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世间哪有什么国有资产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楼主  发表于: 2011-03-11   

世间哪有什么国有资产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319-3203.shtml
谢作诗的个人空间--谢作诗 个人首页 |  留言
世间哪有什么国有资产
2010年02月22日 19:08:08分类:产权与合约
实际所有权 名义所有权 国有资产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了,“菩提本非树”,世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国有资产,谈什么国有资产流失呢?

  要知道,资源名义上可以国有,但因为交易费用的缘故,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行使所有权的。首钢是国有企业了,名义上它属于13亿中国人,但我们能够让13亿人都来行使所有权吗?不能的,因为那样的话费用会高的得不偿失。13亿人拥有所有权等于人人都没有所有权。无主的资产租值要消散,于是国有资产就不能不委托给政府职能部门和董事长总经理们来经营管理。

  以经济学的视角看事物,重要的可不是什么名义上的所有权,而是实际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什么国有企业,本质上乃是官有企业。倒不是说这些企业百分之百地归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和董事长总经理们了,但主要地归于他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产权不是抽象的东西,乃是权利束在人群中的某种配置,而且这种配置常常是非对称分布的。

  我们常常被名义所迷惑了。其实名义的东西没有那样重要。你说我老婆是你的老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陪我睡觉,给我生孩子,她事实上就是我的老婆。不要被国有企业的名义所迷惑,关键要看她在陪谁睡觉,给谁生孩子;或者,陪谁睡得多,为谁生的孩子多。

  严格讲来,国有企业只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才是比较名副其实地存在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经济自由,一切按计划行事,个人不能拥有生产资料,连消费品也要凭票供给。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普通意义上的国有资产才是可能比较名副其实地存在。一旦经济开始了自由化改革,国有资产的产权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就向着私人产权的方向走了去,向着官有的方向走了去。

  我们不要以为改革开放深入到今天才开始产权改革,要知道,整个经济自由化的过程就是产权改革的过程——全部的经济改革,归根结底体现在,也一定体现在产权的变革上。我们总讲什么国有资产流失,但我们没有搞清楚国有资产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失的。我们以为只是在现在开始产权改革的时候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这是极端肤浅的看法。

  如果市场条件下真有什么国有资产的话,它能不流失吗?一定要流失的。国有经济里都是一些形形色色的代理人,国有经济的一切交易无可避免地带有自定价格交易的成分。除非是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不给当事人经济自由,否则国有资产注定是要流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复强调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要回到计划体制下去:企业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按计划生产,没有自主经营权,政企也不分离。自然,多数处于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是要进行公司化改造的,但公司化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国有股从经济中退出来,而断不是别的。

  是巴泽尔的发现,任何的私产在边际上都具有公产的性质。反过来更是确定无疑,任何有价值的资源都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有。不要相信公有制的寓言。就我等老百姓来讲,国有资产不流失,它跟我等有什么关系吗?没有。国有资产流失呢,它跟我等还是没有关系。说不定别人拿了去经营好了,多交一点税,多吸纳一点就业,倒不失为一件万幸的事情呢!

[ 此帖被0909在2011-03-11 10:01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板凳  发表于: 2011-03-13   
(略)
3,坚持原有改革性质和发展方式不变。

    本来,对于深陷矛盾和危机的当今中国来说,转变发展方式,开辟新的民生发展道路,是重新点燃人民希望、摆脱危机走向民族崛起的唯一正确选择。为此,体制内外的毛派***人都在积极探索。在这个政治敏感时刻,即使对人民持有敌视态度,也不应该选择此时此地去刺激人民。而政府工作报告恰恰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在向人民群众泼冷水,告诉人民决不改变原有的改革性质和发展方式。比如报告在列举改革成就时指出:“平稳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顺利推出,债券市场稳步发展”。

    或许从不买卖股票的人们并不知道“股权分置改革”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9千万中国股民来讲,绝大多数人提起来无不切齿痛恨、愤怒不已,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前财富大抢劫。把同一个公司的股票以高于富人和洋人十几倍的价格卖给中国老百姓,诱饵就是卖给老百姓的高价股能够自由地上市买卖,可是后来却突然实行什么股权分置改革,把富人和洋人1元或2元买的股票和老百姓平均15元买的股票,按照同一个价格在市场上买卖。结果一边是十几万亿现金资产瞬间落入极少数富人和洋人的腰包,另一边是数千万股民的血汗钱灰飞烟灭。这就是瞬间造就了成千上万个亿万富豪的股权分置改革。2008年就是这个股权分置改革,把十七大关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民生政策,改到了无人知晓的爪哇国里。现在,重提并再次肯定这项改革,显然是在警告翘首期盼民生政策的那些老百姓——不要再做白日梦了,股权分置改革这种财富大抢劫,仍然是今后改革的基本原则。    
       还有那个“债券市场稳步发展”的成就,或许很多人并不理解其中包含的巨大政治凶险,这个风险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如果说股权分置改革是对老百姓财产的空前抢劫,那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则是在经济上把国家推向解体和分裂的危险手段。国家统一,首先是统治集团内部利益的统一,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就会在利益上把各个地方政府分割成为彼此对立的独立实体,在客观上奠定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比之允许地方政府建立军队还要危险。可是,就是如此事关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居然轻轻一句话便一带而过,甚至连个马马虎虎的随便解释都没有。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权力失衡到了什么程度,中国的国运又轻到了什么程度!    
      报告中还有一段被专业词汇掩盖起来的特别惊心动魄的话,这就是“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继续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段话的惊心动魄之处,就在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什么叫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没有人进行解释,包括参与起草报告的那些普世价值派大师,也根本解释不了什么叫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把一些根本说不清楚的东西作为改革目标,早已成为中国改革的根本特点。不过,虽然他们说不清楚什么叫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但是他们却知道通过建立这个什么鸟制度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就是联合洋人瓜分和占有中国那将近百万亿(注意是百万亿而不是百亿和万亿)的金融资产。  
         虚拟经济赋予了现代金融企业以双重性质,一方面,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金融企业必须实行绝对独裁,完全由CEO一个人说了算,无需经过任何讨论;另一方面,资本的高度社会化又要求金融企业的决策者必须承担无限责任,不仅是以投资额为限,也不仅是以全部财产为限,而是要以整个生命为限。所以,现代金融企业的前沿部分,如风险投资公司、对冲基金等一般都采用了两合制的所有制结构,让公司决策者拥有无限权利和承担无限责任。显然,目前中国要建立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看中的不是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中决策者的无限责任,而是决策者的无限权利。他们之所以要急于建立所谓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是由目前中国金融资产管理的无序化和空置化决定的。

    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还不知道,目前中国近百万亿的金融资产,完全由极少数金融官员个人随意支配,国家连一个金融资产管理部门都没有。虽然国家设有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可是国务院规定国家金融资产不归国资委管辖,既然不归国资委管辖,按照股份公司的管理规则,就应该归财政部这个大股东管辖,可是财政部在各个金融企业根本就没有派驻机构和代表,不仅管不了,甚至问都问不了。或许有人会说,还有一个银监会,但是银监会只是一个监督机构,与金融资产没有任何关系。如此一来,国家近百万亿的金融资产就没有了任何管理机构,完全任由金融企业的官员自己随意处置。比如他们想把金融资产卖给谁就卖给谁,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想给自己确定多少年薪就确定多少年薪,除了涉及到金融法规时需经银监会批准之外,几乎所有金融资产的处置完全任由高管人员个人决定。美国之所以能够十分轻松地控制中国金融业,就是目前中国金融资产没有国家管理部门决定的。只是目前中国金融资产任由个人处置的状况既不违法也不合法,国家金融资产的外资化和私有化,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和制度依据,既没有合法依据也没有违法依据,今天国务院可以作为改革成就加以肯定和表彰,明天同样可以作为叛国罪和贪污罪加以追究和惩办。所以,要想合法地占有和支配近百万亿的金融资产,就只有建立所谓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一旦建立了这样的制度,无论是联合洋人瓜分国家的金融资产,还是权钱结合私吞国家的金融资产,就都有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依据。当初他们就是通过建立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把数百万个国有和集体企业变成了私人企业,白白占有了数万亿国家和集体资产。现在,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又瞄上了近百万亿国家的金融资产。[/color
]4,继续推行丛林法则和金钱文化,坚持意识形态的自我阉割。(略)



来源:(http://blog.cnfol.com/zhanghongliang/article/35746576.html) - 本届《政府工作报告》要点解读-张宏良 _ 张宏良 _ 中金博客

[ 此帖被0909在2011-03-13 18:52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沙发  发表于: 2011-03-12   
股民损失一点?

是当前3000点股民损失一点?

还是以1000点股民损失一点?

每个人的成本价不一样如何每个人股民损失一点?

改正政策失误何谈扶持?

地方支持一点何谈损失?

"总不可能要我们承担所有的罪恶吧?"

这是什么话?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