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期望的三板转板绿色通道终于揭开悬念,答案是没有。(见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杨颖桦和俞悦的25日财经栏下文章“场外市场转板无绿色通道 IPO程序简化”)
对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实在无语,之前一直在说如何转板转板的绿色通道,结果是没有。那只有走IPO一条路。
没有绿色通道怎么吸引高科技企业挂牌呢?
场外市场将实行核准制,即所谓的实质管理原则,以欧洲各国的公司法为代表。依照证券发行核准制的要求,证券的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符合条件的发行公司,经证券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取得发行资格,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禁止质量差的证券公开发行。
核准制与注册制有什么区别?对比备案制有什么进步呢?
注册制即所谓的公开管理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发行公司的财务公开制度,以美国联邦证券法为代表。它要求发行证券的公司提供关于证券发行本身以及同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以招股说明书为核心。
在目前的中关村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中,使用的备案制,即要求申请挂牌的公司取得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具的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资格确认函,再由主办券商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并向协会报送推荐挂牌备案文件,如协会对推荐挂牌备案文件无异议的,便可出具备案确认函。
发行注册制和核准制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审核机构是否对发行人进行实质性审核,注册制不对企业做估值判断,不要求上市企业必须是优质企业,而核准制则通过专门机构把关,过滤掉部分资质不好的企业。
因此,即将扩容的新三板的门槛将提高,其质量也会得到一定保证。对老三板构成一定的利好。
挂牌之后的好处还在哪呢?申请IPO时,审核环节将简化,审核进程将加快。
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的IPO审核细节,其中包括挂牌公司提出IPO申请时,只需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士所持股份的情况予以说明;挂牌公司申请IPO时,由场外市场运营管理机构出具监管意见函,以替代由地方证监局出具的辅导验收报告。
扩大试点仅限于国家高新区非上市公司,其平台是公司股份转让的场所为代办系统。对于老三板虽然没有明确地位,新老三板分开区别是媒体的杜撰,官方说法只有一个: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先前的上海张江的消息和第三交易所全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