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的人为什么表现极差的智商
???????违规担保历来可谓是一些上市公司的一大“顽疾”,年年医治却难以根除,不少上市公司甚至因为违规担保而陷入债务泥潭甚至退市。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上市公司实力较强、相对透明,所以上市公司成为银行方面很乐意接受的担保方。而上市公司因为融资需求,也愿意与其他公司建立互相担保的关系。造成目前上市公司的违规担保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管理不严,缺乏监督;
二是一部分国有企业受制于地方政府行政指令,企业被迫违规提供担保;
还有就是部分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企业的管理者越权违规担保。
对于违规担保的危害,这位分析人士表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风险:一是有些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金额较大,甚至严重超出公司净资产,且公司负债率较高,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面临着较高的潜在风险;二是在担保对象出现资金紧张、盈利能力下降、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上市公司要为担保对象承担偿还义务。这位分析人士还表示从历年来爆出的违规担保案来看,
很多案例中违规担保甚至已成为大股东和关联方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种“秘密武器”。 对于如何根治违规担保,这位分析人士表示治顽疾更应下猛药,除了要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上市公司披露制度外,还要加强监管,加大对违规担保的惩治力度,在违规担保给上市公司或其他的相关的投资者造成损失时,甚至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民事或刑事责任。
黄奇帆谈证券市场
重庆市长黄奇帆说:"我国证券市场1990年代初起步的时候,国内大多数人不懂股市,企业上市主要靠组织推进。上面给各个省分配上市指标,地方政府拿到上市指标后,谁企业困难了就把指标给谁去融资。所以第一批上市的都是中小企业,资产质量都很差。当时真正的国有大企业、好的企业,地方政府都不舍得让它们上市。可以想见,这样的企业,它一上市很快就进入了新的困难期,一直熬到现在。
还有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业界已认识到,上市企业应是优质企业,并不再搞指标配额分配。但还有一个认识问题没解决好:你是优质企业还上市?锦上添花不公平。这就提出了“一拖二”、“一拖一”。优势企业上市的时候捎带一两个困难企业,把困难企业拖进了股市。这些困难企业虽然上市了,但由于机制没转,再加上先天不足,也会重新陷入困境。
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存留在资本市场的困难公司,你现在让它退市、让股民破产,既不现实也不公平。对这样的公司,用重组来解决问题,既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 [ 此帖被大林在2011-06-08 14:4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