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资产重组免征增值税对老三板有积极作用
1107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1510
精华: 26
发帖: 1493
在线时间: 2399(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最后登录: 2019-09-10
楼主  发表于: 2011-02-28   

资产重组免征增值税对老三板有积极作用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山高路险 设置为精华(2011-02-28)
记者27日独家获悉,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公告明确,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转让实物资产及相关债权等的,可免征增值税,这一新规将自3月1日起实行。

  这一份名为《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的文件明确,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

  《公告》彻底颠覆了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下发的《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政策问题的批复》,后者规定,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将所属资产、负债及相关权利和义务转让给控股公司,但保留上市公司资格的行为,整体转让企业产权行为,对其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应税货物转让等行为,应照章征收增值税。

  据业内人士介绍,2009年《批复》下发后,凡是借壳上市的,壳公司为了腾出净壳,都需要将原上市公司的资产置换出来,如果严格执行《批复》规定,则要补缴高额税款,而新规则意味着这部分税收成本可以免去,这对于拟借壳上市的公司来说是一大福音。

  税务专家王骏认为,新规对于上市公司重组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实际上是一种“净权益”交易,或者说是一种类似于资本*****易,考虑到我国现行税制对股权交易并不课征任何流转税,因此对这种净权益交易不征收增值税更有利于促进企业优化资产存量,使资产在资源配置中能够得到更顺畅的流动。

qwe987123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21700
精华: 35
发帖: 1879
在线时间: 1282(时)
注册时间: 2009-08-27
最后登录: 2016-11-14
5楼  发表于: 2011-02-28   
                                            春风送暖柳先舒  

          丽日驱寒梅早开
sbwq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16917
精华: 10
发帖: 451
在线时间: 1240(时)
注册时间: 2009-05-31
最后登录: 2018-02-15
4楼  发表于: 2011-02-2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xgr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62
精华: 43
发帖: 2920
在线时间: 8580(时)
注册时间: 2006-12-21
最后登录: 2015-12-31
地板  发表于: 2011-02-28   
资产重组免征增值税对老三板有积极作用
同意。
三板市场风云:http://blog.eastday.com/xuguorong
1107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1510
精华: 26
发帖: 1493
在线时间: 2399(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最后登录: 2019-09-10
板凳  发表于: 2011-02-28   
新三板实质上是两网的翻版,否定之否定 !


正见会不能自圆其说。
1107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1510
精华: 26
发帖: 1493
在线时间: 2399(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最后登录: 2019-09-10
沙发  发表于: 2011-02-28   
经济学家刘纪鹏(资料图)
  作为2011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重点工作之一——“新三板”的扩容已进入倒计时。最新消息是,关于新三板扩容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目前正在相关部委征求意见,预计在两会后正式公布。

  三板在国内已有10年历史,但一直没有做大,更没有做强。主要的瓶颈在哪里?影响新三板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又在哪里?

抓紧!更多上涨还在后面 揭秘手中股票不涨怎么办? 小心上涨途中突然杀跌 机构资金已出动(名单公布)   2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刘纪鹏教授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在于决策层的指导思想。他认为,证监会统揽一切肯定搞不好。所以,证监会要放权,“千万不要处处都想体现出‘行政关怀’。”

  三板是基石力主尽早推出

  刘纪鹏用“越快越好”4个字表达他对新三板建设的态度。“在中国有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现在的三板挂牌企业才100多家,这个规模怎么服务中小企业融资?”

  从国际经验来看,场外股份转让市场是整个资本市场体系基石,是最为基本的。刘纪鹏认为,这好比教育体系中的小学,资本市场通常都是由它才逐步演变到主板市场的;而在中国,过去基本上是在用计划手段发展资本市场,一开始就办主板,等于是没有小学就办了大学,顺序是相反的。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在构建资本市场之始,也是想建场外股份转让市场这个基础体系的,当时就有北京、山东淄博的场外报价系统。“但是后来在指导思想上的种种偏差,把淄博的转让系统以及全国23个证券交易中心都关掉了,以致形成现在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作为曾经参与起草或修订《证券法》、《期货法》、《基金法》等多部证券类法规的专家,刘纪鹏教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

  在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场外交易市场非常活跃,量也很大,是整个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但在国内却恰恰相反,这个基础严重缺乏。何以出现这种“畸形”发展?

  刘纪鹏认为,关键是决策层的思路,一开始就想建世界一流。“包括当时的创业板,一度都想放到上海去,甚至一度还想沪深合并。”

  这有点像路还没走稳,就想跑得快。

  全球来看,证券交易所合并确实也是有一波浪潮,但国外都是经历了一个200~300年的历史演变,是市场之间自主的选择。而我们是想绕过小学直接办一流大学。“主要是监管层当时认为一所大学好管理,所以,只办精品店不办百货店。”

  这样的思路,最终造成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延误。刘纪鹏认为,今年提出要加快直接融资,正是新三板建设的一个契机。“推出创业板是越快越好,今年上半年就是最佳时机。”他说。

  技术没问题关键在于放权

  在刘纪鹏看来,现在推进新三板建设,技术上没有丝毫问题,关键还是指导思想。他表示,现在需要解决的瓶颈,最重要的是监管层需要自我战胜、自我革命。应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地方证监局、金融办的作用,千万不能一切都揽到证监会去,不然又会搞得像中小板一样,和主板没有本质的区别了。

  “上三板的都是中小企业,可以说还是当地的政府最了解,证监会统揽一切肯定搞不好。所以,证监会要放权。审批制肯定不行,一定要是备案制。”

  尽管最终方案还没有出来,但是对于市场热议的一些细节,刘纪鹏认为“有形的手”还是挥得太高。比如,对于新三板投资者“2年股龄,50万元资金”的门槛限制,他认为监管层这样做大可不必。“证监会总是认为,多出一些规定就是对投资者负责,就是关怀股民。当时开通创业板时也是这样,处处都想体现出‘行政关怀’。”

  在他看来,行政关怀不仅不能替股民规避风险,反而有失公平。“上市要审批,买股票还要审批,无非是要体现权力。”

  比如,划定的50万元投资门槛。是开户时限制50万元,还是每个时点都要在50万元以上?如果是前者,开户时临时借用他人资金立马就解决了,这个规定就形同虚设;如果是后者,50万资金进场,一旦发生亏损低于了这个门槛,难不成监管层给投资人强行平仓?

  壮大的前提健全转板制度

  2000年,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出面,协调部分证券公司设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2006年1月,国务院批准启动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但运行10年,三板的发展严重滞后,与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相比,既先天不足,后天的培养也非常缺失。

  截至2009年底,共有110家企业参与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中国证券业协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当年92家挂牌企业,流通市值仅78亿元,全年交易量则仅为18亿元。

  “新三板扩容,无疑给更多企业有上市机会。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不至于僧多粥少,非得去抢食那几个有限的上市资源。”刘纪鹏说。

  由于在“三板”中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要转到主板上市难度也很大,因此多年被冷落。

  截至目前为止,仅有粤传媒、久其软件、北陆药业、世纪瑞尔四家三板挂牌企业最终得以在中小板、创业板IPO上市。刘纪鹏认为,如果形成健全的转板制度,资本市场体系才更加合理。

  有人担忧,如果新三板扩容,投资者更多会选择新三板,而不是创业板,这样就会使刚刚开始的创业板形同虚设。对此,刘纪鹏认为,三板扩容无疑会分流一部分市场资金,但这是好事。现在主板、创业板IPO“三高现象”已是顽疾,开通三板有助于从外部环境来打破它。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