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我们中小股东做主?”日前,“港岳1”(400013) 的小股东小李这样向经济导报记者诉说。
据小李介绍,“港岳1”进入三板以来,大股东疯狂侵吞公司资产,将效益良好的化肥厂和位于济南堤口路的天发房产等优质资产置换成价值1.5亿元的毛纺生产线,其他资产按1.2万元/亩置换成3.5万亩土地。经泰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调查,毛纺生产线和3.5万亩土地竟是子虚乌有。然而,他们在*****时却不知道该找谁。
大股东侵吞公司资产
山东港岳航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1993年经泰安市体改委批准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在山东省重新规范后进入山东产权交易所上柜流通,产权代码012636,股票简称“山东港岳”。
1999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司吸收合并了山东永昌、山东沭化、山东路克士3家股份公司,改名为山东港岳永昌(以下简称“港岳永昌”)。至此,公司总股本由5100万股增至24572.39万股。其中发起人股17112.95 万股,占股本总数的69.64%;内部职工股7459.44万股,占股份总数的30.36%。2002年4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公司与恒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通集团”)、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市港岳铭山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岳铭山”)一起刊登了股权置换的公告,开始进行股权置换。
至此,港岳永昌正式取得三板公司身份,进入代办转让市场(自2009年5月1日起,简称改为 “港岳1”——编者注)。小李表示,此前公司在山东体改委的监管下运作规范,效益良好。
置换完成后,港岳铭山持有恒通集团11300.359万股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原恒通集团流通股股东持有港岳永昌股份5650.1795万股。置换完成后,公司的股权结构为:总股本24572.39万股。其中,发起人股11462.7755 万股,占股份总数的46.65%;流通法人股5650.1795万股,占股份总数的22.99%;内部职工股7459.44万股,占股份总数的30.36%。
“港岳1”进入代办转让后,大股东就开始进行疯狂掏空公司资产的一系列活动。这其中包括:将公司沭化分公司全部7071万元资产及价值8195万元的天发大厦等房产与港岳铭山价值1.54亿元的毛纺设备进行置换;永昌分公司全部资产换来泰安市岱岳区7880 亩土地使用权价值9456 万元(1.2万元/亩);用持有的“银河发展” 法人股股份5000万股换来6100亩土地,每亩作价1.2万元,总额7320万元;用闲置的部分固定资产房产、汽车和曲阜分公司的土地、房产换来泰安市下港乡的6922亩土地,土地价值为8306.4万元(1.2万/亩);24家企业对“港岳1”的债务按每亩1.2万元换来泰安亨昌工贸有限公司用14348亩土地,共计35250亩土地。
这样,“港岳1”就用临沭化肥厂和位于济南堤口路的天发大厦置换来了“先进的毛纺生产线”,用4.2亿元资产置换来了3.5万亩土地。
小李等小股东曾多次询问土地的位置,但“港岳1”的相关人士竟说不清楚土地位置。而1.5亿元换来的毛纺生产线更是不知去向。此前,“港岳1”因“法人股事件”遭泰安经侦支队港岳专案组调查 (本报2008年10月和2009年8 月曾予报道),然而小李向泰安经侦支队咨询时被告知,“港岳1”已经没有经营场地,没有账目,没有资产,所有的土地也是子虚乌有。
该找谁*****
得知大股东侵吞公司资产后,小李等小股东坐不住了,想要*****。小李告诉导报记者,他们曾向证监会反映,提出了几点*****要求,包括中止山东沐化无效私有化行为,恢复“港岳1” 的合法资产;认定2002年第一次股东大会程序不合法,资产置换决议无效;对非法证券活动罪犯进行严惩;明确“港岳1”的证券市场监管单位。
据导报记者了解,早在2007年,当网上出现出售“港岳1”法人股的广告时,流通股股东就向中国证券业协会、主办券商国泰君安和山东证监局举报。但山东证监局说,自己不监管;中国证券业协会说,只监管主办券商;国泰君安则说,无监管职能 。以至此违法行为未在萌芽期终止,大量非法出售法人股的行为发生在2008年,直到2009年才立案。流通股股东也因此蒙受损失。
虽然中小股东向证监会反映,但得到的答复是,向地方证监局举报。但山东省证监局一位孟姓工作人员表示,三板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相关人士对小李表示,因为行业协会只是自律协会,无能力负责,建议向当地政府部门举报。山东省*****办的工作人员则向小李表示,已经将此事转到山东省国资委。而山东省国资委给出的答复是,因为不属于国有资产,他们也无法监管。最后,小李向省长信箱发了封信,得到回复是请走司法程序。泰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给小李的答复是,时间比较长不好取证;而泰安市法院则表示,有证监会的处罚决定才能立案。至此,皮球又踢回到证监会。
由于不知道该找谁*****,小李们欲哭无泪。“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高,请求完善监管体制,追究大股东责任,追回被骗资产,补偿我们的损失。但就是这点要求,竟然不知道该找谁。”
导报记者多次联系相关部门,但不是电话无人接听就是相关负责人不在,无法对小李所说进行确认。对此,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据:经济导报 记 者 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