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北京多名家长举报小学老师体罚学生 教委介入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楼主  发表于: 2011-07-14   

北京多名家长举报小学老师体罚学生 教委介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王敏超 从 学术研讨 移动到本区(2011-07-31)
    昨日,多位家长来到西城区月坛附近某小学,向校方反映三年级一数学老师体罚、辱骂学生。对此,校方表示,经询问不存在此事。西城区教委表示将进行调查。

  据称老师体罚学生已一年

  昨天上午10时20分许,该小学已正式放暑假,但校门口仍*****着七八位家长,不断地踱来踱去。

  家长们说,孩子升入三年级后,由万某接手数学教学,在这一年里,万某常体罚学生。

  明明的妈妈表示,去年10月份,孩子在一道题上与老师的答案出现分歧,当时,老师背对着明明,拿起书本头也没回地向后扔过来,明明的眼角被砸出一道口子。

  多位家长称,还有多名学生也曾被扔笔、打肚子、扯嘴角,甚至用尺子打背。此外,万某还经常嘲笑学生智商不如自己两岁的孩子、“缺心眼子”、“贱骨头”等。

  强强的妈妈回忆,有一次孩子做错了题,万某便要求班里学生一起用手指指着强强,问他知不知道哪里错了。

  校方否认体罚教委介入调查

  昨日,当事教师拒绝接受采访。

  该校校长表示,昨日上午,她与其他校领导前往该班级,询问是否有体罚事件发生,结果只有一名学生声称被万老师打过,其他39名学生均予以否认。由此可见,家长所述的情况是不真实的。

  对此,进行投诉的家长并不认同。

  昨日中午,在商谈无果后,七八位家长先后到北京市教委和西城区教委反映此事。

  西城区教委小幼科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进行调查,如果当事老师确实存在体罚、辱骂学生的行为,教委会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不过,由于目前学校已经放假,取证等方面有些困难,调查工作有可能会延至下学期开学后。

  - 追访

  家长 孩子现在特别怕上数学课

  “妈妈,什么是‘贱骨头’?”明明的妈妈回忆,她听到孩子这么问非常惊讶,连忙追问,结果孩子说“数学老师这样说全班同学的,还说我是‘大傻’”。

  明明妈妈称,继续追问之下,孩子告诉她数学老师经常在班里讽刺学生,有时还打学生,“孩子说光是尺子已经打断了两三把”。

  家长们说,经了解,班里很多学生都遭过万老师各种形式的体罚。

  据学生反映,万老师每次骂完他们,第二天就会带糖果饼干等给他们吃,并说他们最近学习辛苦了,这些糖果是奖励他们的。

  多位家长称,之前曾找过当事老师和校长沟通,也向校方反映过情况,希望能换掉数学老师,但都未果。

  “我的孩子现在特别怕上数学课。”一位家长说,儿子原来数学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前几名,现在逐渐下滑了,她很忧心。

  校方 当事者被学生选为“好老师”

  该校校长表示,明明的母亲是该事件的始作俑者。她非常爱提建议,还时常跟其他家长说对老师有意见、学校工作有问题。渐渐的,和她住同一小区的四名女家长受其影响,也开始找事。

  该校长称,第二学期,这五名家长经常在学校门口说老师打人,有时还在晚上11点砸校门,要求见领导,严重影响了学校和学生的正常学习秩序。

  该校长说,如果家长们反映的事情属实,可以换老师,但事实上,在学生们看来,万某是名优秀的教师。今年学校举行匿名投票选举“我心中的好老师”活动,全校近1300名学生都参与了,结果130名教师中有15人当选,包括万某。

  专家观点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教师教育学生,应该用一种宽容的、包容的心态。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有些老师在教学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这是可以的,但关键还要看用什么方式。老师的惩罚是一把剑,悬在那里。这把剑主要起着警示的作用,使用这把剑不能超出范围,一定要把握好度。没有度就会伤到孩子。

  老师如果采用体罚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孩子会用这种方式对待旁人,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atmgzy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2169
精华: 7
发帖: 646
在线时间: 1763(时)
注册时间: 2007-11-12
最后登录: 2018-01-16
沙发  发表于: 2011-07-14   
“人人喊打,就得先看看奥数究竟是个什么?”原北京一中校长王晋堂态度鲜明,他曾组织数学教师对2005年以来的历届迎春杯试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奥数试题可分为两类,一是知识提前,如“鸡兔同笼”、“同行相遇”、“水池管子”等试题,孩子们上了初中,用一元一次方程立马可解;二是偏和怪,如一座铁路桥全长1200米,一列火车开过大桥需要75秒,火车开过路旁的电线杆只需15秒,那么火车全长是多少米?为什么要关心开过电线杆的时间?王晋堂和老师们得出的结论是:奥数根本不适合小学生学习。

    2009年,世界著名数学家安德烈奥昆科夫来华访问时,就发生了啼笑皆非的一幕:中国小学生的奥数题,竟难倒了这位数学界最高大奖菲尔茨奖的得主。他说自己从来没学过奥数,也不理解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的做法,他认为那些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数学家杨乐在江苏参加了一个报告会,会上有个四年级孩子提问:因为上一所好中学要有奥数竞赛成绩,所以他和同学要上很多培训班,“奥数真的有用吗?”杨乐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定位本来是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高中生,但是现在许多奥数培训班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挺不正常。
喊打十年不倒

    奥数,凭啥成了“刚性需求”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已经有59年历史,1986年起,我国正式组建6个人的国家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除了三次成绩稍有点偏后,中国总是第一二名,而且以第一名居多。

    1998年,奥数突然变热,并且逐渐低龄化。一位奥赛的组织者分析认为,最直接的原因是初中入学考试取消,不少重点中学为了招收更多的优秀生源,把奥数作为标准。同时,这一年高校开始扩招,奥数成了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敲门砖”。以北大2009年招生为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代表中国队参赛的19名队员中,除1名学生去向未定外,其余18人有16人均提前选择了北大。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下了相关禁令,不允许奥数和升学挂钩。10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地针对奥数,屡有禁令和行动,但仍未从根本上撼动奥数的地位。

    周先生的孩子在中关村某小学上二年级,去年起他已经给孩子报了奥数培训班和大提琴培训班。接送、陪读让他们夫妻筋疲力尽,他说,填写公众意见,我也是反对小学生学奥数。现实是,咱们想择校、学校想择生,孩子不“优”行吗?“优”就得有证书。

    “我们和专家一起对奥数喊打,但我们底下还得让孩子在奥数比赛里取得好成绩,借此赶紧‘渡江’、‘上岸’”,周先生这种观点,在小升初家长论坛里并不鲜见。一位家长说,经常从报纸上看到连篇累牍报道奥数的事情,印象中2005年和2009年就有过大讨论,也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决心。但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校长因奥数招生被免职,反而迎春杯的颁奖有央视少儿频道主持人等各界人士参与。

    2005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范伯元做客城市管理广播时,有市民询问他对奥数的看法,这位副市长当即说道:“简直毁孩子,这个奥数是最无聊的一种比赛”。也就在那一年,北京迎春杯考生数量达到4万人,市教委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查处,并通报各区县教委,要求停止各类奥数辅导班和竞赛。

    不久,奥数卷土重来,奥数的四大杯赛,也划出了一定的获奖比例:华杯的获奖比例在70%,走美杯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结合获得的信息,培训机构也在对奖项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某某杯三等奖对升学作用不大,某某杯一次考试即可获奖等。某培训机构的宣传单上显示,2008-2009年迎春杯,该机构学员进入复赛人数就达2651人。

    一位律师说,奥数的异化是外界的工具化和功利化,完全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这和义务教育法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中国的孩子们太优秀了,即便是统一考试,估计很多人都能拿满分,这种情况下,奥数就起到了参考标准的作用,而且越搞越刁钻,越来越古怪。

    取消择校之风

    均衡,全民奥数的“终结者”

    在今年陕西省的“两会”上,有教育专家指出,纵容奥数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长此以往,好学校有好生源升学率高,名气越来越大,差一些的学校只能招收到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陷入恶性循环,两者差距越来越大,教育资源将越来越不均衡。

    王晋堂很佩服史家小学的前一任校长卓立,因为这位校长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奥数不能扰乱学校正常教学。

    曾经,卓立校长因为学校不开奥数课程受到了家长的“攻击”。在网上家长会,有家长匿名提问:“现在别的小学都在开奥数课,史家为什么不开?”也有言词激烈的:“看看这次奥数比赛的成绩,史家太落后了!这说明学校的教学有问题!”

    对于这样的“攻击”,卓立校长表示:“我一向的观点是,奥数本身是很好,可以锻炼孩子思维,但一些孩子如果连数学都不及格的话,去学奥数是没有意义的。其实有些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怪。孩子在里面学得很苦恼,即便学下来也只是给别人当分母,要知道真正能够凭奥数成绩去升好中学的孩子只是凤毛麟角。”

    为刹住奥数培训的疯狂现状,成都市教育局2009年出台相关政策,主要措施包括,禁止教师参与奥数培训和办班,禁止升学和选拔学生与奥数成绩挂钩,禁止考试题目中出现奥数内容等。在今年的西安市“两会”上,工商联递交的集体提案中提出,要从五方面整治奥数,包括教师染指奥数可开除、杜绝奥数内容在考题中出现、公办学校升学不得看奥数成绩、校长撤职、处理取消校际排名等。

    “教育资源仍然处于分配不公的境地,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一些学校手里,造成庞大的社会需求无法满足”,王晋堂说,刹住全民奥数之风不拆“择校”这座庙不行,否则还得有奥英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

    “今年的两会,给我很大的鼓舞”,王晋堂说,温总理在谈到十一五不足时,专门谈到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这说明中央对此很重视。而教育部也有相关时间表:3至5年取消择校和乱收费,2014年初步实现教育均衡,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均衡。我相信政府通过一系列手段,如优秀教师流动轮岗等,一定能够达到优质教育均衡的目的。
专家观点

    王晋堂 北京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

    奥数的链条,使受教育者受到损害、使家长经济上受到损失。这样的链条,不要也罢。因此,奥数就要一禁到底,坚决果断不含糊。我相信,把奥数和升学挂钩分开来,奥数没有了这个功利性的杠杆,没有了那“惟我独大”的“敲门砖”的卖点,许多家长就会抛弃它。越来越多的家长会清醒起来,不再把孩子送进奥数班。取缔折磨孩子、歪曲数学美的奥数,就会出现一批对数学感兴趣的孩子,数学的春天会很快到来。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我建议像打击“黄赌毒”那样,严禁戕害小学生的奥数训练,这个东西无论从教育规律上还是实践中,已经有非常确定的证明对于培养人的数学思维没有任何好处,是一个数学杂技,是一个毒品,是少数人盈利的工具。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

    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
    丘成桐 中科院院士

    奥数在中国陷入一种盲从状态,小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没有任何研究性思维,他们往往随周围潮流、家长期盼而陷入被动学习。中国的奥数教学现状是学校滥竽充数,学习方法太片面,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学生系统学习数学不利。





百年魔怪舞翩跹!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