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记者]总理,您好。刚才那位外国同行也提到中国的房价,您也阐述了我们调控房价的三方面政策措施。其实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就出台了不少关于调控房地产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历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今年您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重申,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现在社会上有担心,就是这些政策措施能不能落实到位?会不会半途而废?请问总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2011-03-14 11:04:47]
[温家宝]关于房价的调控,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是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对于中央来讲,就是要加强对地方落实房价调控政策的检查力度,真正实行问责制。 [2011-03-14 11:05:51]
[温家宝]同时,密切跟踪和分析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形势,进一步研究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 [2011-03-14 11:06:17]
[温家宝]对地方来讲,就是要认真落实房地产调控的责任。比如,首先要公布政府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和房价控制目标。 [2011-03-14 11:06:45]
[温家宝]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出,我们三管齐下,其实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那就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就是说从供求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2011-03-14 11:07:36]
[温家宝]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人民群众当中有许多担心,他们总的是赞成的,但也有许多忧虑。我们提出,今年再建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明年再建1000万套,也就是在今后五年能够建设3600万套。 [2011-03-14 11:08:40]
[温家宝]保障性住房除了棚户区改造以外,主要用于公租房和廉租房,这个方向必须明确。 [2011-03-14 11:09:03]
[温家宝]这里就有一个资金落实的问题,中央今年将向地方补助1030亿元,地方财政也相应加大投入,但还必须更广泛地利用社会资金。 [2011-03-14 11:09:28]
[温家宝]对于保障性住房,土地必须单列,做到应保尽保。 [2011-03-14 11:09:44]
[温家宝]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现在就应该提到日程上来,那就是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设必须有高标准、高要求,也就是说要确保质量、安全和环保。特别是在环保上,从设计到建设整个过程,都要实行节能。这是中国房地产建设的一大机会,如果丢掉了,十分可惜。 [2011-03-14 11:10:55]
[温家宝]我在这里想强调一点,就是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后,管理和退出机制现在就要着手制定规则,这样我们就实行了一个完整的从建设到管理,到退出这样一个完整机制。使保障性住房质量和效益得到保证,使将来它的管理也得到保证。 [2011-03-14 11:12:06]
[温家宝]谢谢。 [2011-03-14 11:15:35]
[韩国文化广播公司记者]总理阁下您好。我们非常关心"十二五"规划中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容。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请问中国将如何发挥这种优势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在文化领域有什么具体政策和发展方向?谢谢。 [2011-03-14 11:16:35]
[温家宝]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国民素质、文化发展和道德情操上。我们国家有着5000年的文化传统,在世界上历经劫波,而现在还保存完整传承下来,中国是一个典范。 [2011-03-14 11:18:59]
[温家宝]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同时我们也懂得,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就是我常说的,只有开放包容,才能使祖国强大。 [2011-03-14 11:21:39]
[温家宝]在"十二五"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也都要把文化的改革和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文化建设,改革文化体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使中国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和大繁荣。我们还要善于把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发扬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与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明结合起来,使祖国的文化再展辉煌。谢谢你。 [2011-03-14 11:22:04]
[台湾无线*****台记者]"十二五"规划已经正式通过,而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日前在台湾举行了首次会议。请问温总理,"十二五"规划和两岸签署的ECFA怎么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另外,有部分台湾民众担心在大陆的经济转型之后可能对于在大陆的台资企业造成很严重的冲击,出现经济困难,请问总理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2011-03-14 11:25:00]
[温家宝]请台湾记者向台湾同胞问好。 [2011-03-14 11:25:40]
[温家宝]大陆与台湾的ECFA协议今年1月1号生效,首先是早期收获。在今年2月份,两岸有关方面进行了一次评估,总的认为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效果初显。 [2011-03-14 11:26:31]
[温家宝]今年1月份,两岸贸易额增长了30%。你可能知道,去年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超过1400亿美元,台湾的顺差达到860亿美元。 [2011-03-14 11:27:23]
[温家宝]你方才担心大陆经济转型会使台湾企业边缘化,我想对你讲,大陆已经成为台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地。现在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已经有8万多家,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如果算上异地投资,就是经过维尔京群岛这些岛屿,整个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台商投资已经占到大陆吸引外资的9%。 [2011-03-14 11:29:43]
[温家宝]我想要消除这样一个顾虑,就是我们在推进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只能为台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更有利的商机。我们将对台资企业继续实行国民待遇。台资企业在内地的发展不仅不会被边缘化,而且我预计会有更大的发展趋势。谢谢你。 [2011-03-14 11:30:11]
[温家宝]我还想说一句,在ECFA实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且我们还将本着循序渐进的方式进一步推进ECFA的后续谈判。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你都可以感觉到大陆的诚意和对台湾商界和人民利益的关心。我们是同胞,骨肉之亲,析而不殊。 [2011-03-14 11:31:45]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温总理,您担任总理的职务已有8年,可能将于2013年卸任,您希望为后人留下什么"遗产"?您在多个场合谈到提倡政治改革,考虑到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您认为应实行什么样的改革,以使中国政府更加有效地解决人民的关切、问题和不满?比如说您支持某些领导职位进行直选和差额选举吗? [2011-03-14 11:36:48]
[温家宝]你的第一个问题问得早了一些。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面临的工作还十分繁重。我应该像一个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 [2011-03-14 11:39:07]
[温家宝]我认为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这是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会是亘古不变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2011-03-14 11:41:22]
[温家宝]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 [2011-03-14 11:41:41]
[温家宝]第三,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2011-03-14 11:42:42]
[温家宝]第四,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逐步减少分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而且要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的不公,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2011-03-14 11:44:47]
[温家宝]而做到所有这一些,都必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2011-03-14 11:44:56]
[温家宝]第五,要给每个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独立思维和创造精神。因为只有人民有积极性,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民主的真正含义。 [2011-03-14 11:46:51]
[温家宝]我们已经在县和不设区的市实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在市以上以至中央,我们还实行的是间接选举。我们在中央委员会的选举当中实行了差额选举。 [2011-03-14 11:48:56]
[温家宝]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要相信,群众能管好一个村,也能管好一个乡,也能管好一个县,这需要一个过程。 [2011-03-14 11:49:15]
[温家宝]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稳定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地进行。谢谢。 [2011-03-14 11:50:09]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总理您好。我们特别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因为在这些年当中我们看到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两个36条去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不断获得健康发展。对此有很多民营企业是充满期待的。但是我们也听到有一些民营企业认为,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支持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过程当中有很多民间投资还会面临有形或者无形的障碍,似乎"玻璃门"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在国际上针对"国进民退"的说法也有不少争议。请问总理,您如何来看待这样一个问题? [2011-03-14 11:51:49]
[温家宝]我们的方针是要实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两个毫不动摇。 [2011-03-14 11:53:27]
[温家宝]我们在2005年出台了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的36条。去年我们又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的36条。应该说,这两个36条雷声不小。 [2011-03-14 11:54:20]
[温家宝]为什么说它雷声不小呢?就是我们明确地提出,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无论是在财税金融政策,还是在准入政策上,我们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都一视同仁,鼓励相互竞争,共同发展。 [2011-03-14 11:55:11]
[温家宝]为什么许多非公企业还感到雨点小?甚至提出存在所谓"玻璃门"和"弹簧门"的现象,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落实不够。大家如果注意这两个文件,后一个36条其实是对第一个36条的补充,它在政策和准入的细节上都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我们正在着手制定新36条的贯彻细则。我相信,这两个文件将会进一步推进非公经济的发展。 [2011-03-14 11:58:00]
[温家宝]目前不存在所谓"国进民退"的问题,同样也不存在"民进国退"的问题。应该说,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国有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不想着重去谈。 [2011-03-14 11:59:54]
[温家宝]单就你提到的所谓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当中,民间投资已经超过50%。在工业企业当中,无论从数量、产值、资产总量还是就业人数,都超过了国有企业,这是一个事实。 [2011-03-14 12:00:55]
[温家宝]国有经济虽然比重降低,但它依然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国有企业在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是通过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这样也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发展。 [2011-03-14 12:02:27]
[温家宝]我们一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谢谢。 [2011-03-14 12:03:18]
[俄通-塔斯社记者]总理您好。我在中国工作已经18年了,我非常喜欢中国,也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但是最近发现物价变贵了,请问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俄罗斯的媒体都称赞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他们说这些措施让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受到的金融危机冲击较小,您是否同意这个看法?谢谢。 [2011-03-14 12:07:33]
[温家宝]你的问题重点在第二问,因此我先回答你的第二问。在国际金融危机当中,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2011-03-14 12:08:11]
[温家宝]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很大,如果我们回想2008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当时国际贸易下降26%,而中国的出口要占到GDP的近1/3,波罗的海指数一度跌到零。 [2011-03-14 12:11:51]
[温家宝]我到深圳集装箱厂去考察,连一个集装箱的订单都没有。我们最低的GDP跌幅达到3.8%,不少企业停业,大批农民工返乡。 [2011-03-14 12:12:03]
[温家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施了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的一揽子计划。这就是: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和结构性的减税,使企业恢复活力;大范围地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使民生继续稳定和改善;大力度地推进科技支撑,使经济充满后劲;同时大强度地推进企业的结构调整,特别是发展新兴战略产业。 [2011-03-14 12:12:41]
[温家宝]所有这些都不是单一的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方向。 [2011-03-14 12:12:52]
[温家宝]我们实施4万亿的投资,关于投资比例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详细阐述了。你问的问题的要害就是所谓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冲击小。我跟你讲,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经过这样的努力,使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回升向好,从而避免经济建设遭受重大的挫折。这一点是举世公认的。 [2011-03-14 12:13:00]
[温家宝]至于通货膨胀,我方才已经多次讲过,这次通货膨胀是国际范围内的,在新兴国家,CPI都达到8%以至10%。原因我也已经分析了,我们注意在抑制通货膨胀中,要管好货币。也就是说要减少货币的流动性,从根本上消除通货膨胀的基础。谢谢你。 [2011-03-14 12:13:07]
[李肇星]时间已经超过中午12点,为了让更多的记者朋友有机会提问,经请示总理,我们记者会的时间再延长十来分钟。 [2011-03-14 12:17:16]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我们想请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问题。我们留意到中国的知识界对于"十二五"规划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更好的方向。但是中国有一句话叫知易行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概念早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一直提到今天,请问温总理,您认为"十二五"规划要得到真正地实施,真正地贯彻落实,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2011-03-14 12:18:36]
[温家宝]你提到转变发展方式知易行难,最难难在什么地方?我以为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的标准。 [2011-03-14 12:19:52]
[温家宝]所谓创新机制,其实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在教育和科技。 [2011-03-14 12:20:25]
[温家宝]我一直强调,中国的振兴不单在经济总量,而根本在人才和科技进步,并且要建立和完善鼓励科技进步、人才成长的机制。 [2011-03-14 12:21:22]
[温家宝]通过改革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我以为有两个数字比GDP更为重要,一是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是研发经费占生产的比重。这两条就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创新力量,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 [2011-03-14 12:22:06]
[温家宝]所谓观念,就是要彻底转变唯GDP的观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不断地增加经济总量,但是这种总量的增加是不能以过度地消耗资源、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那样不仅不可持续,而且会给我们子孙后代造成影响。 [2011-03-14 12:23:16]
[温家宝]与它相关的就是干部政绩的考核。我以为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如果不彻底从根本上解决这两条,我们现在制定的计划也是难以实现的。谢谢。 [2011-03-14 12:24:16]
[ 此帖被比谁先知先觉在2011-03-19 12:1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