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国务院: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 研究建立国际板
三水股民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9872
精华: 48
发帖: 4247
在线时间: 12811(时)
注册时间: 2007-10-05
最后登录: 2025-07-03
楼主  发表于: 2011-06-04   

国务院: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 研究建立国际板

    国务院: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 研究建立国际板
2011年06月03日18:22中国政府网我要评论(3) 字号:T|T
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顺利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按照“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化解潜在风险,促进“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总体要求。要处理好应对当前挑战和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更好发挥改革创新对保持年度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长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政府宏观调控水平;处理好发展社会事业和创新社会体制的关系,更加重视从制度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处理好改革创新和依法行政的关系,有效运用法制手段规范改革程序、深化改革实践、巩固改革成果;处理好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的关系,统筹各项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

二、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

(三)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积极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输配电价改革,推进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和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完善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形成机制,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择机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发展改革委牵头)

(四)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围。在部分生产*****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研究将部分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商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法制办负责)

(五)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电网企业主辅、主多分离,稳步开展电力输配分开试点,探索输配分开的有效实现形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改革指导意见。(发展改革委、电监会、国资委、能源局、财政部、水利部等负责)

(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稳步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食品安全办、公安部、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商务部、中央编办等负责)

(七)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研究建立国际板市场,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证监会、人民银行、银监会等负责)

(八)加快完善境外投资法律法规制度,深化以投资便利化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健全支持“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负责)

三、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

(九)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负责)

(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和评价奖励制度,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教育部、科技部等负责)

(十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和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深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负责)

(十二)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加大对高收入的调节。以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密集的区域和行业为重点,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出台职业年金试行办法。(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负责)

(十三)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标准及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推动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样化。积极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央编办等负责)

四、围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化改革

(十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健全制约监督机制,促进行政审批规范有序、高效便民、公开透明。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着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监察部牵头)

(十五)制定出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负责)

(十六)完善政府预算公开机制,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继续推进中央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加快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公开,推进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公开和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研究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政府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机关后勤服务运行效率,降低成本。(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管局、中央编办等负责)

(十七)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省直管县(市)改革试点,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理顺省、市、县(市)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积极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途径和方式。(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负责)

五、围绕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改革

(十八)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实施办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耕地保护补偿试点,探索建立激励性补偿机制。以征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研究修订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法制办负责)

(十九)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研究提出改革指导意见,选择部分基础好、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发展改革委、林业局、农业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二十)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合理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水利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十一)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负责)

六、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二十二)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主题、特色和重点,积极开展各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开发开放体制,力争率先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真总结成都市、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要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尽快形成经验,为全国提供示范和借鉴。山西省和沈阳经济区要分别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新型工业化改革主题,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大胆探索创新。支持和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改革试点。(发展改革委牵头)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狠抓贯彻落实,确保2011年各项重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深化铁路石油等行业改革、理顺各级政府间财力事权关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等中长期重大改革任务,要抓紧制定方案,尽快启动实施。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金融机构改革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等需要继续深化的改革任务,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推进。牵头负责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明确部门分工和工作任务,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能积极配合。发展改革委要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年度重点改革工作的协调指导、督促推进和检查评估,及时将各项改革进展情况和重大问题报告国务院。

(中国政府网)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沙发  发表于: 2011-06-05   
本届老三板历史遗留问题再不解决,下一届也可能会将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乃至主板(非法大小非解禁股开征暴利税)逐一扣定非法关闭取缔滴!
呼吁新三板国际版之前先解决老三板!留着掩埋罪恶的荒冢窝藏更多更大罪恶绞杀人民祸国殃民啊?!
[ 此帖被0909在2011-06-05 16:44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板凳  发表于: 2011-06-05   
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10604000251&p=4
水皮:国际板挂羊头卖狗肉
时间:2011年06月04日 07:51:13 中财网
(略)
其实,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的观点,都有些似是而非。比如反方之三就站不住脚,创业板中小板的泡沫迟早是要破的,而且正是破灭过程中,和推不推国际板没有关系;比如反方之二同样值得商榷,国际板的估值未必比现在的大盘蓝筹有优势,至少在市盈率的角度讲是如此,跨国公司的优势在市净率低,因为没有什么成长性也是必然的。如果说A股有泡沫,那么国际板上或不上,泡沫都会破。如果没有泡沫,那么上或者不上,金子都会发光的。之二或之三不能成为我们反对现在就上国际板的理由。反过来,正方之三实际上逻辑和反方之三是一样的,把国际板的上或不上建立在炒作行情上,本身就是错误的;正方之二同样站不住脚,国际板财务采用国际规则,A股若也采用中国财务规则,不同的记账如何对接都是个问题。上海最贵的楼盘汤臣一品好几年卖不出一套房,按中国财务规则早该退市,但是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不但无此之忧而且股价节节攀升,因为公司的资产按公允价格计算,一个中国股市,两种财务规则,恐怕只有中国人才想得出来。财务是这样,监管更是这样,A股是审核制,国际板难道是备案制?谁跟谁接轨,若和国际板接轨,现在A股为何不改?A股的创业板和中小板伪市场祸国殃民,国际板融资再融资是否可以随时进行,圈钱是否完全放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监管如此,更不用讲资金。国际板如用人民币,自然又成封闭的系统,何来国际化?B股交易用的都是美金和港币,用人民币的国际板却号称和国际接轨也不怕脸红,为什么回避B股?至于正方之一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为什么要保障市场的融资功能?是因为目前的政策会导致这种结果,这叫作茧自缚;而推出积极的股市政策如果是为了保证国际板能上,那叫吃里扒外!   
     我们之所以认为现在上国际板时机不成熟并不在于什么监管规则和行情,不上永远不能成熟,上了不成熟也变成熟,我们坚决反对的理由在于目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和国内投资者的承受能力。众所周知,因为货币政策的被动,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边缘,此时此刻推行积极的股市政策活动市场扩大融资的能量正是为中国中小企业雪中送炭。这既是股市的价值,也是股民的担当,目前的行情国际板只是根导火索,问题在创业板,而根子在大家对"滞胀"的担忧,当务之急在于提升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能给我们带来信心的政策才是好政策。(.华.夏.时.报)
[ 此帖被0909在2011-06-05 17:15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地板  发表于: 2011-06-05   
而推出积极的股市政策如果是为了保证国际板能上,那叫吃里扒外!   
有嫌疑会被证券业贪腐买办精心筹划成面目全非的老千局!
[ 此帖被0909在2011-06-05 17:19重新编辑 ]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4楼  发表于: 2011-06-11   
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10611000101&p=8
时间:2011年06月11日 07:53:59 中财网
谢百三:从美国封杀130多家中国公司谈起
..............
须知,美国封杀130多家中国公司事件发生后,必定会使中国几千上万家欲上市公司清醒起来,这几天董事长与CEO们肯定坐卧不安,忧虑重重,重新思考海外上市之巨大风险,也必定有很大一批中国公司希望改道在祖国上市。我们理应把原准备给汇丰、恒生、纽交所、路透社、大众、奔驰、可口可乐、西门子、东亚银行等募集的几千亿人民币的资金额度留给中国自己的公司(一家汇丰控股要圈50亿英镑,等于550亿元人民币,等于100家中国中小企业募的钱)。
  美国证券市场这么干,完全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思维,以他们认可的方式保护美国中小投资者利益,可以理解。我国此时如还热情主动地急于开国际板,就不合时宜与对等原则了。我们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不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不保护我们的中小投资者利益与国内证券市场的稳定,谁保护?因此强烈建议"国际板"推迟推出,没有时间表,以便让更多的国企中小企业上市。给广大投资者一颗定心丸。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tjnk 威望 +10 2011-06-11 支持!
隐藏评分记录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5楼  发表于: 2011-06-11   
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10611000101&p=1
时间:2011年06月11日 07:53:59 中财网
水皮:B股投资者再一次被侮辱 满天都是眼泪在飞
...............
很多次,都有人问水皮,B股怎么办?因为即便对境内开放,B股公司的数量依然偏少,只有区区的106家,交投就更是清淡,暴跌之前的周二全天成交不过26万手,金额只有2900万美元,连一个小盘股的量都赶不上,基本上属于死市,融资功能已经基本丧失,B股的持有者生不如死,尤其是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公司,股价的市场表现更是判若两人,除了个别如万科之类,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反差极其强大,难怪投资者要问,B股的出路在哪里,B股的遭遇有没有人管,B股解放了境外的投资者,为什么让国内的居民在高位站岗,如果不想搞活B股,又为什么对国内开放?如果想让跨国公司捧中国股市的场,为什么不让国际板直接和B股接轨,为什么摆着现成的美元和港币不募却要发行人民币股票,不是舍近求远又是什么?中国现在最头痛的问题难道不是热钱进入导致的外汇储备被动增加吗,为什么不直接吸纳美元,这样既可减少外汇占款人民币的投放,又可减轻由此达成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难道仅仅因为B股沪深两市都有,深圳独占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资源,上海就非要另打锣鼓重开张独占跨国公司这种迟暮美人半老徐娘吗?让偌大的中国市场,一亿多投资者,几十万市值为几个跨国公司背书,让我们的中农工建为汇丰银行埋单,真的那么有意思吗?
  扪心自问,请每一个人扪心自问,包括过去伤害过中国投资者,现在又准备再次伤害中国投资者的那些所谓洋权威和洋顾问们。
  满天都是B股的眼泪在飞。
  无语。
xiaocaobeihei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6楼  发表于: 2011-06-11   
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10611000101&p=3
时间:2011年06月11日 07:53:59 中财网  
叶檀:中国证券市场可能因造假而崩溃?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先生认为,创业板将因为大量造假,在三年内崩溃。  不仅创业板,中国证券市场的造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顽疾,创业板由于造富效应明显而受到了格外的关注。造假行为泛滥成灾,将彻底摧毁证券市场发展中国高新技术、利用证券市场培育未来的种子企业的目标。
  造假一条龙谁来监管?
  在公司上市之前就出现了一条龙造假的行为。
xiaocaobeihei
appleshop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9510
精华: 2
发帖: 460
在线时间: 692(时)
注册时间: 2010-06-08
最后登录: 2014-09-30
7楼  发表于: 2011-06-11   
疏通退市渠道,逐步完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退市机制,同时加大对投资者风险的提示并引入相应的赔偿机制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8楼  发表于: 2011-06-12   
http://www.cfi.net.cn/newspage.aspx?id=20110612000077&p=6
时间:2011年06月12日 07:40:21 中财网  

  董少鹏:香港股市算不算中国的"国际板"
(略)
香港股市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至于允许外国企业到上海或者深圳交易所上市,可以依据现有上市规则及外汇管理规定执行,无需另搞章程。无论企业的股东是谁,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有什么特殊待遇。(.证.券.时.报 .董.少.鹏)

A、H倒挂董少鹏说的有偏颇,根本原因是A股大小非恶魔!
xiaocaobeihei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