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万绿丛中一点红
glh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0850
精华: 0
发帖: 736
在线时间: 1630(时)
注册时间: 2009-08-11
最后登录: 2018-05-13
楼主  发表于: 2011-01-17   

万绿丛中一点红

版面虽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但不以涨喜,不以跌忧;身处三板图的是政策,须有一颗平常心。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折磨;相信这是破晓前的黑暗,阳光将照亮三板。
冤假错案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3622
精华: 79
发帖: 5821
在线时间: 4469(时)
注册时间: 2010-03-01
最后登录: 2015-09-08
沙发  发表于: 2011-01-17   
不以涨喜,不以跌忧没有政策就不算出头
空前绝后,蒙冤受难的仅存八只两网冤股板块,是股市里最袖珍的板块!受难十三年以来,收益最多最大的准是那些经常做短线做波段的,但最后等出台平反转板补偿政策时,踏空的也准都是那些技术派的高人!因为他们尝过甜头儿!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凡人都不可避免!你是凡人吗?其实回首若干年以来,两网退市,忽左忽右,高抛低吸,买进卖出做波段的都是高手高人,但在小草论坛,你要总是被大家察觉和发现,你可能就做的不够高尚了!小草论坛就像社会上一样,有饱汉也有饿鬼。其实很好分辨,饱汉底气足,饿鬼饿狠狠!看到谁都想咬一口,像疯狗一样!你是饱汉还是饿鬼?(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本帖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任何人据此信息买卖风险自负)
流浪人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25266
精华: 4
发帖: 271
在线时间: 2741(时)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14-03-16
板凳  发表于: 2011-01-17   
不以涨喜,不以跌忧
小石头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48909
精华: 12
发帖: 1003
在线时间: 1178(时)
注册时间: 2010-08-15
最后登录: 2016-08-15
地板  发表于: 2011-01-17   
40快了债务明朗后债转股
小石头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48909
精华: 12
发帖: 1003
在线时间: 1178(时)
注册时间: 2010-08-15
最后登录: 2016-08-15
4楼  发表于: 2011-01-17   
ST中川七年重组梦不堪回首
2005-02-21 09:50
--------------------------------------------------------------------------------

  如何抚平7年前重组留下的致命伤将关系到公司命运,四川国资委的重新掌控似乎被看好

  南方网讯 在2月4日一度成仙的*ST中川(600852),在节后3个交易日中连连上涨。2月18日,在大盘大幅下跌的情况下,该股竟然逆市涨停,让此前一直看淡该股的投资者甚感诧异。这只长期下跌的熊股是否极泰来还是临死前的挣扎?这不得不从这家公司7年前的重组开始说起。

  7年重组南柯梦

  *ST中川1994年上市之初的主营业务为国内外工程项目承包、对外劳务合作等,又因拥有较深的政府扶持背景曾被市场广泛看好,股价一度达到20元以上。但上市后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取得长足进步,在1996年公司承建的乌干达欧文电站被业主终止而导致巨额损失,随后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寻求对外重组在1998年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但是此次重组并未能拯救这家濒临困境的公司,相反却让公司越陷越深。据了解,当时对*ST中川的“壳资源”感兴趣的公司颇多,但是,最后入主的却是几乎无人知晓的深圳通富达实业有限公司。接下来的1998年11月,*ST中川的离奇重组拉开了实质性的帷幕,三份貌似公正的协议得以签定。

  第一份是四川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国投)将所持有的占*ST中川总股本51.12%的5600万股国有股以14112万元转让给深圳通富达,第二份是*ST中川将账面价值合计14112万元的包括饭店、设备等资产转让给四川国投,而第三份则是深圳通富达将其全资子公司河南四通电力设备公司97%的股权以1.6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ST中川。

  三份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深圳通富达在没有付出一分钱现金的情况下顺利取得了*ST中川的绝对控股地位。但事后四川证监局的调查表明,河南四通电力设备公司97%的股权虚增价值达8000万元。也就是说,中川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的投资者在重组之初就丧失了8000万的资产,这对于一家规模中等的公司并非一笔小数目,更重要的是重组方的重组动机已经明朗。

  不仅如此,深圳通富达的如意算盘还希望通过增发圈钱。2001年8月,公司曾提出一份6000万股的增发计划,但由于股票发行政策的调整及部分拟增发投资项目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最终导致增发方案叫停。但是这并没有阻止重组方的圈钱计划,相反采用了更为直接的方式。

  2001年8月,中川国际的副董事长、河南四通电力设备董事长赵国珍通过河南四通电力设备为其一手创办的河南葛天集团担保4150万元,为河南佳和高科担保5000万元。同时,葛天电气配件有限公司、四通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长葛市恒龙贸易公司、葛天集团等企业还向河南四通借款2亿多元,由于中川国际已经控股河南四通97%股权,河南四通因此流失的3亿元,账自然挂在中川国际名下。

  尽管公司董事会一再强调这只是赵国珍的个人行为,董事会并不知情,但这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事后的调查表明,赵国珍实际是这次重组的实际操控者,时任董事长、同时是深圳通富达董事长的丛钢与之过从甚密。这从后来发生的连锁辞职中可以窥见端倪。

  2002年9月,时任中川国际副董事长的赵国珍突然辞职;2003年2月,时任中川国际董事长丛钢辞职。但中川国际的问题并没有完结,2003年11月,中川国际又一董事长安国胜因涉嫌1998年与其他公司的经济案件,已被采取司法限制措施。

  2004年8月4日,由于在重组过程中存在虚假陈述行为,中国证监会对深圳通富达公司以及*ST中川两届董事会中的相关责任董事进行了包括罚款在内的行政处罚。

  惨痛损失谁收残局

  实际上,由于大股东深圳通富达的股权已经被司法冻结,*ST中川的残局只能由当初的大股东、目前的二股东四川国资来收拾。市场不明白的是,当初四川国资为何要睁眼跳岩,同时在中川国际数年的沉沦中沉默,这样的谜底在年初终于露出端倪。

  有媒体报道四川省原副省长李达昌涉嫌挪用专款被逮捕,牵涉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ST中川(600852),而其中所谓挪用的专款主要是1997年财政部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给*ST中川5年期1000万美元的专项贷款。

  据悉,李达昌在担任四川省副省长期间,曾主持四川省“对非工作”。有消息称,李达昌的被捕与原四川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局长郑安卡有关。而就是这个郑安卡,1999年11月在担任中川国际总经理期间曾参与中川国际赔偿乌干达欧文电站损失的谈判。

  由此看来,当初的*ST中川的混乱与李达昌的调控不无关系,公司多年的混乱与此高层的关系究竟有多深也有待进一步的调查。*ST中川董事会秘书陈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消息中所涉及的事实发生在1997年,而1999年公司已完成资产重组,对当时发生的事情并不清楚。

  太极推手可谓高超,但四川国资方面对某些情况应该是有所知悉的,并提前采取了行动。2004年6月,代表四川国资的5名董事已经进入董事会并且主控了公司的经营。据知情者称,此时李达昌的问题已经基本定性,四川国资方面已经可以不再考虑这一高层因素。

  但是由于公司业务匮乏,加之屡屡败诉,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起色。2005年1月26日*ST中川公告称,公司2002年、2003年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公司已在2004年第三季度报告中预计2004年度将继续亏损。因此,公司股票将自2004年年度报告披露之日起连续停牌,上证所将在10日内作出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公司称,如果2005年半年度报告仍然亏损,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公司股票因此连续跌停,在2月4日最低价达0.99元,成为主板市场少见的仙股之一。但就在市场的一片看淡声中,*ST中川却来了个绝地反击,节后三天更是连续上涨。难道是公司基本面发生了什么根本变化?

  但公司方面表示,公司的经营状况只能算是正常,没有应该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市场人士则表示,由于四川国资重新掌控公司,李达昌问题引发的障碍已经基本消除,不排除公司重组出现新的变化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一种超跌反弹,投资者还是以观望为宜。

  记者感言:投资者的创伤由谁抚

  ●官建益

  在中川国际上市10年后,这家公司的股票一度跌破了面值。对于曾经高达20元以上的股价,目前的反弹是微不足道的。用这一点反弹根本无法弥补投资者的损失,更何况如果是反弹,将会有更低的价格等着投资者。

  在中川国际的沉沦中,我们此前看到的是来自于外部贪婪者的掠夺,但是在李达昌事件暴露后,我们终于看到隐藏在中川国际背后的另一条黑线。当初不解的许多疑问现在似乎已经有了一些答案。

  但是我们获得答案的代价已经太大,在10年的漫长岁月中,投资者在每股20多元身上的损失岂是行政处罚所能解决的。惟一的希望是在排除一些阴影后,对此事件负有责任的有关方面能真正伸出援手,让深陷其中的投资者能够逐步脱离苦海。但是,这样的愿望能够实现吗? (编辑:方方)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