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楼主xczfy于2011-03-05 13:10发表的 感慨于ST创智的“大散”们…… :

前期,有ST北亚重组方(沈阳铁路局)的大剂量“让渡”、“缩股”强盗行为,这次又冒出个ST创智。
两家伤心股既有同病相怜之苦,都为股本结构出奇的分散,大股东均占比10%左右。现引祸伤其“大散”们,该怨谁呢?一味怪重组方的黑心黑胆?我看未必!有句古训:“凡事皆为利来”,重组方不为利而甘做“活雷锋”、甘做“形象大师”吗?显然是个大笑话!
要清醒的是,重组的主动权永远在重组方!说白了,这实质上是个“博弈“的问题,你“大散”们“让渡”少了,重组方的利益就得不到保证,逼急了他定会退出重组;你“大散”们“让渡”多了,重组方有利可图,重组方案当然容易成功,但“大散”们要哇哇叫:坚决不答应!而这种“博弈”,对“壳”公司大股东的占比越低,则对流通股东越不利,意味着将“让渡”出更大的比例。
两家伤心股必将有不同之归途。很简单一家是背后实力强大的国字号,而另一家是民企。一般而言,重组方与大股东尤其是流通股东永远是利益的两个对立面,而国字号的在一定条件下会走向调和,因为国字号的重组方不仅仅是“为利”而来,更为社会责任(包括维稳)而来。ST北亚终于嫁得“央企”郎君,不是因为其长得美,而是因为其惹出了“骚”,败坏了世风。而ST创智恐没有这个“艳遇”的福份。因为她的两个对立面永远 不可能调和。最后只有两种结局:要么重组方“撂摊子”,要么“大散”们委屈求全,充其量落得个保本的诉求!
现到了下结论的时候了!不要怪重组方,要怪只怪自己“不长眼”!对于已经关进牢中的暂停股,现确已悔之晚矣!我十分同情“大散”们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更敬佩他们誓与”无赖者“血战到底的气概!然而,对于尚在交易的退市股,如还执迷不悟,那就连“同情心”也将荡然无存!人们必将异口同声地斥责:“活该”!
那么,亲爱的退市苦民们,您从ST北亚、ST创智一喜一悲的个案中倒底“悟”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