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资源对每家退市公司都进行了研究,发现投资者的遭遇都差不多,被大股东掏空、违规担保、虚假上市和财务造假等证券违法犯罪导致资不抵债而退市,退市前也没有进行清欠;如今,退到老三板的生态股份,也就是当初主板的蓝田股份,就是一个最著名的造假案例,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尽管有一些实际控制人受到法律的惩罚,还有不少人已经携款潜逃海外,但中小投资者权益侵害没有得到赔偿,他们成为退市公司最大的受害者。
“上市公司大股东任意掏空资产和造假,甚至卷款潜逃,而投资者却要承担买者自负的责任,这非常不公平。”张资源说。
张资源很担心的是,上海正在筹建国际板,中国投资者的保护体系如此脆弱,跨国公司到中国圈钱后,国内投资者权益受到损害怎么办?这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面临的新难题。
正因为有了这次失败的投资经历,张资源对开设创业板账户非常谨慎:“我去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开户,他们给我一份格式化的合同,强制性要求按照风险提示抄一遍,承诺风险买者自负,这样,创业板账户直到现在也没有开通。”
张资源很明白上市发行审查主要是书面材料,也没有听说哪一个发审委委员去上市公司认真调研过,而上市公司造假和犯罪的惩罚成本很低,一旦监管不力,投资者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如果还要投资者承担买者自负的责任,无异于又是一场噩梦。
张资源希望未来场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制度设计应该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核心,而不仅仅是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过去有国企脱困的使命,今天有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这都没问题,但保护投资者利益应该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