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国共产万岁!“重组看军工,军工看航空,航空看北亚”
伟大的中国共产万岁!“重组看军工,军工看航空,航空看北亚”
(2011-06-10 00:35:37)[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伟大的中国共产万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大股东掏空40亿冤案终获平反!股改10送21解放所有历史上套老股民!23号投票买入738705 99。00元 1股 三板老股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乃。。。。。中航工业入主S*ST北亚灰姑娘终嫁豪门
获注资产为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S*ST北亚将华丽转身为金融控股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入主,将使停牌3年多的S*ST北亚(600705)——这位历经苦难的灰姑娘的命运出现根本性转机。!
2月11日晚间,S*ST北亚公布了重大重组消息,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重组意向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将中航工业集团全资子公司——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注入S*ST北亚,使其重新拥有经营性资产和主营业务,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由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将成为S*ST北亚新的控股股东,如果重组成功,S*ST北亚将实现向金融控股公司的华丽转身........
“重组看军工,军工看航空,航空看北亚”
中航工业又出重拳 金融控股借壳起航
近日,从2007年5月停牌至今的S*ST北亚刊登了重要的战略重组意向公告,公司将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的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即中航投资将借壳北亚,实现整体上市。
在历经两次不成功的股改后,本次北亚新的重组方却足够让资本市场震撼。尽管之前市场上已风言风语,但本次北亚的新生重组来的如此之快、重组方实力如此之强还是令市场有些始料未及。去年,在资本市场上屡屡出手、每次均让资本市场为之侧目的中航工业,今年初始即出一记重拳,其旗下的金融板块借壳上市,如果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能顺利完成,北亚将成为我国第一家金融控股上市公司。
</>
发挥全牌照优势,打造一流金融控股公司
中航投资作为中航工业的全资子公司,是集团最重要的金融投资平台。众所周知,航空工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做大做强离不开两方面支持,一是府层面支持,需要国家财资金的投入;另一个则来自于资本市场的支持,通过募集资金,实现产融结合。因此,无论是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还是航空工业的自身需求来看,产融结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合,打造一个与航空工业协同发展的金融业是优选之路。
中航投资作为航空工业与金融产业的纽带,将他们有机联合起来,充分发挥产融结合的优势,打造出了一流的金融企业。中航财务公司对集团200多家成员单位的资金强势归集,70多人财务公司管理着近700亿元的资金资产,其成本之低、利润之高令众多银行望尘莫及;中航证券利用其专业化优势,积极参与集团的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据传,中航证券准备接手集团20多家上市公司上千亿元的股权资产管理;中航租赁作为航空工业唯一的专业化租赁公司,拥有其他租赁公司难以获得的优势,集团的一些主要新产品都交给这家公司,通过租赁方式拓展市场,新舟60、运12、燃气轮机组等。国外航空工业企业也积极与这家企业开展业务联系,汶川地震中发挥较大作用的米26直升机就出自中航租赁,2010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全球第四大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航租赁签订一份15亿美元的飞机融资协议。
目前中航投资旗下拥有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和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在中法两国元首见签的中航安盟保险公司正在组建之中,同时还参股了城市商业银行,其牌照之齐全,在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中也不多见。
金融控股公司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产物,她不但可以降低客户交易成本,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而且,通过客户资源的共享,发挥协同效应,拓展客户群体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些优势在中航投资开始显现,其财务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业务增长速度位居行业前列。在积极发挥协同作用的同时,中航投资在风险管控上也进行有效地尝试,从上述架构图中可以看出,各成员单位互不掺股,构建了一道天然防火墙,阻断了风险的相互蔓延。
依托资本化运作,分享集团万亿成长
2008年11月,中国航空工业完成了历史性重组,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合并,成立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航工业在成立伊始即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两融”就是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就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由传统的“资产、管理、技术”三位一体,逐步转型升级为“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新的三位一体;“五化”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规模挑战一万亿的目标。
中航工业战略的理念之新、魄力之大、目标之高令人鼓舞,加上军工概念,在资本市场上倍受追捧,其在A股市场上20家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102倍,股价最高44元/股,最低也在11元/股以上。
在中航工业“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的“五化”战略中,资本化运作处于中间位置,也是中航工业重组组合、做大做强的重要杠杆。因此,按业务板块整体上市,以此实现集团公司资产的整体上市成为公司战略部署的重要步骤。
集团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产业、金融投资等19个板块。自2008年11月,集团便开始了专业化整合,通过重组并购推动板块的整体上市。
在推动集团各板块整体上市运作上,中航投资利用其职能定位、发挥其金融优势,积极参与集团的并购、重组,先后投资了中航重机、中航黑豹、西飞集团、中航技集团、沈飞民用航空公司、成飞民用航空公司等。其回报相当丰厚,2010年通过增发投资的中航黑豹,当时增发价格只有4.29元/股,现在股价已达到16元/股;四年前用5600万元投资了中航重机,现在所持股票市值已达到近4亿元。
此外,中航投资还赋予了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助推集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职能,近年来,中航投资加大了对“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领域的投资,与成飞集成一起投资了中航锂电,与中航重机一道投资了中航激光成形制造有限公司,与香港未来国际航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奥地利未来先进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重组看军工,军工看航空,航空看北亚
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而且军工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在央企加速整合大潮中军工行业重组确定性最高。因此,军工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我国国防工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府规划以及产业重组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国军工行业发展步入了的黄金时代,军工重组高峰陆续到来。
在九大军工集团中,中航工业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佼佼者,去年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追捧的成飞集成、ST昌河、ST宇航、中航精机、中航重机都出中航工业旗下。为此,去年资本市场流行一句话:“重组看军工,军工看航空”。
随着中国第四代隐形战斗机歼-20首次试飞成功,证明中国军事航空工业已实现多项技术突破,而成功研发歼-20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更是令人瞩目。除了研发各类军用飞行器、发动机,为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中航工业始终把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原则,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发展军民用运输机产业、航空转包生产业务、将航空高技术融入汽车、摩托车及其发动机、零配件等领域,大力发展燃机电产品,并提供第三产业服务项目,成为最适于加快推进体制变革并借助资本市场提升效率的军工子行业,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此次中航投资选择北亚作为重组对象是结合市场机遇和自身特点,努力拓展未来投资平台,完善金融控股架构的重要举措。随着重组完成,借助中航工业的管控能力,利用证券、财务、租赁、信托、期货和产业基金管理等业务资源,会更加有效推动集团各板块整体上市,分享集团万亿盛宴。北亚作为中航工业的金融运营平台、资本运作平台、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平台,随着上市,也将迎来发展的新纪元,投资者对中航投资期待能否验证股吧帖子中一句话:“重组看军工,军工看航空,航空看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