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从流入民间的博客转载,尚主席境界高啊!
xy2mlj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8772
精华: 1
发帖: 62
在线时间: 745(时)
注册时间: 2009-06-30
最后登录: 2015-09-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从流入民间的博客转载,尚主席境界高啊!

资本市场监管公信从哪里来?(转载)
(2010-10-13 11:08:45)
标签: 证监会
公信
权威性
周俊生
杂谈
分类: 综合评述


资本市场监管公信从哪里来?
转载】 
 
         本文转载自《南方都市报》2010年10月13日A31版  原创:周俊生(媒体从业人员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接受几家证券报的采访,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要树立资本市场的监管公信
 
    尚福林主席提出的“树立资本市场监管公信”,对于当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命题。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从改革开放伊始就已萌芽,但现在业界通常是以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建立的一个标志,因此今年年底是市场建立20周年的一个重要节日,如何评价这20年自然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这20年来,市场的成就当然不少,成绩不说不会跑掉,问题不说却可能会使其恶性发展。尚福林提出“树立资本市场监管公信”,实际上就是点出了这个市场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市场的监管还缺乏公信,缺乏公信,换成大白话就是投资者对你不相信,证监会大概是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提出了这个要求。
 
    证监会作为一个政府行政机构,接受民众的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相对于民众来说就是一个“管家”,而“管家”的诚信,也就是对民众的忠诚,是十分重要的,对证监会来说,就是对投资者的忠诚。如果在这一点上出现了混乱,当然就是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利益遭受损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民众对政府的约束力处于虚设状态,一些政府机构逐渐产生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出现了与民争利的现象。在这方面,证监会也未能免俗。当然,这种利益需求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在资本市场上经常能够听到的诸如“为国企改革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等等。但是,在这种理直气壮的口号之下,投资者的利益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证监会的公信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剥蚀。而一些混迹于证监会内部的屑小之徒也在这种理由的掩盖之下大搞“权力寻租”,每一次类似王小石、王益之类的腐败分子的出现,都使证监会这个国家行政机构的公信遭受到严重打击。
 
    事实上,证监会在规范内部工作人员炒股等方面有过规定,但比照现实,我们不能不指出,这种规定要么是过于粗疏,要么是欠缺执行力。比如,今年上半年一些媒体曝出证监会内部工作人员李莉有违规炒股的嫌疑,虽然证监会对此也作了应对,但是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在敷衍,是在袒护自己身边的部下,实际上此事到今天已经不了了之了。再比如,去年被有关方面双规的一位证券界高管今年据说已经解除双规,回到了原工作岗位,这固然很好,但是这位年轻的高管却是刚刚退休的一位证监会高官的公子,老子在证监会担任公干,儿子在证券公司担任高管,证监会的监管还如何能够进行下去?这种情况对证监会来说是个别情况还是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惯例?很显然,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答案,证监会怎么取信于投资者?资本市场监管公信又如何能够树立起来?
 
    人无信不立,证监会要树立资本市场的权威性,更是需要公信。但是,这种公信不是靠发表一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宏论就能奏效的,更不是靠证监会的所有部门排着队给自己评功摆好就能达到目的的。证监会要向投资者昭示它的公信,不妨先从自身做起,也就是像俗话所说的“正人先正己”。只要能够对身边的违规违纪情况狠下心肠惩处,才能在投资者中建立起资本市场监管的公信。
 
(注:加黑字体为博主所为)
 
本博邮箱:lrmj899@126.com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