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中国证券报:改革退市制度
1107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1510
精华: 26
发帖: 1493
在线时间: 2399(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最后登录: 2019-09-10
楼主  发表于: 2011-02-18   

中国证券报:改革退市制度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山高路险 设置为精华(2011-02-18)
改革退市制度

  引入“资不抵债”退市法则

  股市是一个典型的优胜劣汰的竞争市场,这正是股市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根本体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主要是构建“优者准入”的激励机制,而退市制度改革则是要构建“劣者必退”的淘汰机制。然而,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尚未迈出退市制度改革的步伐。

  一直以来,A股退市制度仅以“连续三年半亏损”作为唯一量化的退市标准,由于年度净利润易于被操纵,这在一定客观上助长了垃圾股的“报表重组”,一些实质性亏损的上市公司经常借助利润操纵,恶意规避暂停上市和退市风险。其中,最典型的手法是“二一二”亏损法,即连续两年亏损后,突然整出一个几分钱的微利,然后再连续两年亏损,如此往复,便可以做到死不退市,甚至还可以逃避“暂停上市”的风险。

  正是由于退市制度形同虚设,股市淘汰机制基本失效。一些重组客更是胆大妄为,他们以垃圾股的“壳交易”为名,大玩“空手道”游戏,结果导致许多垃圾股重组易主不到两年,便又再次沦为超级垃圾股,让股民埋单。

  退市制度失效所导致的垃圾股暴炒与过度投机这只是一种表象,而背后的实质性负面影响及危害却是巨大的。垃圾股股价严重高估扭曲了整个股市的估值体系,进而抬高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推高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市盈率,这是导致股市信号失真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尽快改革和完善退市制度,恢复股市的淘汰机制,震慑垃圾股的暴炒与过度投机。

  笔者建议,在现有的单项退市标准的基础上,增补另一个退市标准选项——资不抵债退市法则。因为净资产是一个长期性存量指标,而净利润则只是一个短期性(一个季度、一个年度)流量指标,因此,相比之下,净资产被操纵的难度远远高于净利润。所谓“资不抵债退市法则”,即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数的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如果在接下来的半年报中,净资产仍为负数,则应该立即退市。在连续亏损退市法则和资不抵债退市法则之间,上市公司只要达到其中一个标准,就应该立即退市。若按照资不抵债退市法则执行,目前A股市场至少有30到50只股票应该立即退市。

  创设全国统一的场外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只有两个场内市场——上交所和深交所,至今尚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场外市场(OTC)。场外市场应该是场内市场的重要补充,它以做市商为载体,以低门槛为标准,以高科技、高成长、高风险为特色。场外市场主要承担着两大使命:一是为非上市公司(不够场内上市标准的企业)提供挂牌、转让、定价的机会,为场内市场提供保质足量的上市资源。二是为场内市场的退市公司提供死缓通道,让退市制度运行更高效、更平稳,从某种意义讲上,场外市场也是退市公司的垃圾收购站和废品处理场。

  与场内市场相比,场外市场不仅拥有低门槛准入标准,而且市场容量无极限,它既可以承接数千只股票同时挂牌,也可以多达数万只股票同时挂牌。不难想象,全国统一的场外市场一旦形成,尤其是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的互通对接,不仅可以消除证监会大门外“排长队过会”的壮观一景,并为正在“挤过独木桥”入场的准上市公司提供场外挂牌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场外市场还可以为场内市场的投机资金分流减压,让发行人和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自由,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及“三高”现象;同时,场外市场的构建,有助于完善场内市场的淘汰机制,提高退市效率,纯洁上市公司队伍,为垃圾股暴炒行为灭火降温,还原股价信号的真实性。

  尽快推出国际板

  引入“按季分红”理念

  如果说,中国企业到境外上市是“走出去”,那么,境外企业到中国上市则是“引进来”。这是中国股市对外开放的必要环节和重要内容,我们不可能省略和回避。国际板的推出,正是我们实施“引进来”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国际板设计的游戏规则,我们引入的境外企业,应该是信誉卓著、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同时它们也应该是世界一流的蓝筹股,“按季分红”是它们回报投资者的特有标签。这样的境外公司引入,不在多,而在精。比方,IBM、微软、英特尔、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等。

  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不仅拥有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拥有对股东诚信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它们“按季分红”的理念,将会通过国际板导入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改变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观,以及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国际板的推出,不仅可以为中国投资者引入世界一流的境外企业来中国挂牌上市,并通过“按季分红”共享其发展成果,而且还能引导和培养中国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理念。它能为中国上市公司提供表率与示范作用,尤其是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以及法治意识与诚信意识方面。

  国际板的推出,对A股估值标准或将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一方面,从市场资金总量来看,国际板可以有效分流主板和创业板的资金,并为投资者提供全新的投资机会,从而分散主板和创业板的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另一方面,从投资模式来看,国际板按季分红有利于长期投资者队伍的培养与壮大,进而形成一种理性投资的投资理念,这有利于抑制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并有利于还原股价信号的真实性。

  可以预见,上述针对中国股市的三大制度变革与创新,只要齐头并进,或许会引爆一场A股市场的“估值革命”。到那时,A股估值体系必将重新构筑,高估值、高市盈率与过度投机并存的现象必然大大缓解。

yangzhen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581
精华: 3
发帖: 1205
在线时间: 667(时)
注册时间: 2007-02-27
最后登录: 2013-09-11
23楼  发表于: 2011-02-24   
退市股不再上三板对老三板是不利的,总有一天也会关门停业.
wbl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15962
精华: 0
发帖: 5177
在线时间: 4393(时)
注册时间: 2009-02-21
最后登录: 2020-10-01
22楼  发表于: 2011-02-24   
秉利
王敏超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3423
精华: 16
发帖: 1760
在线时间: 10816(时)
注册时间: 2007-12-30
最后登录: 2016-12-08
21楼  发表于: 2011-02-21   
在连续亏损退市法则和资不抵债退市法则之间,上市公司只要达到其中一个标准,就应该立即退市。若按照资不抵债退市法则执行,目前A股市场至少有30到50只股票应该立即退市。

这下子,三板热闹了。
2009  到牛年 喝牛奶 盼牛市
ywd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840
精华: 3
发帖: 485
在线时间: 9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09
最后登录: 2019-07-26
20楼  发表于: 2011-02-20   
三高折射中国股市信心与人气

——三高现象有利于中国股市起步阶段的快速扩容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笔者认为:“三高”现象是中国股市有信心、有人气、有热度的铁证,这一现象的存在,并不一定是坏事,至少它有利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在起步初期阶段的快速扩容,这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将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流动性泛滥及“加息”的条件下,通过IPO可将游资或热钱导入实体经济,从而缓解市场过度投机,变废为宝、为我所用。

  然而,如今仍有一些人片面、武断地将“三高”现象看成是绝对的坏事,并将它直接归罪于新股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他们激进而简单地认为,只要中国股市发审制度实行美国式的注册制,废除核准制,就可以解决“三高”现象。他们甚至还坚持认为,市场化应该是一步到位、彻头彻尾的市场化,否则就是“伪市场化”。很显然,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反市场化的,他们表面上主张完全市场化,实际上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极端主义主张。众所周知,不管是工业化、城市化,还是市场化,都必须有一个过程,试问:市场化怎能一步到位?注册制目前能够适合中国股市的现实状况吗?

  事实上,新股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让一级市场“去行政化”,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IPO定价的市场化与IPO节奏的市场化,很显然,这一改革已取得了预期效果和巨大成功。尽管“三高”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股市场的信心与人气,也有利于中小板与创业板的快速扩容,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三高”现象是不正常的,笔者认为,“三高”现象并非源自新股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本身,而是主要源于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退市制度形同虚设,二级市场缺乏有效的淘汰机制,在壳交易背后的“空手盗”游戏,致使垃圾股投机猖獗,其股价被严重高估,从而扭曲了整个A股的估值体系,在比价效应的作用下,直接推高了一级市场的新股发行定价。

  其二,场外市场(OTC)缺位,无法有效分流场内市场的排队压力,企业上市的排队时间成本及机会成本猛增,上市就是过独木桥,上市成功的收益与上市失败的风险同样大。因此,在新股发行定价中,实际上,已经暗含了排队等候及严格审核的“上市风险溢价”。

  其三,投资渠道单一,国人除了存款,就是炒股。在房市,政府调控政策大力提倡“打击房市投机,抑制房市投资”;当房市调控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房市投资风险倍增。在债市,公司债券市场规模狭小,债券定价拉不开档次,投资价值无法吸引民众。因此,炒股尤其是炒新股,成为中国投资者的单项选择。狭小的中小板与袖珍的创业板,如何经得起巨大流动性的冲击和炒作?

  此外,中国股市历来心浮气躁,尤其喜欢暴涨暴跌,常见的现象是:牛市涨幅全球第一,熊市跌幅全球第一。与成熟股市相比,A股市场的市盈率水平总是高高在上的,目前的A股市场,唯有超级大盘股的市盈率是与境外发达市场对接的,相反,中小盘股及垃圾股的市盈率则长期居高不下。因此,中国股市的涨跌幅与发达股市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一轮大牛市为例,在2007年10月16日牛市顶峰时刻,这一天上证综指创出6124点的历史天高记录,当天A股主板(上交所)市盈率为71.44倍,而香港主板市盈率则仅为23.48倍!A股的市盈率比港股高出两倍,这一组数据是由香港交易所提供的。同样是大牛市,为何A股主板与香港主板会有如此巨大的市盈率悬殊,因为香港主板是发达而成熟的市场,估值更理性而合理;相反,A股主板则是新兴而不成熟的市场,估值偏高、泡沫严重。

  再看看上一轮大熊市,在2008年10月28日熊市极寒时刻,这一天上证综指最低下探1664点,从6124点处仅用12个月就暴跌至1664点,在极寒的这一天,香港主板市盈率为6.04倍,而A股主板(上交所)市盈率则为14.44倍,A股市盈率仍高出港股一倍。

  由此可见,经常性的暴涨暴跌,实为中国股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也是中国股市经常表现出来的冰火两重天景象:牛市表现为“一步到位的涨”与“涨过头”;熊市则表现为“一步到位的跌”与“跌过头”。

  即便在熊市,除了超级大盘股,A股市场的个股市盈率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尤其是A+H股的股价表现,一般地,只有大盘股和超级大盘股的H股股价与A股持平或略低,而除大盘股以外的所有A股股价,则远高于H股股价。因为A股市场的股价排序一般是以股本为依据的,而不是业绩,这也是中国股市的投机特色。

  由此可见,A股市场原本估值水平要远高于境外发达股市,因此,在一级市场上,IPO定价A股市场远高于境外发达股市,进而形成所谓的“三高”现象,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也是境外市场望尘莫及的。

  从长远来看,消除“三高”现象并不难,主要对策只需三条:一是改革退市制度,完善二级市场淘汰机制,严惩壳交易背后的“空手盗”,真正还原垃圾股股价的本来面目。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场外市场(中国OTC),分流场内市场压力,鼓励高科技非上市公司在此挂牌转让。OTC既是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储备库,同时也是退市公司的废品收购站和垃圾处理场。三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尤其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公司债券市场,拓宽投资渠道和投资平台,为国人提供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与组合投资机会。

有一句人话吗?
动迁户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0280
精华: 3
发帖: 161
在线时间: 529(时)
注册时间: 2009-07-29
最后登录: 2015-02-06
19楼  发表于: 2011-02-20   
回 16楼(玩三板) 的帖子
zhi chi!!!!!!!!!
ywd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840
精华: 3
发帖: 485
在线时间: 906(时)
注册时间: 2007-03-09
最后登录: 2019-07-26
18楼  发表于: 2011-02-20   
一只--------中国股市发行“三高”反映了中国股民高昂的信心。就是此--叫喊的。
sbwq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16917
精华: 10
发帖: 451
在线时间: 1240(时)
注册时间: 2009-05-31
最后登录: 2018-02-15
17楼  发表于: 2011-02-1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玩三板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19359
精华: 0
发帖: 152
在线时间: 805(时)
注册时间: 2009-07-12
最后登录: 2013-12-31
16楼  发表于: 2011-02-18   
必须是彻底退市,老三板是历史遗留问题,是管理层错误造成的,要另外政策解决。今后退市是正常的,要彻底退,反对退到三板!!!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15楼  发表于: 2011-02-18   
黄奇帆谈证券市场




    重庆市长黄奇帆说:"我国证券市场1990年代初起步的时候,国内大多数人不懂股市,企业上市主要靠组织推进。上面给各个省分配上市指标,地方政府拿到上市指标后,谁企业困难了就把指标给谁去融资。所以第一批上市的都是中小企业,资产质量都很差。当时真正的国有大企业、好的企业,地方政府都不舍得让它们上市。可以想见,这样的企业,它一上市很快就进入了新的困难期,一直熬到现在。

  还有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业界已认识到,上市企业应是优质企业,并不再搞指标配额分配。但还有一个认识问题没解决好:你是优质企业还上市?锦上添花不公平。这就提出了“一拖二”、“一拖一”。优势企业上市的时候捎带一两个困难企业,把困难企业拖进了股市。这些困难企业虽然上市了,但由于机制没转,再加上先天不足,也会重新陷入困境。

  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存留在资本市场的困难公司,你现在让它退市、让股民破产,既不现实也不公平。对这样的公司,用重组来解决问题,既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14楼  发表于: 2011-02-18   
http://investment.blog.sohu.com/164998308.html

黄奇帆谈证券市场




    重庆市长黄奇帆说:"我国证券市场1990年代初起步的时候,国内大多数人不懂股市,企业上市主要靠组织推进。上面给各个省分配上市指标,地方政府拿到上市指标后,谁企业困难了就把指标给谁去融资。所以第一批上市的都是中小企业,资产质量都很差。当时真正的国有大企业、好的企业,地方政府都不舍得让它们上市。可以想见,这样的企业,它一上市很快就进入了新的困难期,一直熬到现在。

  还有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业界已认识到,上市企业应是优质企业,并不再搞指标配额分配。但还有一个认识问题没解决好:你是优质企业还上市?锦上添花不公平。这就提出了“一拖二”、“一拖一”。优势企业上市的时候捎带一两个困难企业,把困难企业拖进了股市。这些困难企业虽然上市了,但由于机制没转,再加上先天不足,也会重新陷入困境。

  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存留在资本市场的困难公司,你现在让它退市、让股民破产,既不现实也不公平。对这样的公司,用重组来解决问题,既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






[ 此帖被大林在2011-02-18 14:17重新编辑 ]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25845
精华: 1
发帖: 400
在线时间: 3214(时)
注册时间: 2009-10-31
最后登录: 2015-07-08
13楼  发表于: 2011-02-18   
应新老划断
搞垮上市公司的坏分子不抓、不处理,却把投资人打入地狱三板,你说惨不惨?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63961
精华: 7
发帖: 488
在线时间: 617(时)
注册时间: 2010-11-09
最后登录: 2012-12-02
12楼  发表于: 2011-02-18   
不*****有希望但是没保障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63961
精华: 7
发帖: 488
在线时间: 617(时)
注册时间: 2010-11-09
最后登录: 2012-12-02
11楼  发表于: 2011-02-18   
不维·权有希望 但是真没保障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10楼  发表于: 2011-02-18   
作者不提包装上市-违规担保而亏损----------不是缺心眼就是居心不良


想让退市股民为“制度虚设”埋单?


作者马后炮也


连环炮也?

[ 此帖被大林在2011-02-18 11:01重新编辑 ]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9楼  发表于: 2011-02-18   
开始化整为零解决不稳定因素了
老三板挡了代办转让市场的路了
问题积累了一揽子了,装不下了
---------当初有人后悔设立老三板
---------可能设立混水潭是个谋略
为什么现在三年退市制度虚无了?
当初若铁碗清欠就不会有退市的
没有退市公司,股价就不会下跌
股价不下跌---------------------------
---------希望不要再利用老三板人



三年退市已利用完毕
[ 此帖被大林在2011-02-18 10:56重新编辑 ]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8楼  发表于: 2011-02-18   
山高路险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16836
精华: 17
发帖: 2288
在线时间: 10213(时)
注册时间: 2008-05-21
最后登录: 2025-05-06
7楼  发表于: 2011-02-18   
不改就没有出路,但怎么改是个问题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6楼  发表于: 2011-02-18   
bdzwq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29227
精华: 31
发帖: 2437
在线时间: 5391(时)
注册时间: 2009-12-25
最后登录: 2020-08-14
5楼  发表于: 2011-02-18   


这篇文章的观点多处与管理层的观点相同,或者说是一致的,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区别在于:管理层要做的是建立一个从创业板入手,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所有上市公司都直接退市的制度;这篇文章的观点则是提出了要退市就先要退到场外市场的思路,实则是一篇在刻意回避直接退市的文章。个人认为是一篇别有用心的文章。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4楼  发表于: 2011-02-18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地板  发表于: 2011-02-18   
http://investment.blog.sohu.com/167329476.html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必须尽快改革和完善退市制度,恢复股市的淘汰机制,震慑垃圾股的暴炒与过度投机。
[ 此帖被大林在2011-02-18 14:08重新编辑 ]
飞黄腾达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8925
精华: 21
发帖: 994
在线时间: 603(时)
注册时间: 2009-05-16
最后登录: 2012-02-04
板凳  发表于: 2011-02-18   
如果主板垃圾股的土壤恶化,势必影响到老三板。鉴于新三板在提速,老三板没有明确的消息,媒体在吹“完善退市制度”的风(证监会去年说过“重大政策出来之前先利用媒体吹风”),而“完善后的退市制度”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在“不完善退市制度”下退市的老三板退市股在“新的制度”到来的时候是和“新来老三板的”一视同仁还是另眼相看、区别对待?这些都是身处老三板的人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老三板的股价经过几年的消息左右和各种力量的搏弈现在是不高不低、能上能下的时候,未来的走势不是唱多唱空者一厢情愿的,也不是某某出货或者进货可以左右的,对此大家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了。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0909 威望 +10 2011-02-18 理智分析。
隐藏评分记录
极地阳光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39561
精华: 0
发帖: 17
在线时间: 73(时)
注册时间: 2010-06-10
最后登录: 2011-03-13
沙发  发表于: 2011-02-18   
本来就不该投机去买三板股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