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政府财政秘书泄密股市套利被蒋经国治罪丢了性命
1948年8月19日,也就是五家国营事业单位首批股票发行之前,38岁的蒋经国走马上任行政院下属经济管制委员会上海区副督导员的职位。蒋经国非常清楚自己身上的担子——能否整顿好大上海的金融秩序,在此一搏。
8月22日,蒋经国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自新经济方案公布之后,一般人民对于币值的改革以及经济的管制,多抱乐观的心理,而政府人员则多抱怀疑的态度。两天来日用品价格上涨得很厉害。扰乱金融市场的并不是小商人,而是大资本家和大商人。”
果然,蒋经国一到上海,就将改革的矛头直指这些“扰乱金融市场的人”。第一个落马的是一位政府官员——政府部的财政秘书陶启明。陶在政府币值改革法令公布之前,让老婆星夜赶往上海,串通上海商人,在证券交易所关闭前抛售股票。企图牟取暴利的陶启明,因泄露政府机密,被蒋经国治罪,丢了性命。此后,因违反经济管制条例而入狱的多达六十几人。其中,最引起轰动的是杜维屏案件。
杜维屏是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的儿子,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做经纪人,平时一贯胡作非为。这次,面对政府整治,他仍旧不当一回事。结果,一次当他在证券交易所抛售股票时,被人报知蒋经国。蒋经国铁面无私,当即以“连续在非交易场所买进卖出,进行投机倒把”的罪名,给杜维屏判刑六个月。
杜维屏案发时,杜月笙表面上无动于衷,支持蒋经国,然而私底下,他立刻就找到了教训蒋经国的机会。一次,在蒋经国召开的各行业巨头会议上,杜月笙点名孔令侃(注:孔令侃是宋霭龄的儿子,宋美龄的外甥)。称他经营的扬子公司囤积居奇,违反经济管制条例。随后,蒋经国组织军警搜查扬子公司,发现杜月笙所说属实。一时间新闻引爆,国人都对蒋经国拭目以待,看他究竟如何管制自家的皇亲国戚。
蒋经国这边摩拳擦掌,孔令侃那边也毫不惊慌,即刻搬来姨妈宋美龄。宋美龄又搬来蒋介石。闹得沸沸扬扬的“扬子公司”案随即不了了之。孔令侃没事了,蒋经国在上海的威风也扫地了。不久后,蒋经国黯然离开上海,经济管制以失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