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特刘光超:“新三板”突围场外市场需“亮剑”
2010年11月25日 16:36 中国经济新闻网 查看评论
据悉,中国证监会的一支调研组最近在产权市场开展中国场外市场建设的调研,摸底各场外市场的建设情况,征求产权市场人士的建议。知情人士透漏,证监会是想建立一个全国性、规范、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
全国各地方场外市场进入群雄鏖战的时代。7月,浙江试点的场外交易股权交易平台发布了进场企业直接融资指南,企业可以在此平台上通过增资扩股、股东注册、并购贷款等方式融资。与此同时,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接招”,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股权托管、股权登记、股权转让以及相关咨询服务。重庆、武汉等众多城市也毫不示弱,开始进行场外市场建设的摸索。此外,天津股权交易所(下称:天交所)累计挂牌企业数量已达到54家,业务从华北、东北开拓到了南方省市。各地方场外市场“争夺战”酣畅地进行着。
前有天交所的围猎,后有各地场外交易市场的抢食,“新三板”能否突围,如何突围才是这场“争夺战”的看点。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人民政府特邀建议人、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光超律师。
“新三板在场外市场相比其他的交易市场是有一定的优势。新三板的直接监管主体是中国证券业协会,这点使得新三板具备了将来成为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潜力。同时,新三板的股份集中登记在深圳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并可以通过深交所的股票账户交易,与主板交易系统有一定的结合,交易系统的兼容性为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提供了便捷。新三板的监管规则如挂牌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等方面也是比照了上市公司的要求。”刘光超律师告诉记者。如此看来,新三板博众家之厚爱还是有着深刻的原因。
目前,统一场外市场建设是大势所趋,各地场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打破了新三板、天交所独领风骚的格局,集众优势于一身的新三板能顺利突围吗?
在新三板领域颇有研究的刘光超律师指出新三板不是十全十美的,其存在着两大缺点,首先,新三板毕竟还是地方市场,虽然扩容在即;其次,新三板市场尚未实现与创业板、主板的对接,这是很大的一个硬伤。随着全国高新技术园区范围扩大,新三板扩容势在必行,而与主板、主板的对接则是业界、学术界一直讨论的热点话题。刘光超律师提出以新三板准入、交易和转板制度为切入点,倡导建立“绿色转板通道”,这在他的法律服务团队所著的《直击新三板》一书有详细的论述。
虽有硬伤,但瑕不掩瑜,新三板的优势和潜力是有目共睹的。这场突围战中,不以胜败论英雄,我们希望无论是“新三板”,天交所还是各地场外市场都能在竞争中携手共进,不断完善、强大,让场外市场发展更完善、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