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用好4.85亿网民的宝贵资源
冤假错案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3622
精华: 79
发帖: 5821
在线时间: 4469(时)
注册时间: 2010-03-01
最后登录: 2015-09-08
楼主  发表于: 2011-07-26   

用好4.85亿网民的宝贵资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9日发布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2011年年底将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

  从1987年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到1/3国人的生活方式,网络的力量已经“虚拟照进现实”。4.85亿网民,无疑是“网络改变世界”的主导力量。他们怎样发声,执政者如何看待,于转型期的中国治理而言,意义格外深远。

  网民也是公民。他们的声音或许理性或许偏激、见识或许高明或许朴素,但这就是现实。网民关注的事件,发端于现实生活;网民评判的标准,源于既有的法律道德;网民表达的诉求,至少也是某个方面的呼声。正因如此,*****涛总书记一再强调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我们不仅应该尊重网民作为公民的权利,更应该重视网络民意的风向标和参照系作用,善于用好4.85亿网民这一宝贵的治理资源。

  有人说,中国网民表达的热情,举世罕见。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判断。这些天,被质疑7年19次当选的成都“听证达人”被网民围观,尽管后来证明不是托儿,留下的话题却颇为沉重:为什么听证会报名者寥寥无几,以至于胡大妈频频中签?那些群情激昂的网民,为什么在现实中纷纷“隐身”?对于听证会等诸多问题,网民在虚拟世界“愈战愈勇”,现实问题却“无人问津”,这是网民与治理者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4.85亿网民的资源,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热情转化为改善现实的力量,对治理者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如果能够不断完善制度、鼓励参与,胡大妈就不会因为多次当选被围观;如果食品安全事件能够少一些,类似“柑橘事件”的网络谣言就不会疯传;如果面对公共事件不总是被动回应,“习惯性质疑”“无条件反对”就会减少很多;如果能不断畅通各种现实*****渠道,网络爆料就不会如此火爆,一句话,如果矛盾问题能够得以切实解决,“沉默的声音”能够被及时打捞,网民就更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力量,网络就不会只是一场虚拟社会的狂欢。

  网络不是“城邦暴力团”,也不是“道德理想国”。网民只有不断提高公民素养和议政水平,虚拟才能真正照进现实;治理者只有既对虚拟世界保持关切,更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用好4.85亿网民资源。唯此,网络才能健康发展,推动国家进步。

http://star.news.sohu.com/20110722/n314189811.shtml
空前绝后,蒙冤受难的仅存八只两网冤股板块,是股市里最袖珍的板块!受难十三年以来,收益最多最大的准是那些经常做短线做波段的,但最后等出台平反转板补偿政策时,踏空的也准都是那些技术派的高人!因为他们尝过甜头儿!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凡人都不可避免!你是凡人吗?其实回首若干年以来,两网退市,忽左忽右,高抛低吸,买进卖出做波段的都是高手高人,但在小草论坛,你要总是被大家察觉和发现,你可能就做的不够高尚了!小草论坛就像社会上一样,有饱汉也有饿鬼。其实很好分辨,饱汉底气足,饿鬼饿狠狠!看到谁都想咬一口,像疯狗一样!你是饱汉还是饿鬼?(注:本人保证在论坛所有发言均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但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务必谨慎)
                                   (本帖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任何人据此信息买卖风险自负)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