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两网未来股价定位的决定性因素有以下八点
1)政策面影响(国家在完善资本市场改革,修正在改革中发生的错误,如B股和三板中的两网现象)
我想B股是三板的很好范例,同时由于B股是美元交易,没有美元的股民不太方便介入,三板有着B股所没有的优势,在打通交易合并后,三板在七月以后上涨力度会非常大,会迅速逼近主板价格。其中由于存在六一破产法,进入的机构和理性投资者一般不会选择退市股票,而三板中相对优质的股票全部集中在两网之中,因此两网股票在未来四个月中(主要七八两个月),会受到增量资金的全面轰炸,两网股民到时会充分享受到财富增值的乐趣。
2)6月1新会计准则实施,资产重估的增值幅度!!!!
在三板中,好像只有两网的京中兴和港岳触及到这一点,而这点主板牛气冲天的三大因素之一,投资者对此要相应重点关注,同时京中兴的优质资产的增值幅度和地理位置的先天优越性值得大家详细分析。
3)整体注入和资产置换!!!!
在三板中,两网的粤传媒和海国实触及到这一点,而这点主板牛气冲天的三大因素之二,投资者对此也要关注,但两者都有不确定性因素,其中粤传媒相对做出了承诺,但是股价太高且要取决于是否过会,但是其孜孜不倦的为持有股东的利益和作为两网的形象大使,其作用是可以充分肯定的,而且进行整体注入再进行拆分来摊低股价-如一变四股像上港集体,这也是有可能的。而海国实完全不确定,投资者无法分析,只是存在这种可能。
4)主板三板交易合并,给三板带来资金流动性过剩现象。
很多三板股民对政策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是主板三板合并,其实不是,而是交易合并。但是相当于在原来完全不相干的水库和水渠底下开了通道,水渠水位很快和水库一样平,而水库没有变化,资金流动性决定了三板必然出现资金流动性过剩现象。
5)机构入场资格!!!!
主板三板交易合并,同时带来的另一个作用完全被投资者忽略,机构从事三板投资不再通过审批,只需要通过内部的相应规定,如净资产和市净率等的相关规定。这个作用如果成立,两网股当然是首选。
6)机构入场成本核算
以京中兴为例:在第一平台可以算出成本(1.62-2.00),而在第二平台(四月以后)(2.42-2.76),在这个平台我们现在无法看到统计数据,各个机构入场的相对份额和加仓幅度不太明了,当然如果知道结果判断未来走势和定位就相当容易。
7)个股的大股东占有股份比例和职工内部股的比例!!!!!
很多投资者忽略了这一点,但这却决定了三板公司做大做强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大股东占有股份比例过低,相应动力则不强;职工内部股的比例高则成为公司要求账面利润高,以实现个人财产增值的强大驱动力。
比较有趣的例子:京中兴-大股东占有股份比例5.9%(1450万股)和职工内部股的比例23.4%(6000万股)
8)相应概念和题材-奥运概念,新能源,环保,军工,传媒,参股高新(证券)企业,净壳资源等(上面2,3点会实质改变企业性质从8剔出)
奥运概念,新能源,环保,军工,高新企业-京中兴
传媒-粤传媒,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最欣赏的公司,无论严霜还是冰雹,寒天还是酷暑,在三板中树立了捍卫投资者利益不屈的形象(呵呵,就是价格高了点)。
高新企业-京中兴(国内唯一主攻军工内网系统的供应商),长白(税控系统实际竞争相当激烈,长白既没有技术优势,又没有地理优势,且没有规模优势,更没有人才优势,希望它能够很好的克服这些困难),大自然(光电系统产业升级快,国内直接面临清华同方光电的强势打压,国外则有索尼等蓝光系统和其他巨头相应产品的升级产品的出台,使其处于竞争的下风)
净壳资源-海国实,华凯等(败家子等着公主下嫁,重组)-如果成功了它就拽(念zhua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