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应当先解决违规担保问题,然后是重组问题,请三思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楼主  发表于: 2011-05-30   

应当先解决违规担保问题,然后是重组问题,请三思

应当先解决违规担保问题,然后是重组问题,请三思

2006年国务院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大量存在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严重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侵犯了上市公司法人财产的完整性。影响了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和健康发展,是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连续亏损直至退市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损害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权益的违法行为。” 证监会官员曾在回答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大股东大量挪用公司资金,普遍非 法侵 占公司财产、违 法强 制为其担保,粗 暴干涉公司经营,是上市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


应当先解决违规担保问题,然后是重组问题
[ 此帖被大林在2011-05-30 09:35重新编辑 ]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4楼  发表于: 2011-05-30   
去年A股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达到80倍以上,这相当于创业板公司的富豪可以将每年1元的红利平均卖了80元;即使现在平均市盈率和去年相比几乎被腰斩,40倍、20倍的诱惑力也够大的。对企业来说,上市就跟中彩一样,一夜暴富谁不喜欢?结果必然是过度寻租和大胆造假。此外,对比一些创业板“弃儿”的命运那些未能通过证监会审批的企业,你就更能了解为啥有那么多企业宁可违法造假也要上市了。简单来说,企业进行一个项目投资,不会完全用现金,要动用一些杠杆,那么就会涉及财务风险。假如顺利上市,没有问题,利用募集的大量资金把窟窿补上;一旦上不了市,很可能会直接被逼到破产的边缘。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地板  发表于: 2011-05-30   
刘胜军:退市的震慑,本来也应该是资本市场建设的一部分。但和主板一样,创业板的退市制度也迟迟出不来。一些人担心推出退市机制会使投资者的财富打水漂,这纯属狡辩。因为企业从上市到退市通常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业绩的大幅倒退不会在某天突然发生,短期的业绩起伏并不会导致立即退市。在此期间,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公开的信息对某只股票是否还有投资价值作出判断。我认为,上市公司难退市的真正原因在于:一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一旦公司有退市风险,往往会有很多官员、掮客去找监管部门和交易所游说;二是暂停上市、退市和恢复上市审批的行政权力在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对审批权难以放手;三是ST股票一旦复活或被借壳,股价就翻番,带来内幕交易、获取暴利的机会,地方政府、交易所、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太多人乐于此道。大家都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也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但谁也不愿去破坏既得利益圈。这才是真正令人感到悲观的地方。

刘胜军:也许有人辩解说,发审委是好意帮助投资者把好质量关。其实,由买方(投资者)和卖方(拟上市公司)之外的第三方(发审委)去评价一家上市公司质量的好坏是很危险的。公司的好坏既取决于管理、竞争、技术、政策等因素,也会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变化。要评判哪些公司上市后会更好,恐怕巴菲特也不敢拍胸脯。试问:发审委委员们能对自己看走眼的企业向投资者赔偿吗?更何况,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敢保证发审委的人不会被利益收买?国际经验表明,“买家责任自负”是保护市场公正的最佳途径,投资者当然会对自己投下去的钱负责,即使看错了也只能怪自己眼拙。而且,不同企业都应拥有平等的股市融资权,无非好的企业价格高,差的企业价格低而已。剥夺那些所谓不够创新、不够有成长性的企业的融资权,实在有违公平原则。

我坚定地认为,监管部门只有放弃IPO审批权,才能将其主要精力放到打击欺诈、内幕交易、股价操纵上来,从而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正像曾任证监会副主席的高西庆在1996年指出的:要使证券管理机构放弃进行实质性审批制的巨大权力,对于任何一个机体,都要经历一场“从灵魂深处爆发的革命”。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板凳  发表于: 2011-05-30   
重组后第一年投入1亿元现金,5年内投入17亿元

证券代码:400027
证券名称:生态A1
公司名称: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所属地方:湖北省洪湖市    
控股股东:原为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股东性质:国家股
退市原因:占用资金、违规担保:为中国蓝田总公司提供贷款担保16.4亿元、财务做假
责任人: 农业部、地方政府;市场监管法制不健全,监管形同虚设
特别说明:公司由沈阳市新北副食商场、沈阳市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三家企业共同发起,于92年10月成立。94年8月22日,公司行业归口农业部管理。95年12月15日,公司转为社会募集公司。2006年3月1日挂牌三板,主板股价22.75元/股,三板低达0.28元/股,投资者资金缩水81倍,十三万股民欲哭无泪。  


生态流通股东让渡35%,有条件让渡给重组方,大股东90%有条件让渡给重组方

温氏集团在广东华年中只有20%的股权,广东年华的另外三位股东皆是自然人。

  根据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成立于2011年3月的广东华年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持股比例为监利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温氏子公司) 持股20% 而三位自然人陈雄飞、冯志洪与罗跃龙各持股35%、35%、10%。

  据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广东华年中除去罗跃龙是否是自己持股尚不明确,但陈雄飞与冯志洪皆是代瞿兆玉持股。

[ 此帖被大林在2011-05-30 10:23重新编辑 ]
zqc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2504
精华: 0
发帖: 1569
在线时间: 1288(时)
注册时间: 2011-02-20
最后登录: 2018-11-19
沙发  发表于: 2011-05-30   
应该先解决违规担保问题,起码应该先解决股改问题,大多数退市公司还没有股改过,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重组对流通股股东不公平;如果真要先重组有像样的表现我们也不反对,第一步不能低于进三板的价,因为三板股打压了两个阶段。到了这种地步我们只能现实一点了。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