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三板公司业绩冰火两重天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110114/06139252452.shtml 老三板公司过半经营停顿
老三板中挂牌的主要是主板退市公司和个别STAQ系统和NET系统遗留下来的公司。从第一家水仙2001年4月退市进入三板至今,老三板已积累了56只股票,在老三板交易的股票中一半有5年以上的历史。
截至昨日,已有15家公司披露2010年业绩预告,华凯、水仙、五环等14家续亏。以往的业绩状况显示,老三板56只股票有2009年业绩记录的只有26只,不到总数的一半。
“没有披露业绩意味着这些公司基本业务已经停滞。”有代办股份转让券商告诉记者。记者打了几家老三板公司披露的电话,金田空号,石化号码不存在,鑫光号码错误。国信证券代办股份转让人士曾披露,他们主办的16家公司中,已有3家失去联系。
尽管业务停顿,有的公司甚至失去联系,但老三板56只股票全部有交易,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挂牌价格有44只在1元以上。
券商呼吁给三板更多政策
目前代办股份转让主办券商中,只有申银万国一家盈利。申银万国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总部总经理张云峰透露,原因是当前新三板60%的再融资业务由他们贡献。张云峰因此呼吁尽快出台新三板转板制度,让新三板真正运作起来,主办券商才会有所作为。
而实际操作中,在不断攀高的创业板、中小板门槛中,新三板公司即使申请创业板IPO都有难度。目前新三板有3家公司成功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
有老三板公司呼吁允许通过再融资增强造血功能,“当前政策上没有反对,但也没有先例。” 主办券商认为应该支持,“进入老三板已经警示了风险,有公司愿意参与再融资重新让企业起死回生没什么不可以。”
把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俗称为三板,主办券商显然不愿意认同。周到认为,新三板改称“创新板”会吸引更多投资者,而老三板因其业绩退化,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末板”则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