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同是难兄弟 结局两重天
自然规律 离线
级别: 钻石会员

UID: 20356
精华: 48
发帖: 3705
在线时间: 7411(时)
注册时间: 2009-07-31
最后登录: 2025-05-06
楼主  发表于: 2011-06-25   

同是难兄弟 结局两重天

近日,两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消息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一家是*ST华源(600094),一家是S*ST北亚(600705),6月7日,*ST北亚发布公告,公布了重组暨股改方案,标志着北亚停滞了两年重组工作开始进入了新的阶段;稍后6月15日,*ST华源发布公告称资产重组方案获证监会核准,标志着这家未来房地产公司重组工作开始重新启动。

    两个同在一个交易所上市的ST公司,都因负债20多亿,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在破产重整中都进行了股东权益调整,进行了缩股或让渡股份;停牌价格都在4.4元左右,经过缩股和让渡股份,股民每股持股成本都出现大幅增长。

  可是,最后两家公司结局迥异,一个成了大型国企的弃儿,一个成了大型国企的宠儿;一个置入了房地产资产,一个置入了金融控股资产;一个增发价格只有停牌的一半,一个增发价格超过停牌价格将近一倍;一个持股成本大幅上涨,一个经过转增,持股成本下降了11.1%。

  近日,两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消息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一家是*ST华源(600094),一家是S*ST北亚(600705),6月7日,*ST北亚发布公告,公布了重组暨股改方案,标志着北亚停滞了两年重组工作开始进入了新的阶段;稍后6月15日,*ST华源发布公告称资产重组方案获证监会核准,标志着这家未来房地产公司重组工作开始重新启动。

  经营不善 齐走破产重整之路

  *ST华源原控股股东是华远集团,属于老牌央企,同时兼有A股、B股,原主营业务为合成、超细纤维、纤维用聚酯切片,建筑装潢用合材料,生物制药产品等。

  *ST华源的困境早在2005年就已初显端倪,因经营不善,公司陷入严重的资金流动性危机。2006年2月,在国务院国资委主导下,同样身为央企的中国华润集团对华源集团实行战略性重组,但事与愿违,重组后华源集团继续亏损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公司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亏损,亏损总额近25亿元,自2008年4月29日起,被施以停牌处理,当日收盘价为4.37元/股,*ST华源也成为了首家宣布破产重组的央企上市公司。彼时*ST华源的债权总计高达逾22亿元,靠自身无法摆脱经营困境,公司只好走上了破产重整之路。

  为顺利引入重组方,破产重整的方案中,*ST华源全体股东先以25%的比例缩减股份,将总股本由原6.29亿股缩减至4.72亿股,然后华源集团让渡其持有的87%股份、其他股东让渡其持有的24%股份给债权人,债权人获得让渡的股份,普通投资者的股份数相当于缩减至原来的57%。

  2009年3月31日,东福实业通过司法拍卖,以0.047元/股从华源集团竞得*ST华源1.55亿股股权,自此东福实业正式运作*ST华源的重组事宜。

  而*ST北亚在破产重整前几乎也走过了相同的道路,ST北亚原是黑龙江省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铁路客运、铁路自备车运输、机电化工领域技术服务等,因其大股东哈尔滨铁路局的特殊背景,当时被称为“铁路概念第一股”。

  后来由于铁路业务下滑等多种原因,*ST北亚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自2007年5月25日被施以暂停上市的处理,停牌前价格为4.44元/股。2008年2月,北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之后于2008年4月19日,北亚公告实施《重整计划草案暨出资益调整方案》,首先,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获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2.8股股份;其次,全体股东同比例缩股,总股本由原来的9.79亿缩减为2.74亿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又经历了两次不成功的股改,重组工作也一度陷入了停滞。

  2010年,北亚原有问题资产所持有的新华人寿股权被拍出近30亿元高价,全部债权人得到100%的受偿,同时剩余的重大资产返还了公司,使北亚公司摆脱了破产的风险。2011年2月,为彻底解决公司的发展问题,在终结破产重整程序后,引入中航工业集团对其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灰姑娘”一夜之间嫁入豪门,至此,*ST北亚正式开启重组之路。

  各有婆家 冰火两重天

  告别了华润,*ST华源的重组方东福实业只是一家地方性的房地产企业,东福实业成立于1986年,以建造和销售商品房为主营业务,是台港澳法人独资企业。自2000年至2004年以来,东福实业仅开发了“大名城”和“时代名城”两个项目,2004年,东福实业与香港利伟和钱江集团合资设立了名城地产,专门从事房地产业务,从此,东福实业未再开发新的房地产项目,旗下名城地产业务也主要集中在福州,拟建和在建的6个项目合计用地面积41.33万㎡,规划建筑面积113.59万㎡,其中,已开工建设的已有28.28万㎡。

    而*ST北亚重组方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也是首家进入 世界500强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和中国军工企业。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金融投资、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洪都航空(600316)、哈飞股份(600038)、中航电子(600372)、成发科技(600391)、中航黑豹(600760)、中航动控(000738)、西飞国际(000768)、中航重机(600765)等。员工约40万人。

  2009年7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航工业首次申报并成功入选,排名第426位,成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和中国军工企业。2010年中航工业再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330位,比2009年提升96位。

  仅举一例,令世界为之侧目的歼-20就是中航工业研制的第四代(俄标准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其采用了单座、双发、双垂尾、带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歼-20的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具隐形战斗机特征。歼20的成功研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能够生产隐形战机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航工业发展战略目标围绕“两融、三新、五化、万亿”而展开。“两融”就是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就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由传统的“资产、管理、技术”三位一体,逐步转型升级为“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新的三位一体;“五化”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规模挑战一万亿的目标。

  由于中航系的上市公司都具有比较明确的业务增长点和资产注入、整合重组预期,一直以来都是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中航系旗下的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在70-80倍之间,市场赋予企业的高估值就是对中航系的充分肯定。

  重组方案 幸否?亏否?

  在6月15日的公告中显示,ST华源将以2.23元/股的增发价格发行10.39亿股A股,购买福州东福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的名城地产70%的股权,增发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由原来的4.72亿股增至15.22亿股,东福实业成为其控股股东。

  而对比*ST北亚的股改方案,中航工业可谓是大手笔,方案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资产赠与、资本公积金定向转增统一构成,中航工业向北亚赠与价值为4.49亿元的中航投资股权资产,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同时向全体流通股股东每10股定向转增13股。这也意味着,S*ST北亚的流通股股东将获得每10股转增21股的“高送转”,同时,中航工业还做出特别承诺,即股改实施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S*ST北亚股份,并且减持的价格不低于25元。

  除了高额的股改对价,*ST北亚是以每股7.72元的增发价格向中航工业发行约7.78亿股来购买中航工业持有的中航投资的股权,实现中航投资100%的注入上市公司。

  两家重组企业,在停牌前同样4块多的停牌价,华源在缩股后仍以2.23元的价格增发,相当于普通股东在以8元的持股成本“PK”重组方2.23元的价格,而北亚却正好相反,中航工业进入的持股成本价在7.72元,而流通股东在经历了股权调整和10送21后,持股成本已下降了11.1%,每股成本不到4元钱,与华源的方案正好一正一反,幸否,亏否,投资者可自己判断。

  比未来 看质量 不同层面的竞争

  *ST华源本次拟注入的资产是名城地产70%的股权,重组完成后,*ST华源将变身为房地产企业。根据公告,名城地产是一家拥有房地产二级开发资质的境内企业,主要从事综合房地产开发,在2008年福州楼市销售十强榜中排名第二,且不说名城地产只是一家地方性的房地产企业,目前的宏观环境也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已经暂停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申请,即便名城地产能够顺利复牌,而在市场上实现再融资,短时间内恐怕也没有可能。失去了融资功能,仅靠自身积累,企业将很难发生质的变化。从目前的房地产板块看,能够给予的市场估值也只能在10-20倍左右。

    反观S*ST北亚此次重组拟注入的中航投资,中航投资是承载中航工业走向产融结合之路的重要核心,是中航工业重要的金融运营平台、资本运作平台和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平台,集三大概念于一身,在国内的资本市场上独一无二;中航工业寄望于将其打造成为“航空工业的华尔街”,其背后拥有的发展空间是不可想象的。

  中航投资目前旗下已拥有的控股公司包含中航财务、中航证券、中航租赁、中航信托、中航期货和江南期货、天津裕丰基金管理公司,另外还参股了两家城市商业银行和确定未来将注入的中航安盟保险(中航工业与世界五百强法国安盟合资),已是大型国企中为数不多的拥有较全金融牌照的控股公司之一。

  同时,中航投资在中航系中地位超然,中航工业确定的19个业务板块原则上互不参股,但中航投资作为集团的股权投资运作平台,可以对各集团参股,对集团内的多个企业参股,所持的股权享受了巨大的增值空间。其中中航投资所持的中航重机和中航黑豹已列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公允价值为5.99亿元,获利4.7亿元;而2008年中航投资以成本2.8亿元投资的西飞集团,转换为上市公司西飞国际的股权,投资利润也接近18亿元。众所周知,航空工业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推动的行业,中航投资将源源不断的参与到中航工业的资本运作中,分享航空工业伟大成长的蛋糕。

  最后,中航投资还根据集团公司非航空民品提出的大力发展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领域进行了重点投资,通过增资“中航锂电”进军新能源领域;中航投资又入股“中航科技”进军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高端制造产业,项目投产后,预计内部收益率达到58.97%;此外,中航投资还与香港未来国际航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奥地利未来先进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FACC);与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产业投资、投融资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搭建示范区内重大项目投融资平台,实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可以说,中航投资是中航工业走产融结合发展之路的关键棋子,如此重大的战略地位,其背后的发展空间、增长潜力在国内的资本市场上都属罕见。

  两家企业,有着同样的开始却有完全不同的命运,一边是市场的风声鹤唳,一边是中航系旗下平均70-80倍的市盈率估值,上市之后的两家企业将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来源:中国经营网)
小石头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48909
精华: 12
发帖: 1003
在线时间: 1178(时)
注册时间: 2010-08-15
最后登录: 2016-08-15
4楼  发表于: 2011-06-26   
北亚股民牛!*****上访不断甚至要500人游行!惊动高层!
njzlshw 离线
级别: 荣誉会员
UID: 15207
精华: 0
发帖: 608
在线时间: 247(时)
注册时间: 2008-11-19
最后登录: 2018-02-01
地板  发表于: 2011-06-26   
同股不同权呀
华山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8
精华: 93
发帖: 10718
在线时间: 5319(时)
注册时间: 2006-11-30
最后登录: 2024-08-13
板凳  发表于: 2011-06-26   
北亚地处东北,东北有中航强大工业基地

华源在上海,除了服务业、地产业周边有什么产业呢?
三板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力度,取决於投资者觉醒度

(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jfmjjst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41846
精华: 1
发帖: 536
在线时间: 425(时)
注册时间: 2010-06-30
最后登录: 2020-08-27
沙发  发表于: 2011-06-26   
温总理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说明温总理是个正义之士。大家去找总理解决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