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A股大扩容究竟为哪般?
沉下去1 离线
级别: 新手上路
UID: 79122
精华: 0
发帖: 14
在线时间: 33(时)
注册时间: 2011-04-17
最后登录: 2011-08-31
楼主  发表于: 2011-05-29   

A股大扩容究竟为哪般?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王敏超 执行加亮操作(2011-05-30)
新股扩容每周5到8家,再融资浪潮和大小非减持,新三板今年内铁定推出,国际板预热不断升温……扩容大跃进已成为A股市场难以承受之重。即便是全球最大的美国市场,也从来没有出现我国股市这样的大扩容,大扩容导致中国股市十年来指数涨幅仅20%,超过8成的投资者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业内人士呼吁,中国股市长期以来重融资轻投资的发展思路,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1
  扩容大跃进:A股难以承受之重
  本周五,创业板指创下历史新低,今年以来跌幅高达27%,较去年12月底高位跌幅逾33%,成为全球表现最差市场;沪综指本周跌破2800点和年线支撑,向年初低点2660点一线逼近。然而,即便是A股连续大跌甚至创出历史新低,扩容大跃进的步伐仍未放缓。本周两市再现8只新股发行,5只新股上市。其中沪市主板3只,中小板4只,创业板6只。
  2009年6月IPO重启以来,新股发行上市每周5到8家。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板齐发,再融资总额今年以来已接近去年全年,新三板年内铁定推出,“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加上大小非、上市公司高管逢高减持,五六个管道不断从市场抽水,让本已孱弱的A股市场喘不过气。
  统计显示,截至5月27日,两市共有144只新股发行(本周8只新股连发),比去年同期减少4只,136只新股上市,其中沪市主板18只,中小板50只,创业板68只。144只IPO新股中,合计融资总额为1455.19亿元。同时,新股超募现象严重。统计显示,144只新股预计募集资金为597.35亿元,超募资金达857.84亿元,超募比例高达143.61%。
  今年初至今,两市再融资额也已逼近去年全年水平。今年以来已有160家公司发布了增发预案,预计募集资金409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接近去年全年增发预案中募集资金总额4931亿元。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上市银行已公布的定向增发、配股、次级债、可转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的再融资额度近4000亿元。算上城商行IPO计划,银行今年再融资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元。
  截至目前,包括IPO、增发、配股及可转债在内,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从A股市场“抽血”的金额已高达3836.38亿元,比去年同期3397.19亿元增加426.19亿元,同比增长12.54%。其中,IPO募集资金达1455.19亿元,增发募集资金1892.80亿元,配股融资180.39亿元,可转债295亿元。
  此外,大小非和上市公司高管减持不断上升,“逢高减持”迹象明显。今年前4个月,上市公司减持净额分别为27亿元、67亿元和9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净额分别为2.2亿元、5亿元、7.3亿元、6.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5月第一周,上市公司的减持变为了净增持,金额为1.9亿元,但公司高管却依然加速减持,五月第一周净减持额达到3.2亿元。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仍为减持主力,减持家数22家,占全部高管减持家数比70.97%。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股市对融资和扩容的需求有多饥渴,供求关系明显处于失衡状态。以前新股破发往往成为一个融资暂停的信号,届时市场休养生息,投资者往往也能有一段“蜜月期”。但如今新股发行制度改了多次,发行价没见下来,破发已成为常态。A股市场大扩容,唯独投资者成了持续“献血者”。
  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A股市场扩容节奏太快,是A股表现差的主要原因。尽管当前市场这么弱了,但市场还在持续扩容,而且是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三板齐发”,如本周2只大盘股和6只中小盘新股发行,加上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大小非减持,五六个管道不断从市场抽水,市场哪承受得了!,新股发行价非常不合理,保荐人和企业借市场化之名,故意抬高新股发行价!国内经济没有问题,创业板、中小板跌幅全球排第一和第二。无节制扩容和现行新股发行制度,是导致A股市场持续下跌的主因。
  中证投资张志民认为,新股发行上市每周5到8家,上市公司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新三板和国际板即将推出……扩容大跃进已成为A股市场难以承受之重。今年以来创业板和中小板领跌全球市场,与持续不断的IPO扩容有直接关系。若一个市场只为了融资而存在,进入市场的投资者80%都亏损,那么总有一天股民会选择放弃。
  2
  IPO全球第一表现全球垫底
  2009年和2010年,中国股市IPO数量及融资额均居全球第一。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股市IPO数量及融资额再度排名全球第一。而与此相对应的是,A股市场在全球股票指数涨幅排行中垫底。
  A股市值第二,涨幅全球垫底统计显示,2010年沪综指下跌14.31%,在全球股票指数涨幅排名中列倒数第二,仅略强于身陷欧债危机的希腊。今年以来,创业板和中小板跌幅分别达27.66%和18.99%,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排名第三的印度孟买市场和排名第四的巴西圣保罗IBO指数跌幅均在10%左右。
  在2009年至今的两年中,中国股市将流通市值从5万亿扩容到21万亿;仅仅用20年,股市市值就跃居世界第二,天平始终倒向融资者,每周都快速成批造富,而全然不顾中国股市表现在全球垫底,经济晴雨表扭曲,财富效应丧失,机构和广大投资者连年亏损。70%新股破发,也坚持每周批量扩容不动摇。
  今年上市新股近8成破发
  无节制扩容、新股发行“三高”现象严重,导致二级市场持续低迷,新股破发已成为常态。统计,今年上市的136只新股中,已有106只跌破发行价,破发所占比例高达77.94%,创业板和中小板破发股比例超过80%,主板破发股比例超过60%。以创业板市场为例,全部221只创业板个股中,破发的股票达127只,破发股所占比例为57.47%。
  虽然有人认为新股“破发”是一个积极信号,但频频破发背后暴露出的发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和发行价过高,严重挤压了新股在二级市场的价格空间,这也是造成新股“破发”屡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推进发行制度改革,赋予投资者更多话语权,形成“买家”和“卖家”的公平博弈,将上市公司以“公道”价格卖给投资者,才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最好保护。
  创业板成散户“绞肉机”
  近一两年,新股发行“三高”已经成为投资者亏损的一个重要源头。海普瑞(行情资讯)148元“天价”发行,仅仅一年后股价就只有发行价的不到一半;华锐风电(行情资讯)发行价90元,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目前股价只有50多元;庞大集团(行情资讯)上市首日暴跌两成多……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面对这样的新股,投资者几乎没有任何获利机会,融资方成了惟一的“赢家”。
  新股大面积破发扩大了投资者亏损。拿IPO最频密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来说,截至5月27日,221只创业板个股中,仅6只个股上涨(其中3只新近上市),涨幅从15.35%至0.70%不等,占比2.7%。跌幅超过50%的个股有两只,分别为康芝药业(行情资讯)、先科环保;跌幅超过40%以上的有22只。中小板581只股票中,上涨股票只有66只,占比11.35%;跌幅超过50%的个股有三只,分别为ST绿大地、海普瑞、汉王科技(行情资讯);跌幅超过30%的股票超过110只。今年以来,参与创业板的投资者,如果没有及时止损出来,超过97%的人将账面亏损。今年投资中小板的投资者,实际亏损或账面亏损亦是大概率事件。
  3
  红枣、瓜子、扑克都上市了
  上市潮带来的并不是产业发展的惊喜。最近,以姚记扑克为代表的诸如好想你(行情资讯)、恰恰瓜子等一批“非主流”企业相继过会上市。这些“非主流”企业的过会上市,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质疑。投资者不禁要问,在融资不易的今天,难道A股真的已经沦为合法的圈钱市场了吗?
  姚记扑克的IPO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质疑,市场人士称应该优先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上市,不少网友调侃:“扑克都上市了,接下来麻将牌也该IPO了吧?”。
  而事实上,谋求上市的“非主流”企业一直在挑战投资者的想像力。位于北京大兴区的东方时尚驾校表示计划明年上市。而足浴连锁“富侨”则计划明年赴港上市,美容美发连锁企业永琪也在谋划上市。
  在市场扩容压力加大、新股频频破发的背景下,另类新股的纷纷出现引发了市场对新股发行审查机制的讨论。有人提出,A股IPO标准还应关注企业及行业的成长性。
  以姚记扑克为例,行业门槛较低、竞争愈加激烈、基本不难以复制的技术含量等都是市场诟病姚记扑克上市的原因。此外,传统的实体扑克还正越来越强烈地面临着网络扑克的替代风险。
  资深业内人士皮海洲表示,这些企业本身没什么成长性,还高价发行,中小投资者进去不就是给人家抬轿子?你看看涪陵榨菜(行情资讯)和洽洽食品(行情资讯)就知道了,其整体走势一直是向下调整。它们进来就是圈钱的。“非主流”股会讲故事的企业太多了,靠谱的企业并不多,它们进入股市大多就是为了圈钱融资。
  中证投资张志民表示,扑克、红枣等“非主流”企业集中过会上市,暴露了现行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诸多弊病。投资者对“非主流”企业的质疑和忧虑,主要是担忧这些企业缺乏成长性。一个没有成长性可言的“非主流”行业企业,上市的最终目的不是“圈钱”又是什么?“A股市场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其背后已形成一个利益链条。”
  业内人士江德斌表示,当诸多具有成长性的高科技、IT网络公司因不符合标准而被迫去海外上市,由外国股民分享它们的盈利,再与国内的榨菜、红枣、扑克、足浴等股票对照,则又是一大讽!新股发行机制不改革,不为创业阶段的高科技公司铺路,那么我们拿啥去打造中国的“纳斯达克&rdquo!p>
  4
  IPO利益链“潜规则”遭诟病
  IPO衍生的,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利益链条,光承销费一年就近百亿,背后还有律师费、会计费、资产评估费、财务顾问费及财经公关费,而上市前的股权投资机会更可谓一本万利。正是这利益链条,很容易让拟上市公司、投行、会计师、律师事务所、财经公关公司、保荐人、部分官员等各方捆绑在一起。
  据了解,几乎每一个保荐代表人的身后,都积聚着众多的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他们作为利益同盟,处于发行链条的前端,目标是获取现有发行制度下的既得利益。
  公开信息显示,如果一家公司准备上市,一般会提前进行准备,主要是为迎合上市需要进行各种会计手段操作,以形成公司三年上升趋势。这样,以发行人为核心,投行、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几方很容易做同向操作。目的除上市外,更重要是提高发行市盈率,这事关各方从中获取的利益多寡。比如,一家公司原始价值为1亿元,每股价值1元,上市发行后市盈率达到35倍,假设流通股增加20%,募集资金也是7亿元,按照投行收取募集金额6%,获取收入4200万元;而如果让上市发行后市盈率达到50倍,假设条件一样,募集金额为10亿元,则投行将获得6000万元的收入。事实上,保荐机构对超募部分是按浮动费率收承销费用的,比例高达8%甚至更高。
  为达到高价发行目的,IPO链条上各环节会通力合作。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越多,保荐机构获得的保荐费就越多,保荐机构有足够的动力促使新股高定价。很多保荐机构在其提供的询价估值报告中做文章:一是抬高对未来业绩的预测,二是增加可高估值的亮点,三是选择同行业较高市盈率的公司进行比较,由此直接在询价估值报告中将建议的询价区间抬高。
  但是,发行费用并不是各利益方拿到的所有利益,背后还潜藏着更大的利益引诱。一些保荐代表人可拿到拟上市公司比较可观的发行股份,并通过亲戚朋友代持。
  高密度发行、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格、高超募资金,肥了券商等IPO链条上各利益分享者,而上市企业是最大获益者。这就是IPO重启之后,30倍发行市盈率天花板被破除后的市场现象。但一级市场的造富运动与二级市场的连续亏损,引起市场强烈质疑。
  5
  国际板:
  又一个“抽血机”?
  在2011年陆家嘴(行情资讯)论坛上,证监会高层公开表态,“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同时一些官员表示:“国际板推出对股民是利好”。
  这是在当前新股70%破发,IPO扩容未见放缓,新三板年内推出背景下,中国大跃进式扩容将要推出的又一个板块。
  本周一,在国际板的恐慌下,A股市场暴跌近3%,沪综指跌穿年线。A股以暴跌方式回答了“国际板利好论”。
  从国际市场经验看,全球资金云集的美国股市,至今没有“国际板”,只让中国的高科技成长性的小公司到美国上市,如在纳斯达上市的中国百度在10送90股之后,现股价仍在100美元之上,造福于美国投资者。日本资本市场开放几十年了,外资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2000多家公司中仅占15家,中资企业仅一家。
  其实,中国股市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并不是发展更多板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如何让投资者真正得到回报的问题。
  简单回顾下历史,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2245点,十年之后,上证指数只涨到2710点,十年上涨460点,涨幅20%。
  这十年,到底普通投资者赚了多少钱无法统计,但我们看到,上市公司从投资者拿走的钱,远远超出他们给投资者的回报。仅以2010年为例,沪深股市融资近万亿,分红只有3432亿,不及融资35%。其中,2010年创业板融资1167.5亿元,然而,二级市场投资者获得的分红却不到一个零头。
  这样一个漏斗形的市场,资金都被上市公司、大股东、小非们拿走,留给普通投资者的是一地鸡毛。圈钱变成它唯一且最重要的功能。
  对A股而言,国际板究竟是一个庞大的“抽血机”?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板”呢?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谢百三直言,“如果汇丰上市成功,一拿就是几百亿元,等于募走20座南浦大桥。中国A股连创业板、中小板,偶尔上几只大盘股都扛不住,怎么能承受海外大盘股呢?”
  资深业内人士周斌认为,现有的A股市场重融资轻投资,国际板推出后,谁能保证外资公司的股东不会“邯郸学步”,一样把国际板变成国际圈钱板呢?中国需要有一个对接国外优质公司的资本市场,但如果A股的制度不是基于鼓励回报投资者,而是圈钱,那么这些优质公司进来,它们很快就会变得和国内上市公司一样。
  资深财经媒体人沙黾农表示,目前中小板、创业板还没搞好,又好大喜功地要搞国际板,为了利益链条上各个环节上的利益,全然不把“想方设法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放在眼!p>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国际板的推出无疑会加大A股的资金分流,给A股弱势的走势雪上加霜,也延长了两市底部盘整的时间。
  资深业内人士皮海洲则认为,国际板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取决于这些公司以什么样的价格在国际板上市。可以肯定地说,将来在国际板上市的公司,质量能优于中石油的微乎其微。众所周知,以1.28港元在中国香港发行的中石油H股表现出了极高的投资价值,而以16.7元人民币发行的中石油A股基本上没有投资价值可言。因此,国际板能否成为“投资板”,关键取决于在国际板上市的公司发行价的高低、二级市场估值的高低。而按照目前A股市场的发行制度,国际板上市公司将不会走低价发行的路线。
  6
  重融资轻投资:
  股市最大障碍
  长期以来,A股市场在制度上存在明显“重融资、轻投资”的倾向。
  近年来,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融资额等都连上台阶,在“量”的扩张上速度惊人。但在“质”的改进方面,虽然也有进步,步伐却显得相对缓慢。应当说,强调股市的融资功能无可厚非,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也是一个趋势,但在融资和回报之间,应当寻求一个平衡。尤其是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在A股市场规模已经位居全球前列的今天,通过提升回报能力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才是市场的长久发展之道。
  提高股市的回报能力,首先是要把更多好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卖给投资者,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其次应当提高股市的持续回报能力。有些公司刚上市时业绩优良,但一年半载后业绩就变了脸;有些公司业绩倒是不错,却如“铁公鸡”一般,很少给投资者分红……这些都是影响市场持续回报能力的现象。此外,还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业内人士表示,在A股市场如此低迷之时,本周新股发行数量仍然有8只。持续扩容的最终结果是极少数企业圈钱暴富,大多数企业仍然融资难,广大投资者继续充当“提款机”。众所周知,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被做成不管何时,每周要发几家企业股票上市。这种速度已经成为世界之最,中国式大跃进。这种扩容速度任何国家的股票市场都会被压垮的。何况,今年是货币政策紧缩之年,各方资金面比较紧张。为什么还要每周批发5到8家股票呢?这种融资规模的扩大,必然建立在市场不断失血、持久低迷、投资者信心丧失的基础之上。
麻雀麻雀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8076
精华: 0
发帖: 100
在线时间: 287(时)
注册时间: 2011-04-09
最后登录: 2014-07-22
沙发  发表于: 2011-05-30   
其实这个问题若回答很简单 ,看看事实如何?是极少部分不劳而获的人富翁了,是最大限度的普通人更普通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若你是执政者,你说,最广大人富裕了好领导,还是更普通了好领导?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