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论〕重庆户改试验"宅基地退出" (2011.06.15 )
〔热点评论〕重庆户改试验"宅基地退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重庆去年8月启动,涉及1000万农村人口的户籍改革,正在继续推行.据官方统计
,截至目前,已有170余万农村居民转为市民,到2011年底,预计数量将增至338万.
城乡户籍制度因捆绑不同权益,而使改革错综复杂.其中如何处置农村土地受到
极大关注.
东方财富通手机炒股软件 揭秘手中股票不涨怎么办? 小心行情突然发生逆转
注意!后市很可能有特大利好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改区, 重庆创新性地实践了
土地的用益物权, 允许转户之后,继续持有承包地,宅基地.同时,对自愿放弃土地权
利农户,亦设计了一套系统的交易制度,使退地人员获得合理补偿.
据市国土局最新统计,截至5月底,已有132户,278人转为城镇居民后自愿申请退
出宅基地,并获区县政府批准,退出面积为31.24亩.
市农委近日对本报记者表示,有部分转户居民亦递交了退出承包地申请,但政府
暂时没有受理,而是希望他们再做考虑.
不过,在实践操作中涌现出的资金,土地管理等难题,仍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市
长黄奇帆在3月召开的2011年户籍改革工作推进会上表示, 重庆户改开局不错,难度
依然很大,仍需不断调适和探索.
退地
重庆通过地票,来托底绝大部分的退地成本
重庆现在总人口3100万,其中农村户籍人口有2000余万.根据重庆去年提出的户
改方案, 2010,2011年,将累计转户338万人.到2020年,累计转户达到1000万,重庆户
籍城市化率由目前的28%,提高到60%.
传统的城市化路径,是通过征地来实现.在重庆的政策设计下,城市规划区内,未
到征地节点,以及规划区之外将长期保持农村形态的农村居民,都可自愿申请转户.
对农村户籍所依附的,有重要保障功能的土地的处置,重庆在政策上也进行了设
计.
去年10月, 市长黄奇帆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农民退地自愿,"如果过了三五年,
十年,进城的农民还是不愿意退地,就让他保留着好了,这是对农民基本利益的保护.
"
不过,对于自愿退地的农民,重庆仍然提供了使其土地财产价值得以实现的途径
.
市国土局负责全市农转城人员宅基地退地工作,该局设立户改办,负责转户退地
处置.
市国土房管局领导小组组长,户改办主任,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执行总裁黄茂军
介绍,农转城人员退出宅基地的流程为,由在城市有稳定居所,稳定就业的转户居民,
经集体组织同意,向所在乡镇政府提出申请,乡镇国土所初审后,报区县国土局,最后
由区县政府审批.
对退出的宅基地及附着物,各区县按照地票价款分配的有关规定进行补偿.此后
, 由当地土地整理机构将其复垦为耕地,归村集体所有,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则可作
为地票, 进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即重庆通过地票,来托底绝大部分的退地成
本.
市国土局同时规定,支付给退地农转城人员的补偿标准,每亩不低于9.6万元.
据市国土房管局统计, 目前已有132户,278人,计31.24亩领到了550万元的退地
补偿款.
大足县有20多户农转城人员提出了退地申请,县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陈昌平说,地
票交易之后, 扣除成本后,原补偿不足9.6万元/亩的要补足,并按照85:15的比例,分
配给退地居民和村集体,"政府不允许在这个交易中获取利润."
市农委官员对记者表示, 目前,已有转户农民提出申请退出承包地申请,但他们
都建议不退,希望再考虑.
这位官员称,一是国家可能会对承包期限有所修改,这会影响到补偿金额,同时,
承包地作为最后的保险阀,能缓冲市民化的风险.
黄茂军表示,农民对退地非常理性,没有出现冲动性退地的情况.
陈昌平也介绍, 退地人员多为投靠镇,县城的子女的老人,在城市生活居住均有
保障.同时, 退地可享受征地标准的养老保险,最低每月500元,对这批转城人员很有
吸引力.
黄茂军称, 这也许是中国城市化必然是渐近的,长期性的进程,要给农民市民化
足够的适应期.
难题
在重庆户籍改革工作推进会上,黄奇帆表示,如此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浩浩荡荡地
转户进城,而整个社会没有大的波动,说明农民进城的意愿很强,改革有群众基础.
但他也指出,改革仍有一些难题.
对基层而言,主要问题集中于资金的压力.
荣昌县政府在一份户改的总结报告中指出,该县在户改直接支出平均每人为3.6
3万元,仅2010年-2012年新增城镇居民5.1万人,就需要资金18.5亿元,其中还不包括
户改后社会保障机制.
户改的资金,目前主要由基层财政筹资,以地票交易所得价款返还.
荣昌县政府指出, 基层财力有限,政府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地票交易所得价
款 ,要经历整治和交易,时间成本在一年以上.
此外, 部分农民房屋为村民联建住房,不能复垦为耕地,也就无法形成地票,"前
期垫资的费用,可能形成呆账."陈昌平说.
退地还带来土地管理的难题.
一方面,不能复垦为耕地的宅基地和房屋,可能会导致荒废.同时,农转城人员的
承包土地,一般较分散,而土地不成片,一般很难实施大规模土地流转.
2010年重庆组建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心, 承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
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外的宅基地退出的复垦,整治及融资等功能.
针对户改,市财政和国土部门目前设立了50亿元的土地周转金,周转金专户设置
在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区县可按有关规定借款,并在地票交易后予以归还.
黄茂军认为, 对具备条件的,基层可指导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置换宅基地,
使其达到复垦条件,以形成耕地,形成地票.
为避免农转城人员承包地出现撂荒,分管副市长童小平在户籍工作会提出,基层
要在促进承包地互调,鼓励大户流转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并建立起相关的配套机制.
此外, 重庆前期户改一个突出的矛盾是,退地及农转城人员,更多积累于远郊区
县.
据官方统计,在重庆170万人转城人员中,主城占14%,远郊区县占18%,乡镇占 68
%.
黄奇帆在户改推动会上表示,由于户改的主要对象是在主城工作,经商的农民工
及新生代, 但现在只了占1/3,这说明,目前转户农民多数属于乡镇就地转户,这会导
致乡镇财政压力过度增加,背离了改革初衷.
针对这一状况, 2011的户改重点为"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落实转户居
民的基本权益,形成科学有序的常态机制和合理的人口分布".
近日,重庆进一步放宽规定,本市籍农民工申请主城农转城的,在计算主城区5年
年限时,可将其市内市外务工经商年限叠加计算.
"这是一项重大改革,在以后的运行中,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调适和改进
."市国土局副局长董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