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主题 : 新三板审批权归属存争议 年内或难启动扩容
mmmm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17
精华: 30
发帖: 897
在线时间: 3118(时)
注册时间: 2007-03-17
最后登录: 2015-05-22
楼主  发表于: 2011-08-22   

新三板审批权归属存争议 年内或难启动扩容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王敏超 执行合并操作(2011-08-29)
新三板审批权归属存争议 年内或难启动扩容
2011年08月22日 04:06 来源: 证券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连日来,停滞半年之久的“新三板”扩容消息又有了新的动向。据媒体报道称,“进一步修订完善后的新三板试点扩容方案已再度上报国务院”,甚至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10月,新三板扩容政策将出台。”

  如果事实如此,围绕“新三板”扩容而展开的券商、高新区、创投等各板块行情或将继年初后再度被点燃。

  但遗憾的是,一位接近科技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直至目前,各省高新区的申报方式、标准体系等都未确立,‘10月出台一说’显然站不住脚。”不仅如此,“虽然之前确有年底出台新三板的预期,但就目前进度来看,具体时间实在不好推测。”该人士向记者补充道。

  新三板审批权归属尚存争议

  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过程中,上述科技主管部门人士还向记者表示,“目前,新三板扩容方案由证券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以不清楚方案是否已再度上报国务院”。

  这一消息多少令人有些诧异,要知道,按此前说法,“新三板扩容将首先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范围内分批分次实施”,那么,作为全国高新区的主管单位,如何分批,分多少批等问题,只能由科技主管部门完成,其理应参与到具体方案的编制工作中。

  对此,一位分管国家级高新区金融的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道出其中原委,“在是否分批分次扩容的问题上,管理层可能还存在一些争议。一方认为应循序渐进,一批批放开,由科技主管部门根据各地高新区实际的创新资源进行把关;另一方认为新三板已在中关村(000931)试点多年,管理经验已基本成熟,既然扩容就应在全国范围内一次放开,凡是在高新区内,符合新三板挂牌要求的企业均可申报,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新三板小规模的市场、清淡的交易量迅速放大”。

  因此,如果新三板扩容在全国高新区不再需要分批分次启动,其所牵扯的一个问题便是,各地高新区内的企业申报新三板便只需直接面向证券主管部门申请,也就是说,新三板挂牌审批权或将由科技主管部门向证券主管部门转移。

  对于“审批权”转移的问题,《证券日报》记者参访了多位投行、券商人士。

  其中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坦言,“这是‘神仙’打架的事,结果怎样尚难预测。但即便目前新三板规则还未明确,有一条还是应该被肯定的,即新三板将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的科研创新,如果没有这条宗旨在,新三板又不是OTC,其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呢?因此,鉴于目前创业板、中小板鱼龙混杂的局面,新三板挂牌申报流程中,增加最专业、最宏观、最因地制宜的科技主管部门的环节必不可少,这才是新三板扩容顺利展开,保障挂牌企业质地最有效的手段”。

  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激增

  事实上,2011年将成为近年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增长最快的一年已是定局。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在7月8日迎来掌上通(430093),7月28日迎来确安科技(430094)之后,8月19日,新三板又迎来了最新的成员航星股份(430095)。随着这只队伍的日益壮大,时至今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已达到92家之众,总股本更已超过30亿股。

  而早在2008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仅为41家,2009年增长18家至59家,2010年增长15家至74家。如今,2011年刚到8月份,这一数据便已激增18家至92家。

  这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三板对企业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强。究其原因,一方面,今年年初媒体对新三板扩容的集中报道,加之二级市场火热的新三板行情启动,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者了解并接受了新三板;另一方面,对新三板扩容后或将建立转板机制、做市商制度、降低投资门槛的憧憬,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新三板未来可期的融资功能。

  另一个可能被人们忽视的原因则是来自于各地高新区财税政策对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全力支持。以郑州高新区为例,早在2007年管委会就开始了试点园区申报准备工作,2008年管委会又出台了《关于加快企业上市、企业挂牌交易的意见》,对企业在改制上市规范过程中发生的有关费用进行补贴,降低企业在改制上市规范过程中的成本;优先供应重点上市或挂牌培育企业新上项目用地指标;鼓励风投公司参与企业上市前的股改;吸引证券公司和保荐人参与高新区的企业上市、挂牌;对企业挂牌进行奖励,首批挂牌企业奖励资金达到120万元。

  记者从多位券商处求证,目前新三板企业挂牌成本的市场行情约在100-150万元,那么,也就难怪郑州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如此表示,“我们力争使区内企业能够零成本挂牌新三板。”诸如此类的扶持政策在各地高新区并不鲜见,其对新三板扩容的支持力度也不可小觑。

  毕竟,新三板的融资功能至今并未体现。根据深交所数据统计,2011年1-8月,新三板成交556笔,共5646.4409万股,涉及资金3.5898亿元;2010年全年成交635笔,共6886.2932万股,涉及资金4.1678亿元;2009年全年成交874笔,共10702.2557万股,涉及资金4.8216亿元。
mmmm 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1017
精华: 30
发帖: 897
在线时间: 3118(时)
注册时间: 2007-03-17
最后登录: 2015-05-22
沙发  发表于: 2011-08-18   
“新三板”扩容政策预计10月出台
“新三板”扩容政策预计10月出台
2011年08月18日00:4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蒋飞

  转板机制或为上市快速审核

  修订后的“新三板”扩容试点方案近日再次上报国务院。一位接近方案制定的券商人士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业界预期“新三板”有关政策会在国庆前后出台,明年正式启动。其中备受注目的“转板”机制并非“新三板”挂牌公司无需审批直接上创业板或中小板,而是提供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



58只股票券商二季新宠
 “方案最主要的两项内容,一是"新三板"试点从中关村园区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级高新园区;二是改革交易制度,引入做市商,提高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某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券商曾帮助多家中关村科技园区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据悉,监管层在修订和完善扩容方案时向具备代办股份转让资格的证券公司广泛征求了意见。业界反映比较集中的一是转板制度,二是交易制度。此外,全国性统一的场外市场与各地分散存在的柜台市场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转板绿色通道并非免检

  “直接转板肯定没戏。”针对记者的问题,上述券商人士回答得直截了当。转板机制是“新三板”对于拟挂牌公司的最大吸引力,在一些业界人士的想象中,这种机制将允许新三板达到上市标准的公司,以存量发行的方式转入主板或者创业板上市。尽管没有融资,但毕竟实现了由场外市场向场内市场的跳跃,企业的存量股份瞬间变成可以股票市场交易的金融资产。这不仅对于企业有很大诱惑力,更是投资“新三板”市场的股权投资资金最大的驱动力。

  “大家可能对转板有一定的误解。我的理解是,转板并非免检,而是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提供上市审批环节的便利条件,比如可以插队,甚至不用排队,快速审核。”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博客,微博)对记者表示。

  在董登新看来,转板机制并非免检。即使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OTCBB挂牌公司要到纳斯达克主板或者纽交所上市,也需要达到上市条件,并且向交易所提出申请,同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备案。只不过美国的主板市场也是注册制的,没有实质性审核,因而转板的门槛相对较低。在我国,主板和创业板市场都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因而“新三板”挂牌公司在转板的时候也无法豁免审核。

  董登新表示,虽然不能免检,但快速审核机制依然能为“新三板”和主板、创业板市场之间提供很好的衔接。记者了解到,目前证监会在其他审核事项中已经引入了或者正在研究快速审核机制,如公司债的绿色审核通道,以及重大资产重组的分道制审核等。“新三板”公司如果挂牌时间较长,公司规范治理和成长性等方面都较为优秀,理论上也应符合优先快速审核的条件。

  交易制度有利于活跃市场

  在交易制度方面,券商希望能够引进做市商制度,降低交易门槛,以此活跃市场的交投,增加“新三板”的吸引力。这些期望将在“新三板”扩容方案中得以体现。

  董登新表示,流动性弱、交投不活跃、价格波动大是场外市场的共同特征,引入做市商十分必要。做市商既可以活跃市场、促进交易,又能发挥专业研究优势,指导市场的定价。在市场出现恐慌抛盘的时候,做市商还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不过,做市商业务也意味着券商必然暴露一定的风险敞口,这对于券商的业务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此外,扩容后的“新三板”还将对现有的交易制度进行微调,比如3万股的交易单位有望拆细,以此降低交易门槛。总的来看,交易制度方面的改革最终将提升市场的投融资功能。

  分散柜台市场逐渐消亡?

  “新三板”的扩容意味着全国统一的场外市场迈出关键性一步,同时它也影响到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各类产权交易所、股权交易所的生存空间。

  董登新认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经验证明,纯粹的地方性柜台市场没有太大的前途。这些分散的市场规模小、交易效率低下,存在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外,它们游离于监管之外,还可能有缺乏透明度、运作不规范的问题。

  但董登新也反对以行政手段一刀切地关闭地方柜台市场。“统一的全国性市场是大势所趋,这样的市场一旦建立,其资源集中度以及交易的效率是地方分散市场无法比拟的,后者将自然边缘化并逐步消亡。”董登新说,“但是像天津、西安和武汉等地已经建立的较大规模的区域性场外市场,则有可能成为"新三板"的有益补充。不过它们要发展,必须寻求差异化发展,要么做完全没有门槛的类似"粉单市场",要么搞特色化市场。”

  “粉单市场”是美国场外市场的最低层次,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都异常宽松。上述券商人士也表示,将来国内市场的结构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类:一是主板和创业板这样受到严格监管的市场,二是受到有限监管的“新三板”,三是完全没有监管的“粉单市场”。他也认为区域性的股权交易所可以发展为“粉单市场”。

山薹裱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6863
精华: 14
发帖: 262
在线时间: 157(时)
注册时间: 2009-05-27
最后登录: 2018-10-31
板凳  发表于: 2011-08-18   
媒体蜂拥而上炒冷饭,
东吴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994
精华: 2
发帖: 90
在线时间: 775(时)
注册时间: 2007-09-22
最后登录: 2012-01-04
地板  发表于: 2011-08-18   
今天看看01和02的表现。
东吴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994
精华: 2
发帖: 90
在线时间: 775(时)
注册时间: 2007-09-22
最后登录: 2012-01-04
4楼  发表于: 2011-08-18   
今天看看01和02的表现。
东吴 离线
级别: 普通会员
UID: 7994
精华: 2
发帖: 90
在线时间: 775(时)
注册时间: 2007-09-22
最后登录: 2012-01-04
5楼  发表于: 2011-08-18   
我已感受到大战前的味道!
自由职业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6576
精华: 1
发帖: 328
在线时间: 688(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2-01-20
6楼  发表于: 2011-08-18   
这次好象是真的了!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7楼  发表于: 2011-08-18   
反正一直在买进老三板的股票,呵呵呵昨天又都成交了。
自由职业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6576
精华: 1
发帖: 328
在线时间: 688(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2-01-20
8楼  发表于: 2011-08-18   
相信党和群众还是相信尚主席
石建勋    发表于 2011年08月17日 11:34 阅读(3765) 评论(8)
分类: 个人日志 举报icon举报



      2011年8月16日,证券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提出“要相信尚主席更要相信市场”。令大家“耳目一新”,又一条“雷人雷语”诞生了。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那位新闻发言人的名言:“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雷点一,历来我们党和国家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时候,都是提:“要相信党,相信群众”,而没有提相信某个领导者个人,因为,领导者是暂时的,个人都有局限性的,而党的事业是全局性的,是集体智慧和集体领导的成就。更主要的是,我们党的宗旨之一是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智慧也是无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事业成功的保证。股市也是如此,股市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就没有股市的繁荣发展。目前,物价上涨,银行存款负利率,为什么老百姓炒房子、炒农产品、炒各种收藏品而投资股市的积极性不高呢?其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雷点二,一句“要相信尚主席”,无形中把尚主席置于了难堪地位,加大了压力。作为国家证券监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尚主席表面上看似权力很大,但也有他的难处和局限性,或许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不小,或许很想在股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想控制一下扩容速度,但某种程度上或许是被想圈钱的公司推着走而身不由己。相信这些年股市的低迷和投资者的怨言也不是尚主席愿意看到和听到的,但要寄希望于某一个领导人来扭转股市的低迷局面恐怕有难度。高铁的问题,国务院重视了,召开总理办公会议专门研究解决,股市的问题,只有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视,拿出类似“国九条”的政策措施才能解决问题,否则,中国股市长期低迷在所难免,或许还可能出现影响实体经济、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
    雷点三,“相信市场”是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当市场基础制度不健全,游戏规则不完善的条件下,这个市场怎么能够使人相信它的公开、公平、公正与合理呢?即便是发达国家市场制度完善,市场调节也有失灵的时候,政府必须及时调控,近期欧美市场大幅度波动,有关国家及时采取暂停交易、禁止净卖空操作,向市场注资、查处操纵市场行为等措施,而反观我们的监管者对大幅度波动和下跌无动于衷。市场化不能成为监管者推卸责任、利益集团打劫中小投资者的借口和遮羞布。从目前新股发行制度来讲,本身就不是市场化发行而是发审委审批制,却只让定价、圈钱规模和发行速度市场化,在一个非市场化的市场来讲市场化,这本身就是“伪市场”,是为少数人和利益集团服务的市场化,而不是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市场化,这样的市场化当然要遭到市场和投资者强烈反对。
    证券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发表后的昨天和今天,股市又开始大幅下跌,市场普遍担心主流媒体为扩容再提速造舆论,后市堪忧啊!
    文章发表后新浪网调查如下:92.6% 的网民选择应该停发或者缓发新股,新浪网网民更是一边倒的不相信尚主席,不知道尚主席是否会被网民的意见所触动。
    高铁降速,管理要提速,中国股市这列“高铁”是否还要带病高速前行?为*****股发行就不能放缓?新股之祸,伤及的是无辜的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受益的是不断圈钱的资本权贵。所以,如果新股发行继续高速扩张,新股之祸不除,A股市场将很难成为中小投资者受益的市场,未来的行情要想出现彻底反转,“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实现难度或将更大。
    目前,沪、深两市开户数已过一亿人,每户按3人算,将有3亿多人民群众牵涉其中,资本市场已走入千家万户,投资者涉及各个社会阶层人员,包括在校大学生、下岗失业和退休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等,这些最基本的人民群众需要以和谐的理念给予关心和保护,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希望主流媒体和领导者能够牢记党的宗旨: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中国股市哟,请你慢些走,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衣食父母——中小投资者,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圈钱和不分红成为惯例,不要让股市成为洗劫中小投资者财富的场所,不要让利益集团以市场化的名义巧取豪夺谋取暴利,不要让股市成为扩大贫富差距和增加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源头,不要让侵害投资者利益的不法之徒逍遥法外,不要让投资者*****诉讼无法可依,不要让“僵尸”公司继续骗钱,不要让“三高”发行和业绩变脸成为常态,不要让国际资本大鳄操控中国股市打劫中国财富,不要让------。
    慢点走,中国股市需要时间和空间休养生息,需要还历史欠账,需要消化全流通和快速扩容遗留的巨额“大小非”、“大小限”股份解禁流通问题;
    慢点走,中国股市需要时间修好轨道、完善各种运行风险信号预警和管控机制,需要时间提高监管者的管理水平,需要时间完善与健全市场法律制度;
    慢点走,让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够与股市共同进步,分享发展成果,让每一个投资者都有安全感和尊严,让每一位中小投资者都不被“时代”抛下!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9楼  发表于: 2011-08-26   
新三板扩容方案再上报 融资与转板悬而未决
   记者从证监会内部人士了解到,证监会近日就新三板扩容方案再度向国务院汇报,融资及转板的问题仍有待管理层拍板。

  吉林证监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两年来一直在做准备,目前正在等待国家相关的指导意见和规定出台。目前企业对于哪些企业可以进入新三板,以及相关的标准、门槛、交易方式以及有无做市商制度、能否转板比较关心。

  "是不是转板,能不能融资,是地方企业最为关心的。如果光是交易,不能转板、融资的话,时间长了,企业的积极性也不一定高。"该负责人说。

  广东证监局有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尚未收到相关文件。

  上述负责人表示,广东现在有10个高新科技园区,年初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要求大家均积极进入试点范围,做好改制等基础工作,但由于政策上的不确定,有些企业改制并不是很积极,处于观望状态。

  该负责人说,新三板的门槛肯定要比创业板低一些,但文件方案尚未最后公布。

  "扩大试点让系统并不完全是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模式的复制,也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做一些改革和改动,因此存在一个研讨的过程。"他说。

  WIN 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上共有147股票在进行交易,2006年新三板启动以来,仅有5家企业成功转板。截至8月25日,代办股份的总市值约为107亿元,流通市值约为47亿元。

  据了解,虽然目前方案再度上报国务院,但对于此次扩容的核心问题也是新三板的核心制度之一,即能否直接转板的问题,仍然存在变数。

  有专家认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架构尚未基本完善,企业直接由新三板转往创业板、中小板很不现实。因此,新三板的转板还是会按照IPO的进程来,只是会在过会审核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

  "现在取消核准制的条件还不具备。"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表示,就新三板的转板而言,可以有2个优惠,一是不用排队,二是满足基本的IP O条件即可,但一定要过会,否则就会打乱整个资本市场的秩序。

  他认为,在目前IPO需要排长队并且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情况下,这些优惠足以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另有专家认为,"新三板"对于拟挂牌公司的最大吸引力,就在于转板机制,如果不能提供直接转板的制度保证,新三板很可能将再度被边缘化并重归颓势。

  此前有消息称,新三板试点扩容方案及配套政策的框架已经悉数制定完毕,将实行主办券商的分类监管制度,并确定引入做市商制度及降低个人
投资者入市交易门槛等措施,有关的信披及审核配套机制也已完善。

  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对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尚未接到任何正式文件,但新三板做市商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新三板的场外交易的市场和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的都不一样,需要有机构在其中维护其流动性。

  "这对做市商的要求可能就很高了,对其实力,对于其对股票研究定价的能力以及其资金的流动性,股票头寸及现金头寸的管理能力的要求可能都比较高。"向威达认为,这可能给券商带来新的机遇以及业务增长点,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
0909 离线
级别: 特级荣誉会员

UID: 39
精华: 37
发帖: 13290
在线时间: 6325(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20-02-04
10楼  发表于: 2011-08-26   
http://www.cfi.net.cn/p20110826000091.html
新三板扩容方案再上报 融资与转板悬而未决
时间:2011年08月26日 07:18:17 中财网
xiaocaobeihei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11楼  发表于: 2011-08-29   
“新三板”扩容倒计时似空穴来风 狂炒背后藏风险
219320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78481
精华: 10
发帖: 1443
在线时间: 697(时)
注册时间: 2011-04-12
最后登录: 2013-03-02
12楼  发表于: 2011-08-29   
华强:新三板国际板都应该尽早推出
  
 关于新三板、国际板即将推出的传闻近期此起彼伏,但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之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新三板,还是国际板,俨然快变成狼来了的故事。
  按官方的说法,早在一年前,新三板、国际板的推出条件,都已经“基本具备”,甚至渐行渐近。但时至今日,仍无一进展。这样的结果难免引发市场一些揣测,揣测之一就是,央行希望国际板越快越好,而证监会则力主先推新三板。两大部门“掐架”的结果,就是谁也推不出来。
 新三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国际板则能大大提升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地位,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当中国逐渐登上国际舞台之时,证券市场也该有所担当,新三板国际板都应该尽早推出。
  岂能因彼废此
  到目前为止,新三板与国际板,究竟哪一个先推出来,仿佛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纠结的起因,在于央行、证监会确实在各唱各的调。
  央行希望国际板能够尽快推出。早在去年11月,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在中俄金融合作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这方面的表示;与此同时,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池子”理论,自然令人联系到央行欲借国际板来缓解外汇储备的压力。无论国际板是以美元还是以人民币标价,总是有一部分美元要从央行的储备库里流出来。
  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表示,目前推出国际板,已不存在实质性法律障碍;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6月份也表示,国际板应具备基础条件、市场、会计、技术准备四大条件,上海已基本具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负责人也在多个场合表示,推出国际板的相关条件已经具备。一时之间,推出国际板的风声压过了新三板扩容。
  而作为监管部门的证监会,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了新三板上。在2011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的2011年八大工作重点中,加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即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被作为年内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
  日前,新三板试点扩容方案已再度上报国务院的消息在市场不胫而走,也有媒体报道称国际板短期内可能无法顺利推出。在新三板激情再燃之际,国际板年内推出则大有胎死腹中的态势。
  在推出国际板与新三板扩容的问题上,央行、证监会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奇怪,因为在央行眼里,国际板早开设一天,外储的压力就早减轻一天;而证监会呢,新三板扩容之后,原先归属于证券业协会的监管权,自然要移交过来,仅从权力实力范围扩大这一点来看,证监会力挺新三板也在情理之中。
  全球开放的资本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重要载体和能力体现,离不开国际板;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需要新三板扩容。
  从证券市场发展的角度而言,推出新三板、国际板,完全没必要非要分出个孰先孰后。条件成熟一个推出一个,两个都成熟的话,国际板、新三板同时推出,又何尝不可。
  何惧“洋人圈钱”
  不可否认,对于新三板与国际板,市场有这样那样的反应或者说担忧,比如对A股市场的流动性冲击,比如洋人圈钱论调。但是作为管理层,新三板与国际板既然是市场建设的必修课,迟早要推的,就没必要以此为借口裹足不前。
  对于投资者,就更没有必要担心开了国际板是给“洋大人”准备了一台国际提款机。要说圈钱,国内上市公司只融资不分红的还少吗?
  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至少是投资者的福音之一。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质量不高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当一批公司治理结构比国内公司更加完善、研发水平比国内公司更为领先,以及诚信、风控方面比国内公司更显严格的跨国公司能够登陆我们的国际板时,投资者一方面能共享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发展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它对本土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
  即使是红筹回归的公司,经过海外市场的洗礼与熏陶,至少也具备了优质公司的潜质,其理就同孙继海在英超踢了几年球之后,回到国内就能鹤立鸡群一样。
  我们认为,更加优质的投资标的就是对投资者实质的利好,至于投资的地域、国别、意识形态的差异,并不重要。投资就是投资,这里不信奉政治立场。
  如果决策层把延迟推出国际板视作是对国内投资者的一种“保护”,那就把这件“外衣”脱了吧!相信投资者的智慧,在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一方投资一方收钱,投资者投入、被投资者“圈钱”并给予回报天经地义。至于结果,各自承担、各得其所,这才是市场经济。
  无论是新三板,还是国际板,从市场建设、投资者利益出发,我们盼望都能尽早推出。
tjnk 离线
级别: 银牌会员
UID: 15571
精华: 45
发帖: 4539
在线时间: 6971(时)
注册时间: 2009-01-08
最后登录: 2017-09-03
13楼  发表于: 2011-08-29   
相对而言,还是证监会比央行有良心,是相对而言呀!
不补偿两网人,中国证券市场就不如赌场。
落叶 离线
级别: 一级荣誉会员
UID: 31584
精华: 11
发帖: 16449
在线时间: 6288(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20-04-06
14楼  发表于: 2011-08-29   
谁都会呵护自己栽培的小树苗!
自由职业 离线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36576
精华: 1
发帖: 328
在线时间: 688(时)
注册时间: 2010-04-20
最后登录: 2012-01-20
15楼  发表于: 2011-08-29   
还是应该  先三板  后国际!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