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皮海洲:财政补贴不应成为*ST“免死牌”
jay-hzf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64216
精华: 5
发帖: 1222
在线时间: 828(时)
注册时间: 2010-11-11
最后登录: 2013-06-15
楼主  发表于: 2011-01-11   

皮海洲:财政补贴不应成为*ST“免死牌”

皮海洲:财政补贴不应成为*ST“免死牌”
    新京报

  地方政府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而不是滥用财政补贴手段让*ST公司“起死回生”。

  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的年报披露季节,对于*ST公司来说,则面临着“生死关”。由于*ST公司都已连续两年亏损,一旦2010年继续亏损,将面临着退市的命运。

  正是基于2010年年报的重要性,寻找“救命稻草”也就成了一些*ST公司的求生之道。由于一些上市公司通常都是当地政府的宠儿,于是,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银行利息减免等也就成了这些公司的“救命符”。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四季度以来百余家上市公司收到政府补贴或相关政策优惠资助,累计金额约为34亿元(据《上海证券报》与《证券时报》报道).

  这其中就有多家*ST公司有望因此逃过一劫。如*ST南化,公司2008年、2009年两连亏,2010年前三季度已经亏损了2.09亿元,12月2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经营性财政补贴款3.3亿元,该公司将因此避免退市。而类似的公司还有*ST金化、*ST德棉、*ST大水等。

  财政补贴成了*ST公司的“免死金牌”,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部门对上市公司的关心。不过,这种“关心”并不值得提倡。

  首先,这种做法是对退市制度的一种挑战。一家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这表明该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将这样的公司淘汰出股市,这是对投资者负责的一种表现。但通过财政补贴让这样的公司继续在股市里苟延残喘,显然不利于股市健康发展。

  其次,这种做法对于一些退市公司来说不公平。通常说来,能够得到财政补贴的*ST公司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或者其大股东是国有股东。相反一些民营企业却很难获得财政补贴。因此,通过财政补贴来让一些*ST公司“免死”,对于那些因为得不到财政补贴而退市的公司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甚至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因此,财政补贴等“红包”不应成为*ST公司“免死金牌”。对于那些通过财政补贴而“免除一死”的公司,如果来年主营业务收入继续亏损,则不论政府部门是否给予补贴,都应该直接退市。地方政府也不应该通过滥用财政补贴的手段来浪费纳税人的钱。地方政府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为上市公司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对于*ST公司,政府部门可以积极支持其重组,并为之牵线搭桥,重视公司本身造血功能的发挥,而不是把巨额资金撒向*ST公司去填窟窿。

既然现在的st公司能这样操作,那么历史遗留问题的三板股就应该得到一次公平对待的机会,股改清欠,融资增发或置换重组!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66400
精华: 0
发帖: 334
在线时间: 346(时)
注册时间: 2010-11-30
最后登录: 2015-07-01
沙发  发表于: 2011-01-11   
在中国股市谈公平,只不过是讲神话,我算是看透露了!一旦流通股分散到公众之手,那么就等着退市吧。不流通的大股东早把股权抵押变现了,高管也乘机把优良资产瓜分移到自己名下。散户你去哭吧!骂吧!谁叫你进来的?股市有风险不是早告诉你了吗?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