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尚方宝箭该再亮
qyan168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24248
精华: 94
发帖: 3804
在线时间: 2372(时)
注册时间: 2009-10-11
最后登录: 2018-10-11
楼主  发表于: 2011-07-08   
管理提醒: 本帖被 tjnk 设置为精华(2011-07-0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冤假错案 威望 +10 2011-07-08 好文章,赞一个!
隐藏评分记录
zqc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72504
精华: 0
发帖: 1569
在线时间: 1288(时)
注册时间: 2011-02-20
最后登录: 2018-11-19
沙发  发表于: 2011-07-08   
这位和尚是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吗?看来这位尚大人解决不了问题当了和尚啊,但心还牵挂两头吗?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板凳  发表于: 2011-07-08   
依据非流通低价发行的大股东掏空公司亏损程度的大小约束溢价发行的流通股东的交易方式以打压股价降低股改对价形成的大股东愿意还钱就还钱不愿意还钱就不还钱的也就不归证监会监管了的绝版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掏空也就不归证监会监管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留着三板,人之本性


老三板是开弓沒有回头箭的挡箭牌吗?


为什么有些能冒着箭雨安全地跑进来 
大林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6771
精华: 59
发帖: 4654
在线时间: 4215(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19-07-17
地板  发表于: 2011-07-08   
 *ST圣方再度上演A股“不死鸟”传奇。暂停上市超过5年之后,今日更名“新华联”并恢复上市,证券代码仍为“000620”,其主营业务则由石油加工及炼焦转型为房地产开发。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股票恢复上市首日即时行情显示的前收盘价为最近一次增发价,即2.27元/股。
  由于2003至2005年连续亏损,*ST圣方自2006年4月3日起暂停上市。暂停上市之后,*ST圣方经历了破产和解,并实施非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4股的股改方案。暂停上市期间,*ST圣方重组可谓波折不断。因拟注入资产的权属出现纠纷,首钢控股参与*ST圣方的重组以失败告终。2009年11月, 公司启动新的重组,决定以2.27元/股的价格,向新华联控股 、长石投资、合力同创、科瑞集团、泛海投资、巨人投资发行12.86亿股购买其持有的新华联置地100%的股权,新华联置地作价29.2亿元。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ST圣方报收1.17元,停牌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仅为1.11元。重组完成后,公司转型房地产开发,总股本增至15.98亿股。
  新华联置地原股东还承诺,2011年经审计所确认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不低于5.5亿元。以目前*ST圣方总股本计算,每股收益保底0.34元。资料显示,今年1至4月,新华联置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ST圣方同时预告,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2.63亿元,每股收益约0.16元。
  就在谋划借壳前不久的2009年7月28日,新华联置地引入科瑞集团、泛海集团和巨人投资三家战略投资者,三公司耗资3.5亿元,合计占新华联置地的14.84%股权。随后,三公司又以所持新华联置股权认购*ST圣方发行的股份,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91亿股,约占总股本的11.95%。不考虑时间成本,上述三公司所持上市公司股票成本约1.83元/股。
  其实,*ST圣方股东大会早在2009年12月24日就通过了上述重组议案。为配合房地产调控,证监会在2010年10月15日宣布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并对已受理的房地产类重组申请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有意借壳上市的地产企业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幸运的是,由于*ST圣方重组申请在“限制令”出台前就已经受理。今年4月15日,*ST圣方作为特殊个案拿到了证监会的批文。
  重组完成后,2010年公司净利润近5.16亿元,增长42.54%。*ST圣方表示,由于房地产受经济发展周期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影响较大,公司业绩可能不会像往年一样高速增长,但仍能保持持续的盈利能力
qyan168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24248
精华: 94
发帖: 3804
在线时间: 2372(时)
注册时间: 2009-10-11
最后登录: 2018-10-11
4楼  发表于: 2011-07-0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86325
精华: 0
发帖: 62
在线时间: 49(时)
注册时间: 2011-06-15
最后登录: 2011-08-06
5楼  发表于: 2011-07-12   
转:做为对以往错误的修正,证J 贵曾经对两网问题颁发过证  J 办发『2000』29号文件,表示“对两系统原挂牌企业的上市申请,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优先考虑,抓紧审核”。文件还表示“目前,确有部分企业的重组上市、股权置换或原流通法人股收购工作进展缓慢。这种状态主要是由这些企业自身条件较差造成的。对这类企业,证J 贵将督促其加紧工作,争取早日解决问题”。 然而10年已过,投资者末见证J 贵出台过相关的实施细则和措施,予以兑现承诺。 期间仅有粤传媒以申请发行新股的方式(IPO)转入主板市场,它为三板两网公司转板提供了一种模式,但不应当成为唯一法定的转板标准模式
    而剩余的另外8家公司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立场上来思考,与其象粤传媒背着包袱申请了四年之久才IPO,还不如另行申请I P O,在大股东失去了利益驱使的情况下,安于现状,不求思变,不求进取,便成了两网大股东的共同特点。说穿了还就是管  里  层 的老爷作风,不然10年有余,居然出不来 一 政策。
qyan168 离线
级别: 禁止发言
UID: 24248
精华: 94
发帖: 3804
在线时间: 2372(时)
注册时间: 2009-10-11
最后登录: 2018-10-11
6楼  发表于: 2011-07-27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