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5两黄金可买四合院 百年后1公斤买半个厕所2011年08月16日 11:44 来源:投资与理财
要说黄金,还是先要讲讲“四合院的故事”。民国初年,1两黄金可以买2亩良田,而5两黄金就可以买北京一个四合院。但是100年后的今天,同样的一公斤黄金等于30万元人民币,却只能买到北京四合院的半个厕所。这就是“黄金无用论”的“官方版本”。这个版本还提到,1980年,一盎司黄金的价格是800多美元,近30年也就涨了700多美元,而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黄金的投资收益不如股票,更不如猪肉!1980年时金价是850美元,可那时的美元值钱啊!按美国30年的通胀累计来算,那时的850美元与现在的2300美元是划等号的。因此,金价是明显被低估了,所以才有了德意志银行说黄金在2000美元/盎司之前没有泡沫;更有里昂证券直接把年底目标定到了2000美元。
30年代美国实行金本位制,疯狂储备了2.2万吨黄金,并实行统换统购,使得美元一下成为世界信任的货币。于是,大量的美元流向世界,大量的黄金流回美国。是欧洲人也不傻,废除了金本位,欧洲持有的美元又换走了美国的黄金。博弈的结果: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像洪水一样漫向了世界每个角落,同时美国又欠下了全球60万亿美元的债务。所以,美元今后还会更汹涌的发放,货币还会继续泛滥,通胀还会高企。美国欠这么多债还不起,怎么做呢?拿黄金抵啊!不是!美国恰恰相反,经济学家个个唱衰黄金,而美国的银行里面的黄金就是不动。明白了吧?黄金的货币战略储备,是不能动摇的。美国如此,世界也是如此。通胀来了才是真的,黄金抗通胀还是首选。黄金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投资品种,应该把它纳入我们的投资组合中,但所有的钱都买黄金,这显然是不对的。至于买什么,实物黄金和基金公司发行的黄金基金比较安全,炒纸黄金和做期货更须知道“小心使得万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