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有一种敲竹杠叫“从临盆到死后”。
atmgz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169
精华: 7
发帖: 646
在线时间: 1763(时)
注册时间: 2007-11-12
最后登录: 2018-01-16
楼主  发表于: 2011-04-10   

有一种敲竹杠叫“从临盆到死后”。

  忘了从哪一年开始的,每年清明节前后,媒体和网络到处充斥“死不起”的呐喊。还不光是叫喊“死不起”,在一个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的日子,即便在爱国青年集合的网络社区,许多人似乎在回顾、总结一生,进行“全面控诉”。生不起、养不起、读不起、病不起、住不起.....总之,生亦难,死亦难,竹杠有力百姓残。

       人生的竹杠从何时敲起?答曰,若不挨计生、准生环节的竹杠,人生的竹杠即从临盆开始敲起。医院敲接生的竹杠,幼稚园敲小屁孩竹杠,学校敲学生竹杠.....进入社会,即获得被社会各界敲竹杠的资格,保准各界都会惦记你,不会漏掉你。死的时候,被公墓和殡仪馆敲一回——这不是最后一回。
       计生多年下来,无后的家庭比例甚大,几代单传亦属不易,而单传几辈的后代,将负担四位以上先人的墓地费,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叫几声痛乃人之常情。由于这压力确实是规定出来、管理出来的,对感受到压力的人,也实在没法指责他们“不顾大局”。
       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许多人生必需物的价格和收入并不挂钩,似乎诸多重要产业都伴随社会主体的“买不起”而风风火火。墓地价格上涨的幅度、速度不仅远超JDP和收入,还超过住房价格,几十万元、十几万元的墓地已不少见,那种“死了还是人挤人”的“大通铺”式墓地,而今也属于高收入家庭才买得起的奢侈物了。
       公墓的房东是国家,租客承受不了租金的话,还有几种办法可选。一是干脆应了那句“死无葬身之地”的诅咒;二是让死人住房子;三是改变传统,找个省钱且冠以先进名义的归葬方式。看来,死人住活人房子这办法可行性较强。那么而后,不仅活人往高处走,死人也往高处走。而逼得死人往高处走,不能算非人性——活人都遭全方位逼迫,逼一下死人(不过是继续享受活人待遇)又算得了什么?
       生盼经适房,死望经适墓,租住在这个国家的人一起对着“房东”喊。其实,这里是喊声大、深思少。
       俗话说“死了死了,一死百了”,人一死责任、义务就全没了。死人把责任全甩给了活人,就剩下一个活人对他们人道不人道、文明不文明的问题。可是而今,尽管“死者情绪稳定”,麻烦却不少,死人不再需要什么,但他们还消费,还在做“贡献”,以至于形成“死不起”问题。怎么会“死不起”?怎么可能死不起?这是一个天大的荒唐,证明一种终极野蛮或无比脑残的存在。
      权力对国民规定活法,规定死法。规定的活法,不是你希望的活法,规定的死法,也不是你希望的死法。从生育到死亡,你服从规定,被全程盘剥。权商联手,没有什么钱不想赚,也没有什么钱不敢赚,而好赚的钱多在人生必经环节中,是故,任何可盘剥之处尤其是业已形成成熟来钱路数的领域,都不会因文明或道义的理由而被放弃。哭丧钱,是一种好赚的钱,虽然不赚这份哭丧钱他们也死不了,但希望获暴利者具有“不和死人计较”的胸襟,却很不现实。
       给个地方放骨灰,要求不高,花费不大,国民不怕为这花费纳税人的钱。国家要真想解决死不起问题,其实容易的很,所有的难点,就是权力舍得舍不得——拿出一份公益性小钱不成问题,问题是不赚这份哭丧钱感觉太吃亏。
       死不起,活不起,原因无非是造了几座大山而已。只要在人生必经环节和基本需求的领域“去公益化”又保持高赋税,任何国家都会在实现国库充盈的同时形成庞大的贪官豪富群,取得“可圈可点”的经济成就。当然,这算不上什么治国本事。
       制造压在国民头上的大山,理由都是节约资源、提高效能、利国利民乃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铁的事实是,国家一讲节约,国民就被迫高消费,买不起。死不起,在没意识到“死人和活人争地”的时候不存在这问题;在不强令国民个人节约的地方,也不存在这些问题。
       问题多是管出来的,比如我们的“一死两葬”。烧一次,是国民对国家的臣服;埋一次,土葬是对传统的传承。国家和国民间死乞白赖地较劲,合力打造出了不伦不类的“新民俗”,就这,还他妈的“节约”了。

       有一种社会保障叫“从摇篮到坟墓”;有一种敲竹杠叫“从临盆到死后”。前者,尊重活人;后者,也不是蔑视死人。叫喊“死不起”,争得是“活人权”。
[ 此帖被atmgzy在2011-04-10 19:41重新编辑 ]
百年魔怪舞翩跹!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沙发  发表于: 2011-04-11   
http://www.51junshi.com/Article/tt1x4/20110214100856.html
孙立平惊人之语:中国的社会正加速走向溃败
更新时间:2011-2-14 10:08:56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板凳  发表于: 2011-04-11   
http://38888.uueasy.com/read-htm-tid-71524.html
锄奸反腐的冲锋号【评张召忠将军“现在的汉奸比以前多”】
xiaocaobeihei
atmgz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169
精华: 7
发帖: 646
在线时间: 1763(时)
注册时间: 2007-11-12
最后登录: 2018-01-16
地板  发表于: 2011-04-11   
印媒称中国富人让墓地远离穷人 不满情绪已弥漫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1年04月11日08:46
  《印度时报》4月6日文章,原题:随着中国富人推高墓地价格,墓地开始远离穷人 中国的新富们正在改变该国丧葬业的规则,在清明节期间,这在不太富裕的阶层中引发了不满情绪。

  随着成千上万40岁以上的富人疯狂地预订他们的安息之所(墓地),墓地价格已经暴涨。

  “墓地生意就像是房地产市场。那些有钱人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北京的退休教师余芳(音)说,“穷人则被要求选择火葬或者海葬。墓地是为富人准备的。”余芳是中国清明时节扫墓大军中的一员,他们拜祭祖先,祭奠亲人。

  中国社会日益增强的物质主义,也在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的行为中反映出来。除了焚烧纸制冰箱、电视机和美味食品及大量冥币,人们还焚烧用纸做成的iPad和iPhone。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边,墓地价格现在是3万到6万元人民币,这远远超出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支付能力。

  受到富人预订未来安息之所推动,带有投机性质的交易是墓地价格上涨难以控制的一个原因。这是中国政府未能控制住的问题之一。

  有关丧葬业的问题转变成一个政治话题,清明节正是这样一个时节。土地面积的压力以及一些小城市地方政府不情愿划拨额外土地用于墓地,已使这个问题变得复杂化。

  中国当局努力劝说人们选择火葬以减轻对土地的压力,但火葬服务除了涉及颇高的成本,还会带来环境方面的挑战。(作者塞贝尔·达斯古普塔,陈一译)
百年魔怪舞翩跹!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