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我们更需要看到老三板退市公司的制度建设步伐(新版)
兰花香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7444
精华: 14
发帖: 3032
在线时间: 6620(时)
注册时间: 2007-08-22
最后登录: 2019-07-24
30楼  发表于: 2010-12-30   
引用
引用第29楼张工于2010-12-29 00:12发表的 :


不用,签名人仅写上省市和姓名即可,无须住址.。而作为联系人的本人我,签名时会写上详细联系地址。



经我查找交割(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原始凭证:目前保留着1997年1月27日买入:蓝田股份  价格:22.38元;   1998年4月10日 买入 粤金曼  成交价格:10.43元。   如确有需要本人可提供照片或实物详单。
张工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20349
精华: 36
发帖: 829
在线时间: 647(时)
注册时间: 2009-07-31
最后登录: 2018-01-30
31楼  发表于: 2010-12-31   
尚主席,我们多么需要听到“老三板”的声音!

上海监管局转呈尊敬的证监会领导:

    酝酿已久的场外市场建设一揽子方案即将推出,十多年前迈进证券市场并为国企、民企改制上市作出巨大贡献的广大老股民,在拥护高层关于“新三板”建设一系列举措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关注被长期遗忘的“老三板”市场,我们更需要看到老三板退市公司的制度建设步伐!

    我们强烈认为:老三板市场现存“只进不出”、“只退不管”的退市制度是极不完善、极不正常的,与当今中央和政府的和谐理念、民本思想和维稳初衷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强烈呼吁:老三板的现状绝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必须进行全面的、彻底的、统筹的改良。退市公司之所以退市,其责任在于监管制度的缺失和大股东的违法经营,而广大退市股民是无辜的。退市公司“犯错”固然需要罚责,但“犯错”后更应允许“跌倒后雄起”,更应给予“知错就改”的政策扶持。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应该涵盖到老三板市场,以破产重整(结合股改清欠)为重要方式的重组方案不但适用于主板的上市(暂停)公司,而且也适用于目前的三板退市公司。退市公司同样可以通过破产重整来实现集债务豁免、股改、资产置换(含定向增发购买资产)于一体的重组模式。退市公司的破产重整和股权分置改革具有不争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理由一:在破产(股改)的主体上,上市公司与曾上市过的退市公司有着完全一致的历史渊源。上市公司与退市公司都曾经过公开募集发行股份、都在公募股份的初期形成了大小非和流通股的股权结构、都经过了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都经过了证券市场的制度规范。而有无公募发行股份时产生了同股不同价、有无大小非现象是衡量有无股权分置改革权利的最重要标志,它不以“上市”或“退市”(何况还在转让流通)为判定标准。显然,退市公司与上市公司由于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特征,因而ST公司可以通过“破产+股改”获得重生,作为投胎于同一母体下的退市股具有当仁不让的借鉴权利。

    理由二:在破产(股改)的客体上,上市公司与退市公司有着完全一致的法律关系。《破产法》适用对象是依法注册成立的各类企业法人,并没有禁止退市公司的破产重整。而股改的实质是大小非以向流通股东对价来换得流通权,规范的是国家股、社会法人股和流通股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和股东权益。在此,上市公司与退市公司一视同仁,上市公司流通股与退市公司流通股法律地位平等。当初公募发行股份时流通股东均高于一元票面的十倍甚至几十倍溢价认购,而大非当初在国资评估后均按一元面值认购,小非也大多廉价认购,流通股东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平等地位。现在,大小非作为对流通股的应有补偿,上市公司已通过股改对流通股东进行了对价补偿,而退市公司的股改为什么迟迟得不到落实?

    理由三:现在上市公司(含暂停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个案有据可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连续四年亏损累累、应退而未退的ST海纳(000925)已通过破产重整的方式走完了全部的程序,实现了“咸鱼翻身”,现已注入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资产(已改名为众合机电);尚在深圳主板市场交易的ST长岭(000561)也应主要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而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以期彻底“脱贫致富”。这些经典个案为退市公司走破产重整(股改)的道路提供了经验、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主板股改业已大功告成,三板退市公司的股改条件日趋成熟。2004年证监会颁发的《关于股份公司终止上市后续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本精神与《破产法》出台的宗旨是一致的,反映了三板股民的一贯诉求。该文明确指出,退市公司在三板重组后具备上市条件的,可直接向交易所(注意,这里不是证监会)提出恢复上市申请。希望监管层能信守文件规定,在原有制度框架基础上,以更加务实、更加善意、更加创新、更加大胆、更加紧迫的姿态,出台包括转板细则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真正取信于三板退市股民,切实维护三板退市股民的的合法权益。

    理由四: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宏观形势来看,明年应是新三板建设的启动之年。目前证监会正在进一步完善包括“创业板直接退市”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场外市场建设。我们欣慰地看到,证监会增设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办公室”,专门司职于三板市场的监管,其重大意义在于三板市场由原来的中国证券业协会管辖转为中国证监会管辖,上述变化对尽早解决老三板历史遗留问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大股东大肆侵占上市公司权益、违规担保、恶意掏空导致上市公司退市的客观事实,结合明年新三板建设的总体部署,解决老三板历史遗留问题应该摆上监管层的议事日程,尽速出台相关的政策举措,我们不但需要听到监管层关于“新三板”的声音,更需要听到“老三板”的声音。

    我们深信,只要监管层下大决心、化大气力推动,以破产重整、股权分置改革、定向注资、转板细则等涉及退市公司出路的一揽子政策安排一定能够推出,以彰显政府的民本理念。妥善解决老三板问题必将与推出“创业板”、“新三板”一样,被载入证券发展史册,必将功垂百年,必将顺乎民意。我们热切期望监管层能体恤数百万中小投资者的非正常投资损失和由此带来的长期的心灵伤痛。


                       从主板退至三板的数百万广大退市股民中    
部分上海投资者:
张XX、孙XX、周XX夫妇、邓XX、陈XX、李XX、沈XX、成XX、王XX、蔣XX、夏XX、李X、何XX、施XX等十五名
联系人


年    月    日

(本帖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任何人据此信息买卖风险自负)
wan2010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36592
精华: 4
发帖: 2225
在线时间: 896(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9-02-12
32楼  发表于: 2010-12-31   
支持
xczfy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62
精华: 64
发帖: 1575
在线时间: 3177(时)
注册时间: 2007-01-11
最后登录: 2016-10-29
33楼  发表于: 2011-01-21   
退市公司之所以退市,其根本原因在于控股股东违法经营、违规担保和蓄意掏空上市公司所造成的,控股股东难逃其责,而流通股东是断然无辜的。

如果退市公司破产重整和资产重组涉及股东权益调整,当然也必须且只能由控股股东承担责任,以充分彰显有错则究、无错则免的社会公正性。理当,“让渡”、“缩股”等应仅局限在控股股东(大股东)范围内,而根本不应包括流通股东在内。

否则,无异于代人受罪、替人受过,有失泱泱世道的公平公正,是对社会法制的公然挑战!是对社会诚信的公然亵渎!是对是非曲直的公然混淆!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公然剥夺!全体流通股东坚决不答应,必然在股东大会等场合行使合法的票决权。

多灾多难的退市公司流通股东如再次遭受重大折损,天地难容!青山难违!苍海难平!

恳请高层明鉴,切实关注和着重保护退市公司流通股东合法权益,并尽快出台重在保护流通股东合法权益、适合退市公司现状的资产重组政策和制度安排。

十年苦狱、十年煎熬、十年徬徨、十年期待……

jay-hzf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64216
精华: 5
发帖: 1222
在线时间: 828(时)
注册时间: 2010-11-11
最后登录: 2013-06-15
34楼  发表于: 2011-01-21   
glh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0850
精华: 0
发帖: 736
在线时间: 1630(时)
注册时间: 2009-08-11
最后登录: 2018-05-13
35楼  发表于: 2011-01-22   
支持签名。
读懂万和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255
精华: 6
发帖: 2688
在线时间: 5732(时)
注册时间: 2007-08-11
最后登录: 2020-04-07
36楼  发表于: 2011-01-22   
引用
引用第33楼xczfy于2011-01-21 22:21发表的  :
退市公司之所以退市,其根本原因在于控股股东违法经营、违规担保和蓄意掏空上市公司所造成的,控股股东难逃其责,而流通股东是断然无辜的。

如果退市公司破产重整和资产重组涉及股东权益调整,当然也必须且只能由控股股东承担责任,以充分彰显有错则究、无错则免的社会公正性。理当,“让渡”、“缩股”等应仅局限在控股股东(大股东)范围内,而根本不应包括流通股东在内。

否则,无异于代人受罪、替人受过,有失泱泱世道的公平公正,是对社会法制的公然挑战!是对社会诚信的公然亵渎!是对是非曲直的公然混淆!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公然剥夺!全体流通股东坚决不答应,必然在股东大会等场合行使合法的票决权。
.......

正中要害!!!原大股东(多数溜了)是得利者,流通股东是受害者!!!
27生态重整实际是一种政府态度,退市是政府责任,瞿兆玉才判几年?
政府是垃圾公司幕后黑手!!!
zina555555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658
精华: 0
发帖: 219
在线时间: 1118(时)
注册时间: 2007-09-02
最后登录: 2014-02-05
37楼  发表于: 2011-01-22   
辛苦!
小石头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48909
精华: 12
发帖: 1003
在线时间: 1178(时)
注册时间: 2010-08-15
最后登录: 2016-08-15
38楼  发表于: 2011-01-22   
600852中川国际这个苦命孩子早在1996年受外交部之托,援非建设乌干达大水坝,后因该国内战爆发政权更替而巨亏3亿多!援非行为外交部有不可推卸责任!后来李达昌副省长引狼如室,由河南骗子公司四通来重组,作为上市公司中国四川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河南四通电力设备公司的董事长赵国珍,在没有任何资产抵押情况下钩结银行信贷员通过为其一手创办私营企业河南葛天集团担保4150万元,为关联企业河南佳和高科担保5000万元,同时为葛天电气配件有限公司、四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长葛市恒龙贸易公司、葛天集团等与其关联的私营企业同时向河南四通借款担保合计近4亿人民币。后来这些串通一气的私营公司均恶意不归还借款,造成河南四通背上4亿多资金债务。由于中川国际控股97%河南四通,且是担保人,导致中川国际资产被大量查封、拍卖,变相造成国资大量流失、股票退市,国资及一万八千股民财富烟消云散.....赵再生毒计并串通冯双喜等人申请四通破产,长葛法院在四通不追讨情况下竟然宣告四通破产清算,想迫使中川无地申诉,由此给社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这一切都发生在我们*****领导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制国家,苍天啊!如此胆大妄为抢钱简直不可思议!令人发指!这些阳光下罪恶缘于当时四川省分管副省长李达昌,其利用职权让骗子公司河南四通重组中川,虽已判刑7年。但是限于当时法律空白,及河南省许昌长葛市个别人阻挠使主要犯罪分子黑恶势力现河南省葛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佳和高科实际控制人赵国珍、孟小聚、韩治国等犯案至今十年还在逍遥法外.........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6400
精华: 0
发帖: 334
在线时间: 346(时)
注册时间: 2010-11-30
最后登录: 2015-07-01
39楼  发表于: 2011-01-23   
支持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