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要求解决主板退出公司历史遗留问题
上海证监局转中国证监会:
三板市场挂牌的44家主板退出公司,是我国资本市场由萌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
老三板公司首次发行在*****至1999年十年间,这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渡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摸索建立的阶段。证券市场为国企改制并轨转型扶贫解困服务,大量国企在计划制度下获得额度分配,业绩包装,捆绑上市,解决资金饥渴,缓解三角债务。
主板退市公司,是国企解困、包装上市、大股东及关联企业非法侵占,违法挪用、违规担保、粗暴干涉经营、业务严重萎缩、致使瘫痪直至掏空的典型。正如国务院中国证监会等八个部委签发的证监发[2006]12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文件中讲的, “是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直至退市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损害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因此,在回顾总结中国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作用时,尚福林主席颇有感叹地表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资本市场拯救了国有企业。(2008年11月25日证券日报报导:“尚福林:建设现代化中国离不开强大的资本市场)”。
因此,尚福林主席早就高度评价证券投资行为说,在股市投资者,同样是“功在国家、利在个人”,是“光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者”。(在2005年8月19日一次专家总结会上说)。
因此,我们是爱国投资者,我们拿自已血汗投资是“爱国投资”。
所幸已为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其他部委所共识。
七年来,以上违法犯罪行为除了二个特例外,其他的都没有得到清算,客观上保护了非法侵害者,2000亿国有资产被不断流失,170余万名中小投资者则成了大股东违法犯罪的殉葬品。这是极为不合理、不公平、不公正的,与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格格不入,这种状况绝对不能再继续存在下去了。
目前,沪深主板市场的清欠和股改基本完成,中国证监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关法律不存在任何障碍,启动三板市场清欠与股改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值此,我们三板股民强烈地提出以下几点请愿:
1,中国证监会应当立即纠正前届领导不当放权,应当立即执行证券法第七条规定,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 三板市场全国证券市场组成部份,中国证监会应当履行依法监管的职责与义务。
应当立即贯彻国发[2004]3号“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三板市场部署清欠和股改工作,牵头制定清欠和股改的实施方案,由中国证监会领导,联合退市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并在其配合下,先易后难,展开清欠与股改。
2, 主板退出公司在三板市场挂牌交易后,市场层次虽有不同,市场性质未变,都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保障170余万名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43家公司(另一家已股改)都应当一个不漏进行清欠与股改,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的时间太长,建议尽可能限止在一年内完成。
参照主板市场相关重组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给予扶植和宽松的政策,激励三板公司抓紧治理整顿,改善质地,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关于清欠股改成功的标准,我们建议:清欠股改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大股东的侵占得到完全清算,公司的资产质地彻底改善,产权关系清晰,公司治理规范,主营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向沪深交易所申后,予以重新上市,转入中小板或主板市场。
3,鉴于三板公司资产质量的特殊状况,因涉及投资者众多,建议从社会和谐大局考虑,制定奖惩励罚的政策,例如挂钩当地新股发行、增发配股、融资发债。有力度地鼓励并督促地方政府主持该地退市公司清欠、股改和重组,从而使问题得到比较快的妥善解决。
4,对不愿意清欠和股改的公司,坚决采用“云大科技模式” ,与云大模式有所不同的是坚决清退违规犯法、搞垮公司的大股东,并由当地新上市公司吸收流通股,中国证监会应优先安排吸收了三板流通股的公司上市。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就是保护中国资本市场,捍卫市场的公平与正义,就是弘扬正气,维护政府信用。
5,为了促进三板市场的清欠,充分发挥市场化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提高市场的流通性,保护公众股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和投票权。由于目前三板市场交易制度设计存在重大缺陷,导致市场的流动性、价格的稳定性、市场的透明度等均为不足,应当坚决摒弃。为配合清欠和股改,应当尽快实行公开透明的连续交易制度和国际接轨的信息披露制度。
我们迫切企盼中国证监会能体恤民意认真考虑以上恳求,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挽救三板公司工作,不仅让退市2000亿国有资产得以救活,更使受到多年无辜伤害的股民重见天日。利国利民和谐共赢,共创中国资本市场新的辉煌,真正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此致
敬礼!
退出主板市场公司
上海部分投资者代表
二十位投资者署名
2009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