿满山游,十二月老龙不抬头。

  就是说这些动物在这些月份都处于败势,因而称为“败月”。由此按属相推及到人的出生及怀孕月份。例如:属蛇的人生于正月就是“明败子”,怀于正月就是“血败子”;属猪的人生于七月就是“明败子”,怀于上年七月就是“血败子”。民间认为“血败子”比“明败子”危害更大。俗语说“男败丈人三十九,女败婆家无尽休”,人们为了趋吉避凶,合婚时如果打听到对方是“败子”,就婉言谢绝,避而不谈,遇上再好的对象,都只得忍痛割爱了。所以一些细心的人孩子生在或怀在所谓的“败月”里,早就改了月份,不让人知,以免婚嫁时的麻烦。

  “八字”合婚除属相外,还涉及五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古人认为,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与五行有关,或是木命,或是金命……可以根据“生辰八字”推算出来。合婚时的男女命相,宜相生,忌相克。

  “八字”合婚的原则,古代“命书”曾概括为:“男家择妇,八字贵看夫子二星,……女家择夫,八字贵得中和之气。”体现了明显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即合婚多为男方挑剔女方,看女方“八字”要看其夫星和子星,夫星与子星不得破损,否则不吉;男方“八字”,则只求五行中和,不偏不倚。“八字”合婚,是当地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婚姻礼俗,也是迷信色彩最为浓厚的礼俗。它用神秘虚幻的“天意”否定了人力可察的实事,使得许多本该美满幸福的姻缘,只因其中一方“生不逢时”而各奔东西,害得有情人难成眷属。在今天看来,“八字”合婚除了能显示古人对于婚姻的郑重态度外,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会成为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一大障碍。当然在旧时,根本没有男女自由接触的机会。双方父母对未来的女婿和儿媳也难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也只好把宝押在这玄虚的“八字”之上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的婚配观念往往和当时的政治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选择婚配对象的“热点”。旧社会当地民间择婿说什么“有女不嫁当兵的”,怕命丧疆场,成了寡妇;“有女不嫁经商的”,怕喜新厌旧中途抛闪;“有女不嫁挖炭的”,怕性命不保难以到头。因为,过去当地有句俗语说:“当兵的死了没埋,挖炭的埋了没死。”所以,也就成了人们择婿嫁女的一忌。解放后50多年来人们的婚配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有几句顺口溜可反映一二:

  50年代嫁英雄,60年代嫁贫农,
  70年代嫁军人,80年代嫁文凭,
  90年代嫁富翁。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或多或少反映了一种倾向。

  从当地婚俗事实上看,通媒提亲,互相了解,仅是意向性的,这个过程大都是背靠背地打听,很少面对面地交谈,能行再说,不行拉倒,互不干扰,各不欠情。

  当媒人的都懂得“实话实说难以成媒”这一窍门,就扬长避短地这头瞒一点,那头哄一点,竭力撮合。只要双方父母认为男女“八字”相合,门第相当,才貌般配,年龄相仿,对方异姓或同姓不同宗,并同意结亲,这就奠定了合婚的基础,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程序了。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