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李子旸:警惕半吊子的户籍制度改革掠夺农民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楼主  发表于: 2011-04-19   

李子旸:警惕半吊子的户籍制度改革掠夺农民


两会召开在即,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大涨。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网做客时也表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那些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
  户籍制度的弊端,早已众所周知。改革户籍制度,确实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必经之路。十三家报社的社论,反映了社会舆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可贵努力。不过,细读相关报道和评论,却让我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景持越来越大的忧虑。
  忧虑的原因在于,目前改革户籍制度的呼声,基本上只关注户籍制度对农民和小城市居民迁入大城市的阻拦,认为改革户籍制度就是拆除这种城乡之间、大小城之间的法律壁垒。
  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不重要,但却颇为片面。如果户籍制度改革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必然是半吊子的改革。这种半吊子改革,最大危害就是:“改革”极有可能变成对农民的掠夺。这次的掠夺方式是:打着允许、鼓励农民进城的旗号,实际上却意在掠夺农民的土地。
  须知,户籍制度的核心特征不在于城乡分治,不在于禁止农民进城,而在于强制,强制所有人不得自由流动。在被强制这一点上,城市居民和农民没什么差别。他们都被户籍制度固定在居住地,不得随意迁徙。不过,虽然都是被强制,但不同的时期,人们的境遇不同。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城市中的工业服务业居民境况较为占优。农业被计划为向重工业提供资源,被剥夺,农民的地位自然不利。
  这种城乡人民境况的差距,与其说是户籍制度的结果,不如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如果这种发展格局变化了,即使户籍制度不变,人民的相对境况也会发生改变。
  果然,改革开放以后,政府不再致力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原有的大型国有工业企业,许多陷入困境,甚至解体破产。原来的工人老大哥、铁饭碗,变成了下岗失业人员。
  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房地产的发展,一些城郊的农民,却因为土地转让,而得到大笔财富。原来,这些农民对城里的工人羡慕不已,但现在,恐怕双方的地位要发生逆转了。
  显然,这时的农民就不见得再愿意不惜代价地进城了。现实中也确实发生过这种案例。北京某远郊区县农户,新生儿被政府统一规定为城市户籍。但农户更愿意自己的孩子保持农业户口,以继承土地和宅基地。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和政府对簿公堂。
  当然,现在确实还有大量农民想要进入城市定居。但如果把户籍制度改革仅仅理解为让农民进城,然后,像当年规定户籍那样,再来一个反向强制,把农民都“赶”到城里去,这就不免让人生疑,疑惑这个改革不是为了自由和正义,而是为了掠夺农民的土地。
  为了避免这种掠夺式的半吊子改革,就必须充分认识户籍制度的强制本色。改革户籍制度就是要取消这种强制,让人民真正自由选择、完全拥有自己的居住地。或者说,成功的户籍制度改革必须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
  作者李子旸系《市场的力量》作者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