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难退市大讨论-------讨论门外的,不敢讨论门里的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楼主  发表于: 2011-04-25   

难退市大讨论-------讨论门外的,不敢讨论门里的

*ST股票难退市引发大讨论

中国证券报3月17日刊发的*ST星美[6.01 -5.06% 股吧](000892)系列报道引发资本市场关于退市制度大讨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监管层相关人士表示,退市制度目前难以推进,原因在于缺乏动力机制以进行有效约束。投资者对*ST股“不死鸟”死而复生抱有幻想,判处死刑固然是最快的了断办法,但这势必会带来更多的阻力。所以,要引导投资者认识*ST板块的风险,冷却交易,让A股市场上过于活跃的*ST板块接近“休眠”。

据统计,在发布2010年年报的93家ST公司中,主营业务逐年萎缩的有16家,其中主营业务基本陷于停滞,颇具代表性的公司是*ST星美和*ST盛润A[0.00 0.00% 股吧](000030)。

资本市场上还有多少如同*ST星美一样屹立不倒的皮包上市公司?中国证券报记者奔赴各地调研后发现,*ST星美绝非“一个人在战斗”。

这些沦落在退市边缘的*ST公司,生存状况惊人相似:主业基本停滞,资产所剩无几,负债居高不下,员工数量极少,诉讼接踵而至,勉强支撑门面。

自2004年和2005年出现较大规模的上市公司退市后,近年来上市公司退市已非常少见。按照目前的退市标准,上市公司极易采取相关手段规避退市,而且退市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益。

太平洋[11.57 -3.10% 股吧](601099)证券投行部相关人士指出,退市涉及中小股东利益,导致国内上市公司退市比较难。一旦公司最终退市,中小散户肯定难以接受,很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目前的退市制度很容易让部分*ST公司钻空子规避退市,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退市标准和退市制度,引入资不抵债退市制度。

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欧阳泽华表示,证监会已成立退市指导小组,明确退市基本原则和思路包括:完善退市财务标准研究;通过司法方式,建立退市责任追究机制等。


[ 此帖被大林在2011-04-25 18:26重新编辑 ]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沙发  发表于: 2011-04-25   
引用
引用第129楼y1y3y2于2011-04-23 17:47发表的  :

引用第86楼haitengfei于2011-04-11 08:42发表的  :


我们也不追究当初谁退市拍板的责任了,或许他听信不懂国情人的建议,仓促推出没有考虑广大股民的利益,但他一定要自责要反思要拿出措施,看看现在规范上市的创业板退市都研究来研究去长时间没有定论,当初怎么就对造假包装上市的公司退的那么干净完全由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承担呢?再看看退市时是什么景象,退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是满心欢喜的,把所有债务责任都推给退市公司希望它们永世不得翻身,希望那些不规范造假的罪证永远消失灭迹,退市股民成了所有罪责的替罪羊,十几年了你们还想折磨玩弄这些人到什么时候。他们已不奢望赔偿只希望少损失些,只是希望能公正,看看退市不来三板回主板有之,暂停六七年不退有之,而这些听话的退市股无人理睬,股权分置追究大股东占款等等一切都没它们的份,04年的一个回主板条理至今没有人去完善。他们因是某官员功绩被制成标本钉在耻辱架上供人揣摩嘲弄,希望一任任的官大人们搞清楚你们的行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形象,不能以个人喜好情面让几百万民众葬送美好生活对国家失去信心。



你说出了我的心声,我支持你!

依据非流通低价发行的大股东掏空公司亏损程度的大小约束溢价发行的流通股东的交易方式以打压股价降低股改对价形成的大股东愿意还钱就还钱不愿意还钱就不还钱的也就不归证监会监管了的绝版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掏空也就不归证监会监管

haitengfei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8166
精华: 2
发帖: 262
在线时间: 209(时)
注册时间: 2011-04-09
最后登录: 2013-04-24
板凳  发表于: 2011-04-26   
门里的是实验没成功的,在他们眼里已是废品,消失得越干净越好。门外的可继续实验,成功了是当届功绩,不成功也坏不到以前的废品。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