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管理提醒: 本帖被 王敏超 执行加亮操作(2010-11-06)
我们是三板市场处境凄凉的"退市难民"。这样的难民己达百多万全球绝无仅有。我们用多年血汗所得投资于中国股市,支援国企三年解困。而今,我们的投资非但没有获得分文回报,反而手中的股票变得分文不值、血本无归。如果说当年投资10万,现在只剩下几千元。也许我们中国百万退市难民可能属于地球上最不幸最悲哀的一族。 最令我们出离愤怒的是退市后各方对我们的态度,当我们打电话到证监会要求对大股东的违法侵占、盗窃.挪用等违法行为进行追究时,得到的回答竟是——“该公司退市了,我们不管了,要找你们找工商局去”! 我们真的是欲哭无泪啊……按照中国现在的法律,没有你们证监会的处罚决定,我们连去法院诉讼的权力都没有,何况去工商局。 公然挪用、抢劫公众公司资产几亿、几十亿元,却没法追究,没人监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啊?正如温家宝总理说,我国社会政治生活日趋活跃,公民基本权利能得到较好的维护,但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我们是从国家级信誉的交易所买入的股票,不是从地摊上买的,这些上市公司都是经层层把关进入交易所的,我们买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首先是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信任,它们是否是造假上市我们并无从得知,监管和证券市场的诚信度问题.众所周知我们若从商场购买了假货那是要假一赔十的,因为商场有保证进货质量的义务,而大众看中的也是商场的信誉,国家法律也是规定消费者可先要求商家赔偿再由商家找问题企业.现在监管各方凭什么说退市了和我们无关了?侵占.盗窃上市公司资产的大股东们通过退市逃脱责任,退市是为了惩罚造成公司亏损的大股东吗?显然不是,退市政策实行7年来,前后已经有40多家退市公司了,没有一家公司退市后,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和其它任何一个违法行为受到了惩罚!7年前香港聘来不懂国情中国证监会史美沦副主席在投资者没有司法补偿前题下仓促推出的退市制度,惩罚的只是流通股东.当年退市到三板就是强制平移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这制度当时设立本身就有点问题,这种关系到一亿多股民利益事至少应该人大立法通过,目前退市到三板就象强制剥夺了企业的重组权力,扭曲了重组的市场行为, 我们退市公司的流通股投资者做了替罪羔羊,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那些本应该受到市场机制惩罚的非流通股,原本就是不流通的。非流通股东原本就没有流通权,退不退市都是一样的。而退了市,流通股东没有得到侵害者的赔偿,导致原本已经受到侵害的资产灰飞烟灭。 显然这样的制度设计根本不遵守客观规律的。在没有完善的赔偿追究制度建立起之前,管理层推出退市制度,是对流通股东、中小投资者的进一步伤害! 回顾这些上市公司的退市之路,可以发现,这些上市公司的衰败,多数与其大股东有关,大股东正是导致这些公司退市的罪魁祸首。证监会也曾在回答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大股东大量挪用公司资金,普遍非法侵占公司财产,违法强制为其担保,粗暴干涉公司经营是上市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拥有自己的公司,利用上市公司来为自己的公司谋利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上市公司就是这样一次次被掏空,直至退市,我们中小投资者的血汗钱也随之灰飞烟灭。如 *ST哈慈,尽管主营业务盈利,但大股东巨额占款迟迟不还,不得不大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导致2004年巨额亏损;*ST猴王,大股东猴王集团为了炒股大肆挪用*ST猴王资金,把*ST猴王带入万劫不复之地,还有2001退市的粤金曼,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的钱组建了一些投资项目,然后再让上市公司高价收购,给粤金曼带来10亿多元的债务,当粤金曼踏入PT行列之后,金曼集团却悄然从上市公司中退出.如已退市的*ST南华,此前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总额达到了7.3亿元,对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贷款担保总额4.5亿元,且全部逾期;更有ST海洋大股东清华科技园高调介入利用高科技光环使中小投资者介入,后抽空逃离资本,使投资者惨不忍睹。四川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600852,却不料这个股票因为1997年受外交部之托援非乌干达巨亏3亿多!后来外交部象征性给了一千万美金长期贷款.原四川省李达昌副省长(已判刑)徇私舞弊主导河南骗子公司不法商四通对亏损中川进行虚假重组又被掏空4亿多目前还逍遥法外!这样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股东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我们小股东任人宰割后被推到三板无人问津,退市公司更是无人监管为所欲为,甚至沦为犯罪分子保护伞! 从退市政策实施后的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鞭策落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并没有起到警醒并惩罚经营失败的上市公司及其背后操控的大股东的作用,事实是,退市成了那些违法者的保护伞!退市造成的直接后果——中小投资者成为面最广、伤最深的受害者。搞垮上市公司逼迫其退市的大股东,他们不但获利丰厚,还由于退市逃避了严刑峻法追究;可是遭到致命惩罚导致血本无归的却是我们无辜的投资者!这样的退市政策无情地摧毁了社会的公正与正义的伦理,摧毁了公权的信用,无疑动摇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基石。.......我们发展到今天完全应该建立绿色转板通道,公司也能上能下形成良好激励机制.能上能下!目前退市股的确受到不公的对待,产生了很多问题。在尚主席推出清欠.股改后很多比退市股还差的股票,问题更严重和股票,因为没有到三板交易,在06、07.08年的股改中,都重组了复牌了,而退市到三板的股票有的尽管质地不算差,却造成了8年退市股没有重组的怪现象。我们强制退市目的就是警示所有公司,希望所有公司能有业绩对得起投资者.对得起政府。我们做干部的都能上能下,做人还可回头是岸!更何况是企业!三板因为退市无缘清欠和股改是没有道理!这引起一百万多股民的不满,引发了三板股多次的上访。许多投资者已近古稀之年!三板退市股的问题一直悬而不解决与锦涛同志提倡创建和谐社会和目前维稳相违背。我们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前无古人的道路..也正是英明的小平同志倡导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才迎来伟大祖国的春天!为了国企三年解困,给困难企业以上市指标,让困难企业上市融资,政府是有责任的; 企业上市后,疏于监管,令大股东频频掏空上市公司的资产导致亏损和退市,政府是更有责任的; 大股东挪用、贪污上市公司资产后,没有制定严厉的赔偿制度、没有追究挪用者的刑事和法律责任,政府是有责任的; 为了粉饰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强行让“问题亏损企业”退市,让其逃脱监管,逍遥法外,政府是有责任的; 在没有完善的赔偿追究制度下强行推行退市制度,让流通股东进一步受到伤害,使流通股东的财产灰飞烟灭,政府更是有责任的!我们股市也要根据国情.不能全听个别海龟派照搬国外.更多考虑安定团结和谐社会,千万不要在和谐的社会中人为去树立仇视社会的群体,最近几起幼儿园血案发人深省,影响恶劣!全社会一定要杜绝!我们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退市只能造成更多国资流失!连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次贷危机也开创先例用纳税人钱救私人公司.雷慢兄弟.花旗.通用等这是那些部分教条主义海归学者终身没想到........老三板历史遗留问题的退市股不同于将来的规范化上市创业板退市股.它背负着大股东占用资金包袱,未经清欠解保,制度性的股权结构问题未经股改消除,这一问题不可以回避,必须“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专项解决!只要是国有控股的证监会.地方政府就义务尽力推进恢复其上市!对于没有希望重整公司当然也可淡出三板市场!`证监会领导千万不要被个别"海龟"的价值观利用!领导们去了解情况,我们所谓绩优大盘蓝筹不能上涨最大原因是国际上大盘蓝筹市盈率也就10左右,香港H股也制约.同股同权同酬打对折,大盘绩优不涨就说投机风盛.在国外成熟市场大盘蓝筹市盈率都很低,小盘题材股垃圾股也并不低,买股票更大程度上考虑未来成长.我们是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事实上退市只能造成更多国资流失! 更多不稳定因素!推进重组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持国资保值,广大股民都说社会主义制度好有安全性,*****明利双收得民心!但是对于搞虚假重组变脸公司就要毫不留情,坚决打击!我党一向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对不正常情况退市股再重组.股改和清欠应当马上补课充分体现人民政府对广大饱尝身重灾难的股民关怀!对历史遗留问题负责态度!与我们锦涛同志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相一致!也是维稳需要!
二种情况由投资者承担:
1、公司退市引致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损失和任承担应当分情况而定。由于股权结构的变化导致上市公司被摘牌,这种变化多数是一种市场的行为,其股票持有人应能根据公开信息作出判断和投资决,其风险应由中小投资者独自承担。
2、由于经营者能力低下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公司连年亏损而被摘牌的情况,由中小投资者独自承担责任。
三种情况退市中小投资不能独自承担责任:
1、由于市公司虚假陈述或有重大违法行为导致公司退市的情况,
2、由于上市公司来股东大会及其他法律程序擅自更改投资项目,
3、由于公司主要领导犯罪行为引起公司重大亏损以至资不抵债而被摘牌的情况,
这些情况下都不属于正常的营性行为而导致的退市,中小股东即使进行谨慎投资也无法及时获知信息披内容以及资产变动状况,大股东及公司经理层往往隐瞒公司真实财产,侵占市公司资产,导致公司退市的真正损失者是中小股东。
对于这种因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控股人违法性行为造成中小股东权益的损害应当得到全面的救济来弥补损失。
地方政府.证监会应负的主要责任.
1、因大股东占用资金,违规担保,刑事犯罪造成上市公司经营困难导致退市的。在这种情况下不清而退地方政府.证监会应负重要责任。
2、在开展股改中,不改而退,证监会应负重要责任.
中国在证券市场建设初级阶段有许多复杂情况是特有不同于国外,有这样那样失误都是正常,其实大家也是能理解!更何况当初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退市是不懂中国国情香港来的史美论副主席造成!尚主席推出股改,救股票市场于崩溃之时,有目共睹功在千秋!我党一向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虽然我们都七旬了但是我们还是等待!
谁来解救“老三板”
投资者持有的老三板公司股票,虽然不是一张废纸,但平均九成的股价缩水无疑让投资者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曲瑞雪
随着创业板迎来一周年以及新三板扩容在即,已经有近10年历史的老三板市场仍然一片沉寂。
“除了2009年7月起将三板(老三板)账户与深交所账户合并之外,始终没有出台任何政策。现在新三板发展又有新政策了,不知道老三板什么时候能得救。”投资者程先生说。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中三板市场包括新、老两个部分。其中“新三板”专指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而“老三板”中挂牌的是部分主板退市公司和原“两网系统”(STAQ系统和NET系统)遗留下来的公司。当前的老三板中共有42家退市公司和8家两网系统公司挂牌,这50家公司股票代码均以“400”开头。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日对老三板市场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其中的不少退市公司已经停产多年,大多数都已经无法披露定期报告,甚至一些公司已经与主办券商失去了联络。而勉强维持经营的部分公司,也处境艰难。
目前仍有很多投资者手中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投资者持有的老三板公司股票,虽然不是一张废纸,但平均九成的股价缩水无疑让投资者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如今他们还在这里坚守,等待着监管层出台相关政策,“解救”老三板。
近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老三板公司和投资者提出的问题联系了三板市场的主管部门中国证券业协会场外市场工作委员会,至截稿时,尚未得到正式回应。
严重“休克”
虽然投资者对于老三板公司股票的转让还在正常进行,但事实上,老三板中的不少退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多年前就已经停滞或全面停止。
10月15日,老三板公司鞍山合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鞍合成1,代码:400031),在深交所的“代办股份转让信息披露平台”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不能披露2010年三季度报告”,原因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已全面停止多年,无法披露”。
这已是鞍合成1在2010年内发布的第三份同类公告。自2009年年报起该公司就停止了财报披露。
在老三板市场,除了8家两网系统公司维持着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外,42家主板退市公司中像鞍合成1这样经营停滞或停止的公司占绝大多数,其中明确不能再披露2010年中报的就有24家。这24家公司中,有7家是其主办券商发布公告,称已经与这些公司失去了联络。
自2006年就因主要资产被拍卖、经营活动停滞的大菲1即是如此。在连发了近4年的无法按期披露财报公告后,大菲1终于在2010年中报披露期销声匿迹。其主办券商国信证券8月31日发布公告说“已经无法与其取得正常联系”。本刊记者试图联系该公司时也发现,其证券事务部电话号码已显示为空号。 国信证券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由国信证券担任主办券商的老三板公司共有16家,目前失去联系就有3家。
“我们这里日常做的老三板公司业务已经非常少了。这些公司基本没有什么业务需求。我们就是为他们披露信息,譬如发布定期报告和风险警示公告等,其他方面基本没有什么联系和交流。”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主办券商目前都在集中精力做新三板业务。
至于这类失去联系的公司目前状况如何,该工作人员表示并不知情。
“有些公司是因为缺乏持续经营能力、经营活动处于停滞状态,有些是处于资产处理阶段,所以没有办法去编制报告。对这些公司我们都会披露一个相关风险警示公告。”上述国信证券工作人员表示,主办券商对失去联系的公司一般不会去做实地调查,因为这些都是退市多年的公司,证券业协会对老三板公司的监督要求很低,对主办券商也没有要求。
而能够披露定期报告的退市公司,也有不少早已停止了经营活动。
水仙A3是沪深两市首家退市公司。公司2001年4月退市,同年12月进入老三板。虽然至今仍在照常发布报告,但该公司证券事务部杨女士却告诉记者,公司退市多年后资产已经没有了,也没有了经营活动,目前只剩下很少的留守人员。
对于老三板退市公司的现状,中证协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并不了解情况。她告诉记者,老三板公司都由各自的主办券商负责监督的,而且并不是这些公司的所有情况都要向中证协汇报。
记者注意到,正是这些经营活动已经停滞多年,绝大多数连业绩报告也无法披露的退市股,依然在受着一些投资者的追捧。
行情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老三板股有过多次“集体暴动”,连续多个转让日都呈现板块全线涨停局面。以年初至4月16日A股开始一波下跌前的一段时间为例,期间上证综指的涨幅为-4.48%,而老三板的整体涨幅却达到了77%,其中退市股涨幅为75%,8家还在维持正常生产的两网股平均涨幅更高,达到88%。
鞍合成1等无法披露年报公司,甚至已经与主办券商失去联络的公司,每周一次的交易也在正常进行。而至少已经停产5年的大菲1,2010年上半年股价最高涨幅却达74%。
“现在的退市股‘投资’早已脱离了公司基本面,成了纯粹的概念空炒了,这些投资者所承担风险之大不言而喻。”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无奈的坚守
老三板市场历来被视为“垃圾股”市场,又是哪些投资者热衷于在这里冒险呢?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当前参与老三板转让交易的投资者,除了部分闻风而来的投机者以及一些在市场中制造行情的“小庄家”之外,绝大多数仍是一些老三板前期就高价持股的老股民们。
经历了公司从主板退市或从“两网系统”平移进入老三板,这些老股民手中每股10多元股票股价平均已经缩水了八九成。即使是经历了今年年初的集体暴涨,当前老三板市场的平均股价也只有2元左右,股价超过3元的股票不足5只。每股10多元的跌幅,致使这批股民损失惨重。
辽宁投资者程先生在1996年将37万元巨款投入到STAQ法人股市场,经历了两网系统的关停以及之后的转板,他原本平均13元的持股价格,已经缩水至每股2元上下,总资产只剩5万多元损失惨重。
“趁着有行情倒一倒差价还能摊薄点成本,不然怎么办呢?”程先生向本刊记者表示。
至于为何还要坚守老三板,程先生表示,除了亏损巨大之外,也是亏得心有不甘。
在老三板投资者看来,进入到老三板的公司,无论是退市来的还是从两网系统转来,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都与证券市场早年的政策变动等有关,并非投资者单方面失误造成的。因此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坚持与监管层沟通交流,希望监管层能出台相应政策,帮助老三板公司和投资者摆脱困境。
有投资者指出,早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在为国企解困服务的方针政策下,使股市成了“圈钱”的工具,计划审批制下的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包装后将劣质资产的市场成本不断转嫁给公众股东。公司上市之后,大股东又大量挪用公司资金,普遍非法侵占公司财产,违法强制为其担保,粗暴干涉公司经营,这才是上市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
也有投资者表示,退市政策并没有达到鞭策落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并没有警醒并惩罚经营失败的上市公司及其背后操控的大股东,却直接伤害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成为面最广、伤最深的受害者。
据统计,三板市场投资者共有176万人,所有公司中被大股东侵占和违规担保的资金合计约253亿元。 “尤其两网系统公司,是在政府开办的交易场所上市,又被政府强制关停。在1992年7月至1999年9月的7年间,经历了由开到关,由短盛而长衰的历史,早期的投资者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另有投资者认为。
针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投资者大都表示,希望老三板能回到证监会的监管之下,同时希望退市公司和两网系统的公司达到上市条件,可以按照转板制度申请在主板挂牌,而不再走复杂的IPO程序上市。
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自2000年起,监管层就一直表态,会给两网系统公司和退市公司政策支持,鼓励重组。
2010年“两会”前夕,中国证监会官员也再次表示,我国证券市场初期许多问题的处理存在一些问题。但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证监会领导非常重视老三板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要解决的,正在解决之中。
申银万国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总部总经理张云峰是中国三板市场建设的“元老”之一,2001年三板市场设立之初,他就参与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交易监管业务设计与运作等重要工作。
对于老三板市场矛盾问题,张云峰表示,这个市场设立之初就是为了解决退市公司和两网系统公司股民在交易上的矛盾的,但结果只是把过去尖锐的矛盾转到这个市场里来了,矛盾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难觅出路
“出路不明”是张云峰对于老三板公司,尤其其中的两网系统公司前景的一大担忧。
据张云峰分析,监管层对于退市公司转主板上市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大原则,即基本符合上市条件时,可直接向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所在证监会的授权下审核上市申请,但这方面还没有具体的细则和程序。而对于两网系统公司转主板市场,则连大的规则都没有。他们不能增发,不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甚至重新走IPO都有障碍。
本刊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印证了张云峰的判断。
对于已经停产多年的退市公司,业内人士分析,它们靠做业绩返回主板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多数此类公司只是想留着这个壳,留作重组之用。
水仙A3证券事务部杨女士向记者谈及公司现状时表示,公司退市之前不良资产很多,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这些不良资产基本上已经剥离了。但现在靠公司自身已经没有能力再考虑返回主板,除非监管层对老三板公司有政策。
相比退市公司,同样被“关进”老三板的两网系统公司显得更“冤”。
两网系统公司的经营状况要比老三板整体情况要好得多。以大自然5为例,其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公司自成立至今,从来没有出现过年度亏损,业绩比一些动不动就亏损的主板公司强。
但因为与退市公司同处老三板,两网系统公司也无辜背上了“垃圾股”之名。可既便如此,两网系统公司的待遇却不如退市公司。
一家两网公司董事会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同样是在老三板挂牌,从A股退市到三板的公司如果重新符合上市条件并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只需经交易所批准,就能重返A股市场。而两网公司却要经证监会及发审会批准后才可转到A股,这意味着要走门槛颇高的IPO程序。
“两网系统公司都是成立多年的老公司,本来就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IPO上市门槛很高,我们在三板市场又得不到政策支持,所以想IPO这条路其实是很难走通。”该人士告诉记者,两网公司都有不少不良资产需要剥离,还要股改,只有把业绩做好,才能具备IPO上市的条件。
他对记者指出,要把以上事情都做好,需要很高的成本,但老三板公司不被允许做股权融资,甚至连定向增发都不能做,通过银行贷款的难度也很大。又因为公开发行过股份,公司股本比较大,加上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这些又给引资制造了障碍,所以各种融资道路都很难走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政策支持,能勉强维持经营或者不亏损已经不错了,想跳出老三板就更难了。
另据一位两网公司高管透露,目前有关有利于上市公司发展的政策文件等都不适用两网系统公司,而增加管理成本的一些上市公司监管规定,却可以适用于两网公司。
“所以现在我们尽的是主板上市公司的义务,上市公司要做的信息披露等工作我们都得做,但我们又不能享受上市公司的权利,这其实是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是不公平的。”该高管表示。
该人士告诉记者,2004年前后,4家两网系统公司曾经联合写过情况说明上报中证协,在报告中,他们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在融资扩股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同时希望对两网系统公司降低上市门槛。
在经历了多年的等待之后,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老三板和两网系统公司的唯一出路还是等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